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治黄(水利)专家李殿魁:​关于调整南水北调东线设计方案的建议

 水利天下 2023-03-16 发布于福建


【编者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本公众号创办的座右铭,也是奋斗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推文质量、品质放在第一位,精挑细选。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宗旨,为更好地丰富平台内容与专业水平,力求打造水利行业精品公众号平台之精神,【水利天下】开办【百家论水】专栏,专栏集各位专家智慧,进行热点解读、独到见解、沙龙研讨、案例或经验总结、分析等原创分享。本期为第106期,作者是山东省第六届、七届政协副主席 党组副书记李殿魁,分享人是商广宇老师。本文系李殿魁文集《治水新论》之建言南水北调系列篇,该文集源自科技治水实践,又经过治水实践检验,是著名治黄(水利)专家李殿魁教授级高工(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难能可贵的治水精神、治水理论之浓缩。本文经作者授权同意本平台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让我们一起致敬分享者并与诸位分享、交流,欢迎各位文末留言。


文章全文




关于调整南水北调东线设计方案的建议

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李殿魁

山东省第六届、七届政协副主席 党组副书记李殿魁 

我从领导岗位自觉走向水利战线,致力于水利工程的决策研究。根据中央对南水北调的一系列指示,按照科学决策的要求,“淮委”提出的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应做重大调整。
一、调整事由:
“淮委”提出的现行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是在七十年代基本形成的,适应当时京津、胶东严重缺水形势的需要。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方案应做重大调整,否则,按原方案执行,必然出现“工程完工,搁置无用”、“工程竣工,即须改造”的被动局面。其主要原因:
1、淮海流域污染加重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淮河流域亦有长足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淮河流域污染加重,国家虽投巨资(600亿)加以治理,但未能奏效;海河流域污染相对较轻,基本情况亦如此。东线通过这两大流域,没有这两大流域治污成功的基础,市政供水的水质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
2、现在中央已做出南水北调三线方案相继上马的决策,中线已经开工,中线水质有保证,且全线自流,可代替“东线”主要功能,保证京津及沿线城市供水。
3、天津、河北政府已先后向国务院写出了不要东线水的专题报告,按照“城市生活用水”的要求,东线已过不了黄河。山东从大局出发,一直支持东线方案,但山东“城市生活”用水事实上不需要长江水;仅靠山东市政供水也不可能维持东线方案的正常运行。
4、如按原方案执行,国家又要发生一次重大水利工程的严重失误
淮委提出的现行方案山东段功能单一,设计落后,违犯中央对南水北调提出的“综合效益”和“精益求精”的建设方针,不符合山东、河北、天津省市的实际需要,如果不改,必将出现“建成即搁置”、“竣工即改造”的尴尬局面。对国家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政治负面影响。
二、调整优化设计方案
1、明确“三线”调水功能
鉴于建国之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南水北调三线方案,是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由东向西逐条展开,但因复杂社会原因的干扰,建国五十年一条也没搞成。现在中央决定三线相继上马,应根据变化的情况,对“三线”的具体功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对设计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东线:以恢复京杭大运河航运和改善华北平原的生态为主;
中线:以保证京津及沿线城市供水为主;
西线:以为黄河增水为主。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对南水北调三线调水方案“三为主”的指导方针,才能使“三线”调水,各得其所,工程设计做到“综合效益”、“精益求精”,不走弯路。
2、调整东线设计方案。
东线方案以此为依据,变济宁以北单一城市供水的设计功能为以恢复京杭大运河通航和改善华北平原生态为主的综合功能。以此为根据,对济宁以北的方案加以调整,主要是输水通道由45米加宽至50米,闸门变船闸,桥梁净高达到7米,并根据“综合效益”的要求,科学确定东平湖的运行水位。调整工作量不大,效益巨大。
三、对现行东线方案优化调整,效益巨大。
1、通航水、生态水较城市生活用水级别低,与现行两流域水质相适应,可以做到水通船行,生态改善,很快创造巨大的经济生态效益。与此同时,继续加大对淮河、海河的流域治污力度,在流域治污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东线”就自然具备了向沿线城市供水的功能因此,现行东线“水通船行”的原则才是符合东线实际、符合中央精神的正确方案。
2、适应了中国沿海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紧迫需要。一条京杭运河的运煤能力相当于京九、京沪两条铁路之和。京杭运河山东段两边尽是煤田,又靠近山西大煤田;京杭运河的南段江、浙、沪地区,经济发达,急需能源支持,现已对铁路、公路造成了超限压力,京杭运河复航,整个长三角的能源供应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公路、铁路的运营状况也随之改变,经济效益十分巨大。
3、华北平原的生态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京杭运河不仅是文化的河、经济的河,而且是生态的河。京杭运河的停航,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因此造成大量“水柜”湿地消失,使整个华北平原生态恶化;京杭运河复航可使华北平原这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腹地的生态得到根本的修复和优化。
4、京杭运河这一我国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将为我国水利、交通战线在国内外赢得巨大声誉,产生良好的、广泛而深远的政治影响。
四、水利部水函[2004]30号文《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恢复和发展京杭航运问题的意见》存在原则性错误。其错误在于:
1、为“淮委”提出的错误方案开脱,使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失去率先发挥作用的可能;
2、使恢复和发展京杭运河失去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3、京杭运河江苏段与山东济宁以北段设计标准不一致,功能单一,违犯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东线工程包括航运在内的“综合效益”的原则,使一向支持东线方案的山东失去了率先发挥航运效益的机会;
4、对“淮委”提出的这一过时方案,如果固执不改,必导致东线方案重犯五十年代“三门峡”、“位山工程”那样“建成即改造、毁掉”的严重错误。那时的错误怨我们在建国之初治水无经验,轻信了苏联专家;那么今天呢?我们能用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东线工程的供水目标掩盖“淮委”的工作错误而置国务院于被动地位吗?能用“地方政府未对济宁以北的通航用水提出要求”来掩饰“淮委”的工作失误吗?
作者著于2004年11月

 :此件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进行了批示。温家宝总理的批示“请水利部、南水北调办公室认真研究论证,并可直接听取殿魁同志的意见”温23/11。曾培炎副总理的批示“请家宝、良玉同志阅示,基尧同志研处。”20/11。回良玉圈阅11/21。受国务院委派,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中咨公司、淮委等一批人士专程来济南听取李主席意见。

附:作者简介



作者山东省第六届、七届政协副主席 党组副书记李殿魁
【作者简介】李殿魁:男,汉族,1939年出生,山东梁山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著名治黄(水利)专家。曾先后担任山东省烟台市市委副书记;山东省东营市市长、市委书记;山东省第六届、七届政协副主席 党组副书记;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顾问等职务
本期【百家论水】专栏系列就到这里了大家有需要交流探讨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转发、分享,期待各位下期再见。
编辑:薛国强
审定:商广宇、李殿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