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国栋山水画精选

 wsyqn 2023-03-16 发布于江苏

溪山无尽处 画境自天开

—— 毕国栋山水画龙眠山系列解读

文|陈祥明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安徽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毕国栋先生的近期山水画龙眠山系列,将观者引向一个古老而清新的自然天地,导入一片质朴而厚重的文化胜地。龙眠山,地属千里大别山余脉,其山势自西北向东南逶迤,山中苍峰翠谷,峭壁清流,溪山无尽,天开图画,令人目不暇接,素有“擅江北名山之秀”美誉。龙眠山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桐城市境内,因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闻名遐迩,尤以北宋大画家李龙眠——李公麟而流芳千古。被誉为“宋画第一”的李公麟曾在龙眠山双溪村筑“龙眠山庄”,这是李公麟栖居终老的地方,苏轼曾为其《龙眠山庄图》作跋,苏辙曾题《龙眠山庄图二十首》并叙。清朝文豪亦即宰相张英,于康熙 40 年辞官回乡,隐居龙眠山中,在双溪筑草堂,沿溪筑堤种松。龙眠山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和朝圣的地方。

毕国栋 作品 欣赏

龙眠山水磨村写生 180cmⅩ69cm 2020年

长期以来,毕国栋以朝圣般的虔诚来画龙眠山,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他的龙眠山系列山水画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构图磅礴大气而自然天成,笔墨畅达清新而自有韵致,给人以洗尽浮尘的山水意象,给人以除去嘈杂的山水清音,无论大幅还是小帧,都自然流露出一种超然格调,一种书卷气息。这些画是“师古人兼师造化”的结晶。首先,毕国栋坚持以自然造化为师,长期沉潜于龙眠山山水间,跋山涉水,仰观俯察,洞幽探微,倾心竭力,取自然之风神,采造化之奇妙,孕胸中之丘壑,成笔下之画卷。也许你习惯地称之为“写生”,其实,他的“师造化”迥异于时下流行的走马观花式的“写生”。他并不满足于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写生”,而是着力于沉潜体悟、深入洞见的“师法”。其“师造化”是一种开放式的、多维度的,或类似今人的“对景写生”,或取法古人的“目识心记”,或兼济刘继潮先生所谓的“㳺观造型”。因此,其龙眠山系列山水作品,没有照搬古人的程式,没有闭门造车的空乏,有的是自然鲜活,丰富充盈,一派天开画图。

在师法造化的同时,毕国栋坚持师法古人,但师古不泥,并以古润今,乃至借古开今。关于如何师法古人,清人石涛曾说:“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人不能一出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冤哉!”[ 石涛题话语,朱良志辑注《石涛诗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335 页。] 在苦瓜和尚看来,画家师法古人决不应只“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而恰恰应在“师古人之心”即在学习古人画学精神上下功夫。作为李公麟故乡的山水画家,毕国栋更多地是通过追溯先贤的艺术历程而学习其画学精神。而这种画学精神表现为“龙眠胸中有千驷,不独画肉兼画骨”的写真传神,表现为“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 的诗脉品格,[ 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宋志发编著《北宋画家李公麟》,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71 页。] 表现为“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的笔墨写意,表现为“龙眠不似虎头痴,妙笔天机可并时”的天赋才情,[ 黄庭坚《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园图二首》,宋志发编著《北宋画家李公麟》,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84 页。] 表现为“悠然见南山,意与秋气高”的超然境界,[ 苏轼《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宋志发编著《北宋画家李公麟》,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62 页。] 以及“李侯一顾叹绝足,领略古法生新奇”的拓新精神。[ 黄庭坚《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干马因论伯时画天马》,宋志发编著《北宋画家李公麟》,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189 页。] 毕国栋正是继承了李公麟的画学精神,在其山水画龙眠山系列中体现了写真传神、诗脉品格、笔墨写意、超然境界及拓新精神,使得其画不同流俗而耐得品味。他的画多以线造型,以白描见长,兼工带写,追求笔意墨象,重视笔墨情趣。这些无疑是受包括李公麟在内的古人影响。李公麟创立了中国画“白描体系”,其人物、鞍马、山水皆精。他虽以白描人物、鞍马名世,[ 陈祥明《李公麟白描人物艺术及影响再认识》,学术文化出版社《中国画学》季刊(香港)2021 年第一期。] 但将山水人物紧密结合的《龙眠山庄图》《商山四皓图》《白莲社图卷》以及《潇湘卧游图》等,都以古雅而清丽的山水意象而流芳千古,为后世画家不断崇尚追慕。尤其是《龙眠山庄图》的山水意象图式,给了毕国栋深深的启迪与导引。毕国栋对《龙眠山庄图》中的璎珞岩、栖云室、秘全庵、延华洞、雨花岩、泠泠谷、玉龙峡、观音岩、垂云沜、宝华岩等景境数次探寻,流连忘返,反复揣摩古贤笔下的山水意境,从而借以开拓自家的山水画境。

龙眠大石板村写生之二 138cmX69cm 2021年

桐城龙眠山 138cmX69cm 2021年

龙眠大石板村小景 180cmX97cm 2020年

龙眠山中义乡写生 145cm×150cm 2020 年

龙眠山碾玉峡写生之三 180cm×48cm 2021 年

正是在“龙眠画学精神”的启迪下,毕国栋足迹遍布龙眠山区的山山水水。就我所见,仅近三年他再画了碾玉峡、披雪瀑、樱花谷、百丈岩、观音岩、延华洞、崩雪瀑、龙井湾、大龙井瀑布、垂云沜媚笔泉、境主庙水库、龙眠山泻园、龙眠乡龙眠村、中义乡云海、大石板村、凤形村、水磨村、毛河村、梦中石门冲、大塘乡早春图、龙眠村村通公路等,其中有的景界画了多次,譬如,《龙眠山碾玉峡写生》系列的大幅作品有八件,《龙眠山披雪瀑写生》系列的大幅作品有九件,《龙眠山大石板村写生》系列的大幅作品有十件之多。他的这些画都题名“写生”,其实都来自写生不假,然而有的是直接写生而为,有的则是写生稿提炼的结晶,有的却是诸多写生综合创作的产物。他的这些画有的是“全景山水”,有的则是“边角山水”,颇有宋人的流风遗韵,兼工带写,生机勃然,朴雅清新,以“图真”[ 荆浩《笔记法》,彭莱编著《古代画论》,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9年版,第 134 页。] 为要,而不求“苟似”,也绝非“逸笔草草”。从龙眠山系列山水中不难见出,毕国栋是借古人笔墨写家山丘壑,抒胸中逸气。若单看其笔墨,似乎很是传统,但表达的却是现代的审美视界、审美情趣。大石板村,龙眠山中的一个普通村落,被画家反复的多维度、多时光、多情趣的表现,或“云雾渐幽深,山弯碧树森,万泉冲石板,一路听溪琴”的旅人闲情,或“桃红点点菜花黄,山上杜鹃松下傍,满眼浮烟翠薇看,纷纷拍下采茶忙”的采茶季候,或“午山衔日野林幽,未见寒冰融化柔,当使漫情描绘出,粉丝赏乐约高俦”的浪漫情结,或“骤然山雨泉,轰响白云间,披雪传千嶂,飞龙一夜还”的自然天籁,或“轻松挂碧罗,花草拥毛河,采胜游人织,同行欢乐多”的欢欣景象。

龙眠山写生途中 220cm×98cm 2021 年

桐城龙眠山崩雪瀑写生 169cmX68cm 2021年

龙眠山大石板村写生之六 138cm×69cm 2021 年

梦中龙眠山石门冲 138cm×69cm 2021 年

龙眠山中义乡龙井湾瀑布 138cmⅩ69cm 2021年

龙眠山泻园 180X69cm 2020年

龙眠山大石板村写生之三 270cmⅩ69cm 2021年

龙眠山碾玉峡写生 220cm×48cm 2021 年

龙眠山披雪瀑写生之八 180cm×48cm 2022 年

写实工笔人物画要画出强烈的个人面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仍然坚持学习研究与创作实践,让作品说话,让自己的真实感受说话。他曾对我说他好像在这方面有些领会,在写实造型和意象造型之间如何妥协,如何嫁接,似乎看到了一点点曙光。他给我看了他正在创作的少儿题材人物画。以工笔绢本形式,重彩表现方法,描绘少儿演出前的化妆场面,画面略常夸张而又写实的造型方法看起来比较合适,色彩上借鉴西方古典油画的厚重敷色手段,深酱暖灰色调里些许饱和的色彩,微微能感受到画面中有一束光的存在,能够体现画面效果有自己的優點,这是他对画面的理想效果的期盼。

二零一六年,他以中国画《天工开物》申请到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工程项目。他告诉我,他花了六至七年的时间进行文献整理研究与绘画创作,尤其前期工作耗时巨大,除了《天工开物》著作本身以外,不但要研究古代农业、手工业诸方面的文字文献,要一一比对可视图像文献,还要研究现存农村农业、手工业、现代铸造、锻造、酿造、化学化工等与古代的关联,以求证古代文献,甚至跑遍大半个中国进行实地实证研究与考察。他的《天工开物绘本》著作里给读者留下大量有据可查的真实,有相当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作品里人物采取勾线淡设色处理,以示生动和与环境的区别。人物造型取自古画,与背景产生亲和的视觉。古代劳动人民田间劳作场面动作协调,田间地头、作坊、窑洞、农具、手工具、器具等采用双钩白描淡墨小写意的形式,山峦采用没骨手法俨然一幅幅古代风俗画。迥别于现代传统人物绘画,每一小幅空白处行楷题跋,诠释画面内容,以答存惑。

龙眠山樱花谷写生之二 180cm×48cm 2022 年

龙眠山大石板村写生之七 138cmX69cm 2021年

龙眠山樱花谷 138cm×69cm 2021 年

毕国栋的近期山水画龙眠山系列,纯从笔墨语言形式来看属于兼工带写,若从审美意蕴深层来看则属于写意一路。其一,毕国栋的山水画表现出很强的书写性,即以书入画,以书写画。画家长期临帖习碑,具有一定的书法造诣,具有可观的创作收获。因此,当他以书入画时,以笔墨造型状物,线条刚柔相济、方圆兼备,点划使转有度、灵动自如,皴擦点染运笔娴熟。其书写即抒写,写物象以抒情思,即“化景物为情思”。其笔下的山水、树木、岩石、瀑泉,不独是客体物象的呈现,也是主体情感的表达。他的山水笔墨语言是鲜活的、灵动的,它流露着画家的情思意趣,也折射出时代的审美情趣,这即是古人所谓的“书为心画”“画为心迹”吧。

黄山烟云 138cm×69cm 2020 年

龙眠山凤形村写生 138Ⅹ69cm 2020年

龙眠山境主庙水库写生 210cm×48cm 2021 年

龙眠山中义乡云 海 180cm×48cm 2021 年

桐城龙眠山百丈崖写生 180cm×48cm 2022 年

因此,他作品的写意性、抒情性很大程度来自“以书写画”的书写性、抒发性。

其二,毕国栋的山水画表现出浓郁的诗意性。苏轼曾赞美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彭莱编著《古代画论》,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191 页。]力求“画中有诗”,是毕国栋的艺术追求。他画碾玉峡并诗:“玉龙长峡出高空,暮色斜飞带露红。山女也知留客趣,香茶美酒讶诗翁。” 画雨后龙眠村并诗:“雨后龙眠起夕氲,惊心行路如微醺。忽闻钟磬声来引,更有塔尖冲破云。”画延华洞并书苏辙《题山庄图延华洞》:“共恨春不长,逡巡龙摇落,一见洞中天,真知世间恶。”画观音岩并书苏辙《题山庄图观音岩》:“倚岩开翠屏,临潭置苔石。有所独无人,君心得未得。”

如此等等,或借古人诗意以发心中幽思,或以自己笔墨抒发心中情思。难能可贵的是,毕国栋将诗画紧密融合,相得益彰,成为自我情感的真切流露与表达。当然,其诗意性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或田园牧歌,也有对“现实诗情”的发现与传达,譬如对大石板村“采胜游人织,同行欢乐多”的表现,对“龙眠村村通公路,携手共圆小康梦”的讴歌。这虽然并不完美,但是有益尝试。

其三,毕国栋对虚实关系的精心处理,营造了山水画的虚实相生之境。宗白华先生曾指出,虚实关系问题是中国艺术的根本问题,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与此密切相关。[ 《朱光潜、宗白华与二十一世纪中华美学 · 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 120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美学学会、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编,2017 年 10 月。] 中国画艺术亦不例外。中国画讲究以虚拟实,化实为虚,虚实相生。清人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笪重光《画筌》,潘运浩主编《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第 271 页。]

龙眠乡凤形村写生 180cmX69cm 2021年

龙眠山披雪瀑 138cm×69cm 2022 年

龙眠山大塘乡早春图 180cm×97cm 2020 年

毕国栋山水画龙眠山系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表现山水意象时,化景物为情思,以情思融景物,创构情景交融之境;亦即化实为虚,以虚拟实,营造虚实相生之境。他的画往往从局部看似乎很实,但从全局看又实中见虚,动荡着难以言表的虚灵之气;有的画往往画得较满,但满而不塞,愈满愈让人觉得无比空灵;更多的画是实中见虚,虚中见实,虚实交织而相辅相生。譬如《龙眠山垂云沜媚笔泉》画得较满,主景山石厚重而紧凑,但瀑泉溪流鲜活而灵动,加之云雾几缕,使整个画面显得虚灵荡漾,境界别出。《龙眠山境主庙水库》更是画得丰盈而空灵,景深而通透,别开虚实相生之境。龙眠山凤形村、水磨村、披雪瀑等也都画得“虚实相生”,以至“无画处皆成妙境”。

总之,毕国栋山水画龙眠山系列凸显了地域文化特色,也彰显了历史文化底蕴,在艺术上作了有益探索。

当然,这只是当下山水画多元发展趋向之一元,还有很大的探索提升空间。作为画家,毕国栋正处在年富力强的创作高峰期,我们有理由期待和相信他会有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

2022 年 11 月 28 日于半塘轩

毕国栋,别号文真、法性,斋号烨斋、惜抱书社,大学学历,1965年 11 月出生于桐城翰墨世家,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楹联展,全国第四届书坛新人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展等国际、全国、省市展览一百多次,2014 年随中国书画家代表团访问日本,作品被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CCTV10、CCTV4、凤凰卫视等报道其对中国文人画起源龙眠画派的研究介绍。

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龙眠画派传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庆市美协理事,桐城市龙眠画派研究院院长,桐城市惜抱书社社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