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岁到60岁的中年人,要过“低配生活”,晚年才有出路

 舒山有鹿 2023-03-16 发布于广东

你生活里的撒谎者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要以高配的内心,去过低配的生活。

正如晚清名臣左宗棠所言:“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真正有远见的人,会心存崇高的理想和期望,去结识中等的缘分,享受最下等的福分。内心和精神,要站在高处。为人处世,要懂得放平心态。

人,为什么非要享“下等福”呢?因为“福不能享尽”。普通人可以享受福气的范围,那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一直享受下去。所以,过适度的生活,才是长久的真相。

年轻人,可以做加法,过点高配的生活。而中老年人,就不该过高配的日子了。精神高配,而物质低配的生活,更适合当下的中老年人。

50岁到60岁的中年人,唯有在这些地方,过低配的生活,晚年才有出路。

远亲不如近邻

一、不要对生活,要求太高。

人有要求,这是天性,很正常。而人有过度的要求,这就是一种贪婪了。贪婪的结果,不过是得个“贫”罢了,没有人会过得幸福。

适当的生活要求,应该是吃得饱,穿得暖,睡得好,那就可以了。其余的事儿,顺其自然就好。而过度的生活要求,则是大富大贵,希望住在大别墅当中。

这种“大富大贵”的想法,可以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但一定不能把它当成现实。

说句难听的话,普通人没有大富大贵的命,如果不幸患了大富大贵的病,那就真的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了。

自己是什么人,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普通人过平凡的日子,有钱人过奢侈的生活。有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子,符合自己的命数就好。

要求太高,不是好事,有可能会给自己惹祸。既然如此,保持平淡的态度,过好往后余生,就足够了。

成年人的世界总结成两个字 算了

二、尽量给晚年的自己,存点养老钱。

低配生活的关键,就是人们要懂得“存钱”。这种保守的做法,受到无数人的质疑,为什么非要存钱呢,拿钱去投资不好吗?

投资是一回事,存钱是另外一回事,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有钱人,现金流充足,那他们拿一部分钱去投资,问题也不大。

普通人不一样,由于家产一般,生活的压力特别大,如果他们缺乏存钱的想法,总做一些一夜暴富的白日梦,就会让自己和家人,处于危机的生活边缘。

更何况,50岁的时候学会存钱,不仅是为了当下的自己,更是为了晚年的人生。没有钱,也没有依靠的晚年,终究是悲惨的。

试想,人到中晚年,生病的概率越来越大,如果我们的兜里面没有存款,连一笔医药费都拿不出来,那我们的人生,真的可以长久吗?

在这个世道,可以救人的,并非是医生,而是钱。没有钱,你连医生的面都见不到。一切,都特别现实。

人过五十再有精力,也不要招惹这3个 荒唐事 ,余生越混越差

三、减少物质上的追求,静以修身。

这里谈到的“低配生活”,不是让人啥都不干,而是让人减少对于物质的追求。比如,不要奢侈,不要大手大脚,也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一个月能赚一万元,那就过一万元以下的生活。一个月能赚十万元,那就过十万元以下的生活。反正,自我的物质追求,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范畴。

在过好每一天的同时,我们也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静气来修养自己的身心,以简朴的生活习惯来修养自己的德行。

身心平衡,德行充足的人,才有机会过上更为舒心的生活。过日子,不仅仅要依靠物质,还需要依靠人之内心。

所谓“正心明意”便是如此。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有一个度。其次,要明确自己的观念,不让欲望膨胀。

物质上的生活过得好,不见得心灵上的生活就过得好。精神高配,才是人之追求。

气质 文玩星月菩提爱好女原来是这样

四、减少不必要的内耗,过极简的生活。

所谓的“内耗”,就是毫无意义的内部消耗。明明你有十分精力,但你内耗掉了一半,那你往后的日子,不就难过了吗?

既然内耗不好,那我们该如何克服内耗呢?做好这三点。首先,减少毫无意义的社交。遇到不喜欢的人就远离,遇到讨厌的关系就舍弃。

其次,不要因为世俗的看法,就改变自己的观念。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别人说什么,那是别人的事儿,我们不要管太多。

第三,做人生的减法。将困扰自身的烦恼,全部清除,将让自己难受的杂念,全部清空,让自己活在干净简单的天地当中。

当下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活越急躁,那不幸之事儿也时常发生。这个时候,过极简的生活就显得特别必要了。

简单度日,不惹祸事,不理是非,合理消费,尽量存钱,那前路将春暖花开。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