分享

清朝皇帝回忆录——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回忆录(一)

 梦想童年594 2023-03-15 发布于江西

大清雍正十三年,农历八月的直隶府易县的太平裕的永宁山下有一座马上要修建成功的陵寝,这座陵寝于雍正八年开始修建。就在八月下旬的一天半夜,负责看守陵寝的护陵官兵巡逻时发现,在天空中飞过了一颗很大的流星。而这个陵寝的主人在遥远的北京城西郊的圆明园尚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尾声了。

由于夏天的北京城十分酷热,所以很多时候紫禁城的主人大多不在这里居住。而是远远的在北京城西北郊的圆明园居住。而这所园林的主人正是我,我叫爱新觉罗。胤禛。我今年虽然年岁不算大,才到知天命的时候。但是因为素日由于操心朝政加上经常熬夜批折子,使我的身体提前进入了衰老阶段。比之先帝皇考的身体显得很不舒服了。

文章图片2

我呢为了更好的治理朝政于是找人炼制一些丹药为了延迟我的寿命,但我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的办法,只是一个心理安慰罢了。这个偌大的园林本来叫狮子园,是皇阿玛在位时赐给我的别墅园林,我即位以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盖了很多的建筑,改名为圆明园。

文章图片3

这里环境比较好,尤其是夏天待着比酷热的紫禁城要舒服很多,我为人喜欢静,所以不喜欢去木兰围场行围打猎,虽然那里比这儿更舒服。我也不喜欢去皇阿玛居住过的畅春园,我总觉得皇阿玛依然在那里看着我。甚至前几年选百年之后的陵寝的时候,我也特意的给手下人暗示,不想在祖,父两代人埋的地点。

下面的大臣明白我的意思后,选择了远离东面的遵化县马兰裕地点选择风水之地。而是选择在保定府的易县太平裕永宁山下找了个地方,这个地方我去看过。之前我也让老十三帮我去看看,我授意他也可以给自己在附近选一个地方,我想在百年之后依旧和他做兄弟。可惜老十三君臣尊卑看的太重,坚决不同意,没办法只好随了他。

文章图片5

其实我本身的身体还算可以,幼年到登基之前很少生病,虽然身体比不上老大,老十四那些经常在马上作战的。但是也还说的过去。但是自从我登上了这个位置后,我的身体就开始发生了转变,加上后来老十三又早早离开了我,我就更觉得自己是个孤家寡人。

在身体上也就不那么注意了,有病就喜欢找几个道士给我炼丹或者推拿按摩。我信不过那些太医院的太医。觉得他们的能力也就那样,有了病就会开一些苦药汤子,喝的我浑身不舒服。想到这里,我就越发觉得自己身上开始了难受,我放下了笔,让人去叫军机处的几个大臣张廷玉,鄂尔泰还有老十七允礼他们来。我需要和他们交代一下后事了。

文章图片7

我靠在窗前的软榻上开始想着我的这大半生的经历,真是恍如隔世,如果我当年没有做到这个位置上,如今的我会在哪呢,如果即位的人是老八,或者老十四,我的处境又会是什么呢,我这大半生经常问自己为何费劲心思的要做皇帝。

文章图片8

为此费了自己多年的功夫,真真假假的做了那么多年,登基这十来年时间,有时候真的多少有些后悔。因为我做的这么多事情很多都是为了江山稳固,为了祖宗的基业。也为了百姓生活安宁。可是还有像曾静那样的腐儒和老八的那些余党们到处给我造谣说我的坏话。

文章图片9

我不惜血本的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都无法洗清我的冤屈。我想到了前明朱元璋的一句顺口溜了:“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及江南一老翁,日上三竿犹拥被。”我还特意刻了一个印,就叫为君难。如果再让我选择,我可能真的不会这么选择了。

文章图片10

我出生于大清康熙十七年的秋天,在我之前,皇阿玛已经给我生了十多个兄弟姐妹了,但是有很多哥哥因为自身的原因早早夭折了。所以后来排定序齿的在我之前的只有大哥允褆,二哥太子允礽,三哥允祉了。

文章图片11

皇阿玛给我取名叫胤禛,是以真受福的意思。希望我能日后都幸福。我很感激皇阿玛的赐名。我的皇额娘是当时不太受重视的普通嫔。而且还是生我之后才有的封号。我的姥爷叫威武,只是个小小的参领。他出身于镶蓝旗包衣,不是很尊贵。所以我的额娘不要说比二哥的额娘皇后娘娘了。就是大哥的母家亲戚,和三哥的母家亲戚我也比不上。

文章图片12

他们的母亲生他们的时候都已经册封为妃位了。和我这卑微身份差不多的就只有老八的母家良妃娘娘家了。他们家是辛者库人,地位更低,我和老八出身差不多。所以从小几乎没有机会和自己的额娘相处太久,都是交由奶娘和保姆照顾,待到几岁就交给身份高的娘娘代养。

文章图片13

八哥被带到大哥的额娘惠妃娘娘那去,我呢很幸运。竟然被交待给身为皇贵妃的佟娘娘那里照顾。佟娘娘是我阿玛的表妹,她的姑姑是我的奶奶孝康章皇后。佟娘娘虽然是养母,但是待我一直很好,为人也很和善,和宫里的太监宫女说话都从来不大声。

文章图片14

在宫里料理事情也都很到位。让皇阿玛很满意,他觉得这样的人照顾我,我的生活习惯和秉性一定也会很好。果然我确实受到了一些影响,我为人比较喜欢内敛,不喜欢特别的争强好胜。经常喜欢自己安静的看看书。

文章图片15

所以一直到后来,我也一直很尊敬我这位温柔的养母。一直叫她额娘,而对我自己的额娘相反很陌生。这也是皇家的悲哀吧但是皇阿玛告诉我,我们这些皇子比他幸福的多,他幼年没有父母乃至养母照顾,只有奶妈照顾,甚至一度都不受重视。而我因为养母佟娘娘的关系,后来我结识了一个在我助我登基最有用的人隆科多,他是佟娘娘的兄弟,内大臣佟国维大人的儿子。我叫他舅舅。

文章图片16

我在养母这儿待到了成年就分府出去居住了。后来佟娘娘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到了她大限的时候,我特意赶回宫里看她。她眼眶中带有不舍的眼泪看着我说:“皇儿长大了,为娘也可以放心了。”她薨逝之前,我奏请皇阿玛给佟娘娘加封。皇阿玛同意了,加封佟娘娘为皇后。佟娘娘也如愿了。

文章图片17

皇阿玛是性情中人,他这一辈子只册封了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是发妻也是我们的嫡母,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她的儿子就是被两立两废的太子二哥允礽。第二个是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她没有子嗣,是个可怜的政治婚姻的牺牲品,是为了拉拢大臣对抗三藩时被册封的。太皇太后老祖宗主张的,皇阿玛对她没有感觉。

第三个就是我的养母孝懿皇后佟娘娘了。还有一个是我的生母德妃娘娘孝恭皇后乌雅氏。但是我的生母是我即位后,她因病薨逝后,我追封的。我的生母和我的关系不算很近,她很喜欢她的老儿子也就是那个我最为矛盾的一个人老十四允禵。

文章图片19

但是她毕竟是我的生母,我也还是要对她尽到孝道。而且后来她收养了老十三。我和老十三关系倒是很近,每次去额娘那里问安都要和他一起学习还有切磋诗词和武艺。虽然我们的年岁相差有点大。但还是很亲近。

文章图片20

长到六岁的我,在皇阿玛的授意下,进入到了上书房读书。每天天不亮就要去上学,还记得年幼的我也要从寅时读到午时才能放学,后来长大了也需要读到酉时掌灯才能放学。皇阿玛对我们的教育很重视。他非常讨厌明朝对皇子的放纵式教育,他觉得那样是害了孩子也害了国家。

文章图片21

越是身份高贵的越要严格要求读书。这样才能日后为国家造福。否则就是为祸一方。对不起祖宗基业。所以我从入学开始就学习诵读,一篇诗词或者文章要读150遍,写150遍,背150遍。后来又加上满文,儒家经典,乃至经史子集。偶尔皇阿玛兴致来了,还让洋大臣教我们学习天文历法,算学等等。

文章图片22

除了这些还要练习弓马骑射。这也是一个满洲八旗后裔的皇子需要注意的。教我们的老师也都是有学问的。和我关系最好的一个是大学士张英,他的儿子就是我后来我的肱股大臣张廷玉。还有顾八代。他是汉军镶黄旗。他的学问和做人都很好,也教了我好多人生道理。我们这些皇子因为不用考科举,所以不用死读书。

文章图片23

但是要懂得书中的道理。这样日后处理朝政就更加得心应手了。师傅对我很严格,他自己对自己也是如此。非常的廉洁。一直到他去世,他的家人都没有太多钱为他料理丧事。还是我主动负担起他的丧事。跟随师傅读书的时间里,无论寒暑我都要正襟危坐。读书作诗这也是皇阿玛经常告诉我们的行走坐卧都要有标准。不得懒散。一年之中只有自己的生日还有皇阿玛和皇额娘的生日以及过年才能休息几天。其余时间都要坚持学习。

文章图片24

在书法和诗词上,我都比较有成就,虽然比不上三哥允祉那么厉害,但是比其他阿哥来说我还是名列前茅的。几次皇阿玛下朝后都来考我们的水平。无论是背诗词还是写书法,我都能张口即来,下笔有锋。但我知道这都和师傅的谆谆教导分不开。孩子哪有不贪玩的。师傅对我的教导让我觐记一生。再弓马骑射上,我也是不敢拉在后面。这样的生活一下子过了好多年。。。(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