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指导思想是以《易经》为特征的东方科学。现代科学是研究物的客体科学,东方科学是研究人的主体科学。现代科学把一切研究对象都当作客体物来研究,即使研究人和大脑,也要把人和大脑当作客体物来研究。东方科学把一切研究对象都当作人来研究,即使研究客体物也要把客体物当作人来研究。中西医虽然都是研究人,但西医是把人当作物来研究的,所以现代科学把研究生命的科学称为生物学,重在研究生命的物理学规律,西医属于生物医学,是从无生命的尸体上研究人的物性规律,在西医学里没有生命学,只有物理学和化学,一切生命的规律都必须还原成物理化学规律。虽然西医也竭力想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但先天注定的客体科学研究模式,使其不可抗拒地显得生物学的一条腿极硬,心理社会学的一条腿极软。 中医是把人当作人来研究的,中医只研究有生命的活人,不会去研究尸体,因尸体不是人而是物,一切生命运动在尸体上都完全消失了。中医是把人的生命运动直接放到自然和社会的大系统中去观察研究的,因而中医不需要转变,一开始就是生命医学模式,涵盖了西医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其实人既有客体性,也有主体性;既有形的一面,也有神的一面;既有物性的一面,也有人性的一面;既有生物性的一面,也有心理性的一面。人的形、物性、生物性的一面属客体,人的神、人性、心理的一面属主体。现代科学和西医学只承认人客体的一面,不承认人主体的一面,所以对人的形、物性、生物性的一面研究得非常深入,但对人的神、人性、心理的一面涉及甚少。 东方科学和中医学对人的研究形神并重,对人的形、物性、生物性的一面相对于西医研究明显不足,但对于人的神、人性、心理的一面研究得非常深入。西医虽然也有心理学,但是用研究物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因而所揭示的心理学规律其实都不是心理学规律,而是心理的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因而所揭示的心理学规律其实都不是心理学规律,而是心理的生物学规律。西医对于人性的心理也用物性的方法来研究,出现了原则性错误,这就是西医心理疗法疗效不能令人满意的根本原因。 生物学规律是物性规律,符合物理学规律和逻辑学规律,而心理学规律是人性规律,不符合物理学规律和逻辑学规律,却符合人性规律和辩证法规律。心理学规律与物理学和逻辑规律是完全逆反的,而西医心理学完全用物理学和逻辑学规律来揭示心理学规律,与心理学规律背道而驰,所以西医心理疗法总的说来是没有效的,即使有效也大多只是症状上的暂时缓解,而不能消除心理障碍。消除不了心理障碍,就无法让人彻底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最终必然陷入对药物的依赖。“不无自我”中医心理疗法,从人性的角度揭示心理学规律,用与物理学完全逆反的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所以能消除心理障碍,让人彻底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