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军工建校的首任院长兼政委是陈赓,第二任院长和政委分别是谁?

 哈哈狮的信箱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我国东北大地上,诞生了一所在当时地位丝毫不逊于清华、北大的名校,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校址设在黑龙江省的首府哈尔滨,也因此该校被通称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1952年哈军工建校时,毛主席亲自点将开国大将陈赓担任首任院长兼政委。

陈赓大将不负伟人期望,接到任命后,不顾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一路风尘,立马奔走于全国各地,为学校网罗了大量军事、技术相关领域的师资人才,呕心沥血,使“哈军工”在1955年便初具规模。

图片

此后多年,从哈军工陆续走出了100多位将军,100多名省部级领导,以及1000余名“两院院士”,成材率之高,堪称“东方的伏龙芝”、“中国的西点军校”。

只是令人遗憾的是,英雄天不假年,哈军工的主要创建者陈赓大将,于1961年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享年仅58岁。

那么,在陈赓之后,又是什么人担任了哈军工的第二任院长与政委?

图片

第二任院长——开国少将刘居英

刘居英少将生于1917年的吉林长春,在那个风云际会,群魔乱舞的年代,年少时的他,目睹了东北大地上国家的种种乱象——列强辱国,强加的种种特权欺压百姓。

军阀混战,只知抢地盘夺利益却不顾人民的生存条件。

在他14岁那年,野心勃勃的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夺东三省,三千万中华儿女就此沦为了异族统治下,“案板上的鱼肉”。

这一切的一切,使刘居英的内心深感国难沉重,他崇尚进步思想,一心追求革命。

图片

终于在1933年,成功找到组织,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两年后的1935年,又以化学单科满分的成绩考入了著名的北京大学。

也正是在他入学北大的同年,日寇又入侵华北,北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彼时担任北京大学团支部书记的刘居英,在运动中极为活跃。

他多次领导同学们上街游行示威,还屡屡不顾个人安危的扛着大旗冲在队伍的最前列,用一腔热血坚定不移的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图片

但当时畏首畏尾的南京国民政府,却选择了将此事“冷处理”,一方面对于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声避而不见,一方面却又大肆搜捕为首的爱国学生。

为躲避追捕,刘居英不得不从北京大学肄业,经组织安排转移到豫西。次年正式由团员转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豫西特派员。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为形势所急,党组织派遣刘居英来到山东根据地,初期在莱芜等地高举抗日义旗,组建抗日武装,后期转入中共山东分局社会部、山东省民主政府工作,度过了长达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这段经历,也使得他从一个身怀血勇的爱国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共产党干部。

图片

抗战胜利后,刘居英随罗荣桓回到了家乡东北,陆续身兼数职,如长春市市长、吉林省政府秘书长、沈阳铁路局长、东北铁路总局第一副局长等,一直在后方为解放战争提供后勤保障工作。建国后,还担任了中长铁路管理局中方局长。

如果不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或许刘居英从此便放下杆子枪,抓起笔杆子,长期在政府部门中工作了。

可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哪里需要哪里去”,绝不对任何困难推三阻四。中央一纸调令,刘居英便再度身着戎装,率领铁道兵部队入朝,开始了三年惊心动魄的战场生涯。

1951年8月,刘居英上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摆在他面前的形势是,以美国为首,18国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在军事装备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对我军采取了大规模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又称“绞杀战”计划。

图片

敌人每天出动220余架轰炸机,携带3000多吨炸弹,在朝鲜夏秋之交,昏暗的天空上,如同蝗灾来临时的飞蝗一般,投下似雨点般多的炸弹、子母弹、汽油弹,我军控制的大量铁路、公路、桥梁被毁,连带着附近的朝鲜民居,到处都是一片废墟。

此时正是我军入朝初期,既无空军,又无防空武器,甚至都没有防空经验。

刘居英深知自己临危受命,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他必须采取积极行动,与老牌名将麦克阿瑟斗智斗勇。

由于我志愿军缺乏现代化的防空装备,刘居英就指挥铁道兵采取土技术、土办法,想尽一切手段抢修被炸毁的铁路、公路、桥梁,人挑肩扛翻山越岭,甚至开挖漕渡、分段倒运。总之,所有原始古老的办法都用上了。

图片

幸而中央也时刻关注着朝鲜战场上敌人的空袭形势,陆续从国内调来了多支部队,高炮师、雷达兵连、探照兵连,以及我年轻的新中国空军也入朝参战,同时出于对刘居英能力的认可,将这些部队统一配属给他指挥。

刘居英不断的总结经验,率领部队,创造了“月亏集中突运”、“抢22点”、“重、空车循环运输法”等灵活对策,终于在1952年6月,伴随着老狐狸麦克阿瑟被美国政府截知回国,敌人的“绞杀战”计划,彻底宣告失败。

图片

在战史上,以刘居英将军为总指挥的铁道兵部队创造的这段英雄功绩,被光荣的称作“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1954年春,从朝鲜归国的刘居英被周总理亲自举荐,担任“哈军工”第一副院长,协助陈赓主持学校日常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作为亲历过“高技术战争”的高级将领,刘居英对哈军工的办学,无疑有着更高的思想准备,就像邓小平同志后来总结的那样,“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使他成为了那个年代少有的,具备超前眼光的军事教育家。

1961年,陈赓院长去世后,刘居英少将继任“哈军工”院长。

图片

第二任政委——最年轻的开国中将谢有法

1917年4月,江西赣州兴国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婴,父母为他取名谢有法。

兴国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军第三、四、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党史称之为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

战争年代,兴国县为国捐躯的烈士高达5万多名,建国后,兴国子弟仅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就有56名。

我党历史上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部分都曾在兴国县工作过、战斗过。

图片

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谢有法,自幼耳濡目染革命道理,15岁那年便加入了共青团,次年还不满16岁的他,更是踊跃报名参加正在组建中的红军“兴国模范师”。

不过,当时因为他生得个子矮小,负责招兵的红军干部担心他在战场上无法承担战斗任务,还不太肯接收他。

好在他从小便在红军组办的“识字班”中接受教育,有点文化基础,最终被破格批准入伍。

进部队之后,谢有法依据自身条件,发挥了出色的宣传作用。

他口齿清晰,声音明亮,时不时地还唱起一段山歌,极大的鼓舞了作战部队中战士们的士气。同志们都称他为“小秀才”,部队领导也夸他是“精灵的红小鬼”。

图片

后来兴国模范师番号改为红六师,补充到了红三军团的战斗序列之中,谢有法也追随这支队伍辗转多地,英勇作战。

1934年,红三军团受军委命令攻打福建沙县,谢有法在此次战斗中腿部不幸被敌人击伤,而后在组织的关照下,转移到了江西宁都的后方医院疗伤,因缘巧合下,竟和后来的开国元帅陈毅同住在一间病房中。

陈毅元帅本就是一个热情爽朗的人,当时正担任红军江西军区司令员,对与他同住一屋的“红小鬼”谢有法,丝毫没有端着领导架子,两人日渐熟稔,甚至还结成了“忘年交”。

图片

长征前夕,部队准备开拔的消息传到了后方医院,谢有法婉言谢绝了老家派来接他还乡的人,执意拖着伤势尚未痊愈的腿跟随队伍参加长征。

临别前,谢有法眼含热泪与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的陈毅司令员告别,两人都没有想到,再次相见时,已是十余年以后了。

长征路上,谢有法在自身伤势刚好之后,就开始主动开始参与工作,在艰难困苦的长途行军中,谢有法多次在队伍中高唱“兴国山歌”,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坚定了同志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两万五千里征途走完,红军转移到陕北,国际友人斯诺前来造访陕北根据地,欢迎仪式上,谢有法领头高呼口号的场面,还被斯诺拍下,收录进了其所著的《西行漫记》一书中。

图片

抗战初期,谢有法被派往山东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分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干部培养工作。

他常常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各部队进行调研,帮助基层建立完善的党组织架构,还指导连队开展'创建模范支部活动',推广后效果非常明显。

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基层抗日政权得到巩固,出色的完成了党中央安排给他的工作。

图片

1945年12月,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爆发,国民党军队私下里却已多次在多地制造摩擦,对解放区军民和我党地方政权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保卫山东解放区,挫败敌人抢占津浦线以控制整个山东的阴谋,中央军委电令组建津浦县前线指挥部,军长兼司令员陈毅,而谢有法则担任政治部主任。

当年的司令员与红小鬼的这对忘年交,终于又再一次相逢。

但已成长为精干的政工干部的谢有法,却着实令陈毅司令员惊叹不已。

谢有法一来到前线便迅速组成政治机关,着手拟制了战时政工文书,制定了战时动员令,还在野战政治部建立记者团,配合前线作战对外报导,揭露敌人罪行,鼓舞我军士气,最终与陈毅司令员一起顺利促成了津浦路战役的胜利。

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谢有法所在的九兵团在第四次战役中取得了歼敌一万五千人的重大胜利,毛主席还专门发来贺电,称赞九兵团作战英勇,政治工作功不可没,此时九兵团的政治部主任,正是谢有法。

1955年,38岁的谢有法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中将。

1956年,在进入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后,谢有法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军事工程政治委员,是陈赓大将之后,“哈军工”的第二任政委。

图片

小结:

军事学院建设,历来对各国军事力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各国军事建设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哈军工”作为我军早期重要军校,在当时足以堪称最高学府,先后办学近二十年后拆分,积年成果显著。

虽然如今的哈军工业已拆分为多所高校,但我们不能忘记,共和国初期的那个东北大地上闪耀着无上光芒的地方。

那些年,有千万学子,怀揣着报国之心,步入了那扇简陋的大门。

图片

在大将院长,少将副院长,中将政委,这些为共和国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风云人物的羽翼下,为祖国人民不再受外部军事力量威胁,为我军将士不再为装备技术上的差距而白白流血牺牲,挥洒汗水,付出青春。

多少青年俊才,放弃拥有更高个人前途的清华北大,来到条件简陋,白山黑水的哈尔滨,夜以继日地探寻被国外大量封锁的军事工程技术突破。

最终,换来了我们如今再也不被敌对势力军事恫吓的底气。

——“大工至善、大学至真”。

如今,在哈军工原址上建立的哈尔滨工程学院,将这八个字作为了校训。

推荐: 东北片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