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命?

 余一梦2005 2023-03-16 发布于湖北

读书

“知天命”新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上面的话,是孔子对其一生经历的总结,反映了他在学问、精神、思想方面的发展变化历程。孔子的语录中,这一句为人们引用的频率相当高(其实孔子此语是就自己的经历而言,未必具有普适性)。我自然也很早就知道,而且非常熟悉,自以为明其涵义,识其精深。然而日前偶然念及,对“五十而知天命”竟有了新的认识。

论者通常认为:“天命”指的是自然之理、天地之道;“五十而知天命”意谓五十岁之后,知道理想难以实现,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还有人认为,其“本意是孔子五十岁认命,彻底放弃斗争而采取退缩、隐居态度”。而我认为它的意思是:人到五十岁,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明白了此生的局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以后要顺其自然,不必过于执着。

这是以前的看法。也许因为年过半百,人生进入下半场,我近来突然想到,它或许还有别的涵义!

古人生存环境不佳,生活水平较低,与之相应,平均寿命也较低,五十岁就算老年,所谓“五十不为夭”,即是此意。杜甫《奉赠严八阁老》诗有句云:“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是年他四十六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有句云:“老夫聊发少年狂”,是年他才三十八岁。他们这样说似乎有些托大,其实也离事实不远,而杜甫的另一句诗“人生七十古来稀”更是一点都不夸张。古时寿至七十者稀有,百岁之人更罕见,是可以入地方志“寿民传”的。因此,年届五十,来日无多,只得认命,不再心比天高、目空一切,似乎是很明智的态度。

孔子三十岁就明确了一生志向,且有所树立;四十岁就想通了人生的大道理,大体上开悟了:得失,是非,真伪,对错,进退,善恶,轻重,荣辱,贵贱,对这些都有了辨别能力,立场态度方法,也大致定型了。问题是,既然四十岁已“不惑”,何以要到五十才知天命呢?这不合逻辑啊。

我认为,孔子想表达的也许是以下的意思:人生在世,当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我十五即立志,三十初有成,四十已觉悟。这时人生进入成熟期,正有为之时。此后亦并不懈怠,而是持续求索。不到老年,就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就不要给自己下结论,就不能丧失希望、停止努力。人生还有多种可能,要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进入老境,才考虑做减法,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方向,锲而不舍,穷其才力而后已。五十知天命,照通常的理解,似乎比较消极,意味着自此不思进取,而我这样解读则较积极,似乎更合乎孔子的本心。

孔子虽然精进不止,但亦难免人之常心,有时还听不得不同意见。至六十岁,一切顺逆之言都能平心接受,对这人世只有悲悯,而再无怨恨,此即“六十而耳顺”。至七十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想做什么就去做,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不自设藩篱,也不无限放纵;为所欲为却知道边界,适可而止。孔子不愧为人中圣者,世之哲人。

关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据1996年林万孝发表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时至21世纪,人的平均寿命有很大的提高。据有司发布的信息,2018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

在平均寿命为20岁的春秋时代,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那么在今天,应该到何时才“知天命”呢?80岁?100岁?还是更高?这样简单类比当然不够科学,但活到老、学到老,朝乾夕惕,精进不止,总应该符合孔子的原意吧!而如今有的人,四十岁就意志消沉,五十岁就老气横秋,甚至三十岁就“躺平”,这样一对比,是不是该无地自容呢?


黄安书院志

说起来都是泪

过年,你读书了吗?

温故:2022年的阅读

觉得有理,就转发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