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说医学史115:跨越世纪的美丽——居里夫人(上)

 Xiac2cmv1bxedf 2023-03-16 发布于江苏

邮说医学史115:

跨越世纪的美丽——居里夫人(上)

<

1 一帧照片

>

一帧黑白照片,记录了一段永不凋零的时光。

照片中,一个女子站在实验台前,她身着实验服,手持实验器皿,容貌秀丽,眼神清澈,气质超群,眉宇间透出少有的英气与坚定。

这张照片出现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大学、实验室或者一些科研机构里。

照片上的她,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居里夫人。这个名字,蕴含了太多令人高山仰止的含义: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杰出科学家,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两个学科领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伟人。

她拥有坚毅、勇敢、热忱的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是一个勤勉的人,一个肩负责任的人,一个埋头苦干的人,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一个不肯停歇的人。她在科研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她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她的一生,是科学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光辉灿烂的一生,执着追梦的一生。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们不该虚度一生,而应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她以毕生的付出,创造了科学界不朽的传奇。她的科研成果,是一个伟大的贡献,像波光流泻的太阳一样,照亮了人类的科学文化。

正是她所发现的镭,使世界物理学和化学迈上了新征程。她对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奠定了核医学这门新兴医学学科的基础,使其在后来的发展中能通过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并应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研究、药物活性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辐射消毒等诸多方面,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造福了无数患者。

她的美自内而外,内心的纯洁高贵与外貌的美丽动人,令她的人生格外丰富与生动。她为科学而生,也因科学而死。她的生命绽放过最美丽的花朵,竟也嘎然消逝在科学研究的追梦之路上。

她的人生是凄美的,她的名字是永恒的,刻在了科学的里程碑上,刻在了人类的共同记忆中。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感动,用史诗般的韵味与感恩的心语,来解读她那清澈的眸海和伟大的人生。

波黑(2011):实验室里的居里夫人

<

2 生于华沙

>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Marie Skłodowska),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书香之家。她一生下来就非常漂亮,有一双对陌生世界充满好奇的可爱的大眼睛。虽然身体有些瘦弱,却十分健康。

她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上面有3个姐姐和1个哥哥。父母都是中学教员,收入有限。而且,母亲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在生下最小的女儿后,便不再教书,静心待在家里养病,顺便照顾家中的5个孩子。这样一来,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都压在了父亲身上,因此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受父母职业的影响,玛丽亚从小就爱看书,喜欢学习。她天资聪慧,记忆超凡,做事专注,性格倔强,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她姿色天然,貌美如花,眸子清亮。然而,为了不受漂亮外表的干扰,少女的她竟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假小子的模样。

山高水长,人生几何。玛丽亚编织着人生的七彩梦,带着梦想走在少女的花径上。她期待生活的美好,向往更加高远的明天。然而,生活中不幸的事情却经常会发生在善良的家庭里。因为斑疹伤寒,大姐罗莎在14岁时就去世了。而且,没过多久,母亲也因肺结核而撒手人寰,弥留之际,她睁开黯淡无光的双眼,拉着4个年少的孩子的手,流着泪说:“孩子们,我爱你们,舍不得离开你们啊!”

泪水,在11岁的玛丽亚的脸上长流,她小小年纪就已经历了两次与亲人的永别,开始变得内向,却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后来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美丽瘦弱的小姑娘,日后竟然能在承受了更多的痛苦之后走向人生的辉煌,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波兰(2017):居里夫人诞生150周年

<

3 少女初恋

>

进入中学后,玛丽亚努力学习,一心向上。

1883年6月12日,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从华沙公立女子中学毕业,获得了三枚金质奖章。她穿着黑色礼服,胸前佩戴一朵蔷薇花,骄傲地站在毕业典礼的领奖台上,接受毕业证书和奖章,台下的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拿不出多余的钱让玛丽亚去继续深造。玛丽亚清楚家里的境况,她带着几许落寞,去农村生活了一年,然后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到外地独自谋生去了。在这一段背井离乡的孤独生活中,寂寞的她像一个急于张开双臂去拥抱春天的少女一样,忙不迭地,甚至是有些盲目地开始了自己的初恋。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风景,会在不经意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与你相遇。春风吹暖的时候,这位发育良好、身材婀娜、美丽高贵、气质优雅的姑娘,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一位名叫卡西米尔的英俊青年,他们两家有着亲缘关系。

爱情之火点亮了玛丽亚多情的眸子,而卡西米尔也被玛丽亚的迷人风采深深吸引了。月光下、窗棂前,留下了恋人稚嫩的誓言。这段时间,灿烂的笑容在她美丽的脸庞上阳光般铺展开来,一如一条飘舞在春风中的丝巾一样光彩四射。

她有一颗溪水般的心,坦然清澈,以为这个世界也是一样的清澈。然而,由于两家家境相差太远,卡西米尔的富裕家庭看不上这门穷亲戚,坚决予以反对,终致这对年轻人无奈地分手了。

玛丽亚纯洁无瑕的初恋便以这样残酷的方式结束了,她伤心、绝望。她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很精彩,却也很无奈。寒星点点,夜色漆黑,站在窗前她隐约看见的只是近处那条黑漆漆的小路,以及暗淡的星光下鬼魅般晃动的树影。

尽管心中十分难受,但她毕竟是个理智的人,把这次情感的付出当成是与一场春雨的相遇,邂逅了短暂的缘分之后,她应该继续前行,去拥抱万紫千红的世界。

世界很大,很美丽,却也很无情,很不幸,因此要学会承受,学会面对。虽然这一份初恋在现实中被搁浅了,直至曲终人散,她从快乐、甜蜜与幸福走到了叹息、伤心与痛苦,但她依然拥有自己的世界。时间可以淡化一切,这烟雨红尘,几多情意已成空,几许记忆已随风。果然,她很快就从伤感中走了出来。

飘雨的季节,听斜雨绵绵细语,姑娘心灵的草原上,绿意又慢慢弥漫开来。秋水长天,仰望苍穹,远处还有更美的风景在等着她。

玛丽亚不再徘徊在飘雨的窗前,她收拾起不再触碰的记忆,优雅地转身,为自己重新计划了未来的生活——留学法国巴黎。

她拥有长远的目光,知道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吉布提(1984):居里夫人逝世50周年

<

4 求学巴黎

>

品一簇三色堇的馨香,道一句花语情长,带着美好的理想,将心灵的寄托与年轻的憧憬都赋予充满希望的流年。

为了实现留学巴黎的心愿,完成人生的抱负,玛丽亚甘愿做一只荆棘鸟。她整整做了八年家庭教师,省吃俭用,终于积攒了一笔资金。1891年,她如愿考入巴黎索尔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就读。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求知欲望,提着简单的行李,她登上了从华沙开往巴黎的列车。

她虽然穿着土气的外衣,坐在四等车厢自带的折叠椅上,用毯子盖在腿上取暖,但脸上的容光是灿烂的,眼眸里闪烁着热情和希望。她人在飞奔的列车上,心儿早已到了向往已久的校园里。

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她的心情无比明媚。站在青春的路口,眺望眼前这一条大道,山长水阔的远方是那么美好。

跨进大学校门后,玛丽亚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总是早早来到教室,坐在第一排的位子上,一心专注于功课。她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地苦读,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拼命地学习,以苦为乐,尽享求知的愉悦。

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暖开支,这个来自波兰的贫苦女学生每天晚上都泡在图书馆里,直到深夜闭馆才离去。她的生活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从不生火做饭,吃面包胡萝卜等最简单的食物,穿土里土气最朴素的衣服。这种斯巴达式的清苦生活,使她能够远离红尘的纷扰,一心沉浸在学习中。

她有远大的志向,努力是她人生的态度。光辉岁月里,她带着青春的梦想飞翔,经过四年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及数学两个硕士学位。令人敬佩的是,在学校里,她成为了第一名女讲师。

生活终于有了着落,这一季的春天也变得如此明媚。踏着暖阳的脚步,她原本可以放松一下,像许多别的年轻女子一样,去陌上听风,看花与叶的缠绵,在霓虹闪烁中放松自己。

然而,她又一次拒绝了红尘的诱惑,独揽一份清宁,选择了教室和实验室。在那里,她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之中。于她而言,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尊崇的就是科学研究。

她说:“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她又说:“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当时,现代物理学进入了困顿时期,经典物理学的困难一个个出现,科学家们苦于找不到出路,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爆发。一场激动人心的科学革命即将到来。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玛丽亚以一个充满激情的科学家的身份,加入了这场改变人类认识的活动。人生有许多种选择,青春芳华的她选择了科学,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之梦,而将百媚千红关在了门外。

瑞典(1971):19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

<

5 最美相遇

>

风舞流年,心韵清欢。始终坚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两片叶子沐浴着同样的阳光,总有两朵花儿绽放着同样的美丽,总有两颗心儿有着心心相印的默契。

1894年4月,经波兰同乡科瓦尔斯基教授介绍,玛丽亚结识了同在索尔本理学院当讲师的皮埃尔·居里。这是一位质朴善良、成绩突出的法国物理学家,瘦高的个子,棕色的头发,面容温和而深沉,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才智不凡的人。

他比玛丽亚大8岁,1859年5月15日出生于巴黎,从小就喜欢独立思考,而且喜欢幻想。此刻,他在科研上已经很有成就,声望已经很高了。

他与玛丽亚一经相见,便给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人娓娓而谈,从学术谈到生活再到人生,竟越谈越投缘。人生的这一场相遇,一定源于灵魂深处最深的懂得。灯火阑珊处,她成了他生命中最美的花开,他成了她心坎上最真的温暖。

生命中的每一天里,其实不需要很多东西,有清风明月,有阳光雨露,有爱人相伴,有温暖情愫,足矣。鉴于玛丽亚的实验条件太差,皮埃尔邀请她来自己的实验室里做实验。从此,两人开始了一同从事科学研究的美好时光。

在一起时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美好的。两人在实验室里,摆弄着试管制剂,在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的相视一笑中,枯燥的工作立即就生出了许多趣味。

花一样的年华,依着时光的长廊缓缓流淌。这就是爱,是牵挂,是向往,是两个人灵魂的相依。爱的芬芳,醉了生活,醉了人生。两人放歌岁月,牵手而行,共同的志向与彼此的深情,一经相适便胜却人间无数。

“能够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帝对我实在太好了,我真幸福!”望着玛丽亚温情的眼睛,皮埃尔幸福地表白着。

玛丽亚咯咯笑道:“我也一样,特别感谢上帝把你带到我身边,让我感受人生的幸福!”

她依偎在皮埃尔的怀里,小鸟依人般可爱。皮埃尔用有力的双臂紧拥着她,他要成为她终身的依傍。

美好的情愫,在日月积累中迅速地蔓延。爱让两人流连、回味,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幸福与甜蜜。爱的芬芳,令生活变得如此多彩,如此温暖。玛丽亚感恩这一场相遇,感谢皮埃尔给了她人生真正的快乐,她要永远安居在他那博大温暖的怀中,与他执手相牵一生一世。

深爱如许,知谁与共。1895年7月26日,两人在巴黎郊区西奥里镇行政总署小礼堂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皮埃尔深情地将婚戒戴在玛丽亚的手指上,玛丽亚就此变成了“居里夫人”。新婚期间,两人骑两辆自行车,在美丽的法国乡间开始了幸福快乐的蜜月旅行。

度完蜜月后,夫妇俩回到巴黎,租下一栋公寓的五楼住了下来。他们新婚的家中只有一张床、一个书架、两张桌子和两把椅子。

婚后不久,皮埃尔想再添几把椅子,他征求玛丽亚的意见。

玛丽亚想了想,说:“添几把椅子是好的,可是如果客人来了坐下不走,那可怎么办呢?我们的时间要用在科研上呀。”

皮埃尔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说:“好的,算了,就别添了。”

居里夫妇就是这样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珍惜,互相呵护。从此,夫妇俩带着共同的理想,一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

站在光阴的长廊里,守着一场岁月静好与人生幸福,居里夫人的脸上出现了玫瑰般的红润,周身散发出别样的女人味。

瓦利斯和富图纳(1981):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

作者:王平,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副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