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思:没有”欢乐喜剧人”的天津,还能叫“哏儿都”吗?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3-16 发布于天津

文:何玉新

这几天有网友爆料称,第三季《欢乐喜剧人》开始准备拍摄,网曝阵容名单中,陈佩斯将以主持人身份亮相,参赛选手包括苗阜、王声;谢依霖、陈汉典;常远、艾伦;郭冬临;宋小宝;叫兽易小星、白客。虽然东方卫视立即否认了名单,陈佩斯也表示“那是谣传”,自己并未参与主持第三季《喜剧人》,但是,看过《欢乐喜剧人》前两季的都能感觉到,这份名单的确非常强大,可以说代表了时下观众对喜剧的最高期待。

追了两季《欢乐喜剧人》,喜剧人舞台上,不能说没有天津人,郭德纲、高峰、郭麒麟和从德云社出走的曹云金,都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跟潘长江搭档的韩兆也算得上半个天津人,然而,如果现在你还把他们划如天津喜剧阵营,那就真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了,这些人各有各的归属,但都不属于天津。天津人在中国喜剧舞台上的缺席,已成事实。没有“欢乐喜剧人”的天津,还能叫“哏儿都”吗?不知你怎么想,反正我的答案是:不能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津的相声和小品,是可以分得一席之地的。那个时代,提到喜剧的中坚力量,北京有马季、姜昆、侯耀文、笑林、郭冬临、赵丽蓉、宋丹丹、蔡明;东北有赵本山、黄宏、范伟、潘长江、巩汉林,陕西有石国庆、郭达、杨蕾,天津,即便不算到北京发展的天津喜剧人冯巩、牛群、刘伟、戴志诚,也还有苏文茂、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刘亚津、刘俊杰。天津人、天津味儿、说天津话的相声、小品,仍是当时最好的喜剧舞台——央视春晚不可或缺的元素。

当中国最好的喜剧舞台从央视春晚换成《欢乐喜剧人》,时代更迭,天津风格的喜剧和相声,已经没有能力再顶上去了。从第三季这份网传名单,和前两季所有参赛选手的节目来看,天津没有任何喜剧人或相声演员,能够有上台PK的实力。那么,天津喜剧为嘛欢乐不起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郭德纲和郭麒麟在欢乐喜剧人舞台上)

【天津喜剧没有代表人物】

《欢乐喜剧人》舞台上,德云社有郭德纲、岳云鹏;开心麻花有沈腾、马丽、艾伦、王宁;辽宁民间艺术团有东北F4小沈阳、宋小宝、王小利、刘小光,丫蛋,后起之秀文松、杨树林、宋晓峰;还有从爱笑会议室走出的乔杉、修睿、大潘、佳佳。

一个地区,或者一种流派的喜剧,若想形成自己的风格,必须要有一批真正的代表人物,在这批代表人物中还要选出武林盟主。天津过去的喜剧为嘛厉害?民国年代有张寿臣、常宝堃、侯宝林、戴少甫、马三立五档相声;八九十年代马三立、常宝霆、高英培、苏文茂、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个个都是叫得响的艺术家。现在天津的相声演员不少,但即便不出天津市,还在台上的这些演员们,谁能真正算得上泰山北斗、津门第一?谁敢说自己是艺术家?天津的喜剧江湖,因为少了这个盟主,所以只能是众声喧哗,没了方向。天津演员也越来越小富即安,能在茶馆说相声就知足了,可能觉得追求艺术太难,得不偿失。

(曾经最能代表天津相声的高英培范振钰)

【天津喜剧缺少真正的原创力量】

天津曲艺作家、理论家,曾经写过春晚小品《卖鱼》的高玉琮先生说过,相声界有个行规,段子的写手一般不能走上前台,货款两清就得隐姓埋名,段子只属于表演者。1949年以后的几个相声名段都是西安的某人所写,那人拿了几个段子进京,让几位名角挑,结果各有其主。马季也一直养着一个写手。马三立的艺术再高,但代表作《买猴》是何迟写的。姜昆在痛失梁左先生之后,再也没有《虎口遐想》《特大新闻》《小偷公司》《电梯奇遇》这样的好作品了。同样,在《欢乐喜剧人》舞台上,开心麻花,辽宁民间艺术团都有自己的编剧团队;白眉工作室的几个小品虽然精彩程度欠佳,但都是俞白眉的原创作品(也有借鉴)。而无论台湾的赵正平、九孔,还是香港的吴君如,他们在喜剧人舞台的失败,原因恰恰是脚本过于草率、随意任性了。

【天津喜剧人各自为战,不能抱团取暖】

开心麻花和辽宁民间艺术团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员构成非常稳定,成名的演员几乎都没有脱离团队,这恰恰是用事实说明了团队的凝聚力。反观天津的相声界,虽然咱不是圈里人,但也能感受到这个行业的不稳定因素,不同的相声团队演员跳槽频繁,搭档之间合久必分经常“裂穴”,稍微有点红就傲娇起来,相声园子彼此之间争斗较劲儿……真实情况咱其实也不够了解,但是“不团结”,至少是相声圈给外人留下的印象。这种不团结,甚至扩展到以幽默搞笑为主的小剧场话剧团体。这又何必?

【天津喜剧人搞笑不认真】

天津最近出了一部系列短剧,看完几集后,心彻底凉了。号称天津最好的演员,全靠下三路擦边球吸引眼球,水平向东北四流搞笑网剧看齐,甚至更低。反观《屌丝男士》,也是靠段子,靠擦边球,甚至有AV女优波多野结衣助阵,但毫无猥琐感,所以大鹏才能拍出票房十几亿的《煎饼侠》。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搞笑,人家是认真的。咱们可能也是认真的,但是不如人家认真吧。或者是本性中少了点什么。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城市文化整体水平下滑】

这几年天津的文化领域,衰落的又何止相声和喜剧?文学、音乐、影视、出版、媒体,除了个案,哪一个行业的哪一个事件或者作品,能得到全国的关注?能制造出全国性的话题?没有。当然,同样没处在文化中心的辽宁民间艺术团的模式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天津没有赵本山。但强调这种坐标上的偏离,最多也只是为缺少好作品找个借口而已。

没有优秀的相声演员,没有优秀的喜剧创作,没有先进的文化视野,没有基层大众的民间文化根基,也没有资金支持,一切都没有了,天津人到底还有什么理由以最懂幽默,最爱搞笑自居?天津还能叫“哏儿都”吗?用这个名字称呼天津,本身都成段子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