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光子没有质量,运动轨迹为什么还会受引力影响而弯曲?

 cnzrp 2023-03-15 发布于山西

在牛顿力学的年代,人们把光当作有质量的以光速飞行的微粒来对待,可以计算出一部分光线弯曲效应。在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初期,他把光考虑为波,使用惠更斯原理计算出光线还应弯曲更多。现在我们可以直接计算球对称引力场中类光测地线方程的解,得出它就是弯曲的。18世纪是牛顿的理论(包括我们熟悉的F=ma、万有引力平方反比律和光的微粒说)统治物理学界的时代。在牛顿力学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会受到F=mg的重力(g为重力加速度),受到力F的物体所响应的加速度为a=F/m=g,这么计算的话,会发现m被消掉了,即任何质量的物体在重力场中都会以相同的加速度下落(这便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所验证的规律,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等效原理)。因此,在认为光是微粒的情况下,无论它的质量有多小,我们也能推出飞掠天体附近的光线会弯曲。只不过由于光速很快,地球上光受引力的偏移很难被人们察觉。

点击加载图片

光的粒子说+牛顿理论以上就是18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和约翰·米歇尔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米歇尔是最早想到可能存在类似黑洞这样的天体的人之一)。当然,今天我们知道用牛顿理论描述这个问题存在很多错误,比如光被引力弯曲后会加速,而这是违背光速不变原理的。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是,牛顿理论算出的光线弯曲程度比后来实验观测到的少了一半。1801年,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让光的波动说重获生机。波动说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一套叫做“惠更斯原理”的解释,大意是取光波波前上每一点向四周画出次波,次波的波前相连,如果波速有差异就会导致光的折射。

点击加载图片

光的波动说+引力场钟慢爱因斯坦在早期推导光线弯曲问题时就使用了这个原理,此外还用到“引力场越强的地方钟走得越慢”效应,推导出对远处观察者看来靠近天体一侧的次波行进得慢(对于站在当地的人看来光速仍是不变的,没有违背光速不变原理),由此产生了光线弯曲,最终推导出约两倍于牛顿理论的弯曲程度来。为了在实验上检验孰对孰错,我们可以从地球上观察远方的星光被太阳的引力扭曲的情况,牛顿力学预测的偏转是0.83角秒,广义相对论预测的偏转是1.75角秒。但太阳周围的天空太亮了,在地面上无法观测,除非发生日食挡住太阳的光让星空显现出来。这样的实验于1919年由英国科学家爱丁顿的团队率先完成,尽管实验的精度差强人意,但结果能够显示更支持广义相对论的预测(一队1.98角秒,另一队1.61角秒,被爱丁顿以为有误差丢弃的一组是1.55角秒)。

点击加载图片

弯曲时空中的测地线再后来,更多的实验和应用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有效性,人们的世界观也因此被更新:没有神秘的、超距作用的万有引力,有的是被天体的质量压弯的时空舞台,计算这样弯曲的舞台中最“平稳”的路径(术语叫测地线)就可以直接得到符合实验观测的光线弯曲路线,无论光是粒子还是波,都会沿这样的路线运动。本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