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唯一被大臣赶下台的皇帝,被悍妻吓成精神病,退位后借酒浇愁

 文史砖家 2023-03-16 发布于广东

文/格瓦拉同志

在常人眼中,皇帝身居九五、一言九鼎,对天下臣民拥有生杀予夺大权,肯定是天下最有权势、最可怕的人物。然而,在宋朝300多年的历史上,却出了一位窝囊皇帝,其表现跟传统中的帝王形象大相径庭,不仅被悍妻吓成精神分裂症,还被大臣们联手后宫废黜,退位后只能借酒浇愁,没几年便抑郁而终。这位无比窝囊的皇帝,便是宋光宗赵惇。

赵惇,是宋朝第12位皇帝,南宋第3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的嫡三子,生母为成穆皇后郭氏,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起初被册封为恭王。在大理学家朱熹的笔下,赵惇被描述成一位聪明睿智、孝友温恭、宽仁博爱的完美人物,深受宫廷内外的喜爱。正因如此,等到庄文太子赵愭病死后,宋孝宗便越过柔弱无主见的嫡次子赵恺,将赵惇立为太子,时在乾道七年(1171年)。

宋光宗画像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退位25年之久的宋高宗驾崩,以至孝闻名于天下的宋孝宗悲痛欲绝,决定为养父守孝3年。再加上,此时的宋孝宗对政事早已心生倦怠,于是决定禅位给貌似靠得住的太子赵惇。最终,赵惇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接受其父的内禅而登基,是为宋光宗。然而,从宋光宗登基后的表现来看,宋孝宗明显看走了眼,可谓所托非人。

原来,宋孝宗性格严厉苛责,有强烈的专断倾向,并且出于对储君的防范心理,经常有意无意地压制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赵惇,渐渐地让太子感到灰心丧气,进而养成胆怯、容易焦虑恐惧的性格。但与此同时,赵惇继承其父固执己见的性格,并且程度更甚于宋孝宗,这使得他在登基后很不喜欢听取臣僚刺耳的意见,并且有意识地跟他们对着干。其中,坚持宠信大宦官陈源便是典型案例。

宋孝宗画像

陈源早在宋孝宗时期便得宠,曾官至提举德寿宫、浙西副总管,当给事中赵汝愚指出宦官不应该干涉军政时,宋孝宗听从他的意见,将陈源贬至南方偏远地方多年。然而,宋光宗因为自少年时代起便跟陈源私交甚笃,因此甫登基便将他召回临安,并委以拱卫大夫、永州防御使的要职。陈源返回临安后,大肆离间宋孝宗、宋光宗父子之间的关系,以报复太上皇当年将他流放。

对于陈源的邪恶用心,许多朝臣都深感气愤,于是纷纷上奏要求罢斥他,但宋光宗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将其晋升为内侍省押班,权势更盛。对于这项人事任命案,负责起草升迁诏书的中书舍人陈傅良以提出辞呈相抗议,但依旧不能令宋光宗改变心意。直到宋光宗下台,陈源的地位始终安若磐石,并持续挑拨二帝及宋光宗与朝臣之间的矛盾,影响甚是恶劣。

陈源经常在宋孝宗父子之间挑拨离间

除了宠信陈源,宋光宗还受制于悍妻李凤娘。宋高宗尚在世的时候,李凤娘便经常在高宗、孝宗、恭王(赵惇)祖孙三代之间挑拨是非,因此极受宋高宗、孝宗父子的厌恶。宋孝宗因为憎恨儿媳,曾经当着儿子的面威胁要废掉她,并阻挠宋光宗立李凤娘的儿子赵扩(宋宁宗)为储君。正是在此期间,赵惇不仅养成了“怕老婆”的性格,而且跟孝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李凤娘不仅挑拨宋孝宗、宋光宗父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将所有的妃嫔、宫女都视作情敌,不允许宋光宗宠幸她们,甚至连一丝暧昧的表现也不能有。据《宋史》记载,宋光宗某次洗手时,曾不经意间夸赞宫女双手细白,结果第二天便收到李皇后派人送来的食盒,里面竟然是那位宫女的双手。不仅如此,李凤娘还毒死宋光宗宠爱的黄贵妃,令皇帝敢怒而不敢言。

李凤娘画像

李凤娘害死黄贵妃时,宋光宗正出宫祭祀,当消息传到他的耳中后,皇帝在惊骇伤心之余,除了哭泣,竟然连质问悍妻的勇气都没有。次日,当祭祀开始后,斋宫之中突然风雨大作,祭坛上的蜡烛都被吹熄,情景甚是恐怖。宋光宗见状大惊失色,认定是黄贵妃的冤魂在作祟,因此开始患上精神病,再也无法正常上朝处理国事,李皇后趁机决断朝政。

李凤娘操控朝政后,骄奢与日俱增,并大肆为娘家“捞好处”。绍熙三年(1192年)年底,李凤娘封祖先三代为王,并任命侄儿李孝友、李孝纯为节度使,而在她拜谒家庙之际,又推恩亲属26人,另有172人奏补阶官(使臣),下至李家门客,都奏补得官。这种滥施恩赏激怒百官,礼部侍郎倪思甚至将李凤娘描绘成吕后、武则天一类的人物,严重威胁到宋朝皇室的稳定。

李凤娘操控朝政后,骄奢与日俱增,并大肆为娘家“捞好处”  

帝尝宫中浣手,睹宫人手白,悦之。他日,后遣人送食合于帝,启之,则宫人两手也。又黄妃有宠,因帝亲郊,宿斋宫,后杀之,以暴卒闻。是夕风雨大作,黄坛烛尽灭,不能成礼。帝疾由是益增剧,不视朝,政事多决于后矣。后益骄奢,封三代为王,家庙逾制,卫兵多于太庙。后归谒家庙,推恩亲属二十六人、使臣一百七十二人,下至李氏门客,亦奏补官。中兴以来未有也。见《宋史·卷二百四十三》。

宋光宗患病后,自愿或不自愿地受到图谋报复的陈源和李皇后支配,跟其父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其显著标志便是减少到重华宫朝拜宋孝宗的次数,从最初的每月6-4次逐渐减少到1次,最后竟长期不踏进重华宫的门口。皇帝大亏孝道,引起朝臣们的强烈担忧和不满,他们纷纷上书要求宋光宗定期朝见太上皇,在遭到拒绝后便以辞职相抗议,由此酿成大规模的政治危机,史称“过宫风波”。

赵汝愚画像

绍熙五年(1194)六月,宋孝宗驾崩,将政治危机推向最高潮。原来,在宋孝宗病笃之际,宋光宗拒绝探视其父,而在太上皇驾崩后,皇帝竟然听从李凤娘的建议,以身患重病为由拒绝履行孝子的职责,而由太皇太后吴氏代行祭奠。宋光宗的出格举动惹恼以赵汝愚为首的朝臣集团,他们再也无法忍受这个疯子皇帝,决定将其拉下马,改而拥立准皇储赵扩为新皇帝

赵汝愚等人下定决心后,便开始联络以韩侂胄为首的外戚集团,由后者通过大宦官关礼征求太皇太后吴氏、太后谢苏芳的意见。两位太后对宋光宗的表现早已失望之极,如今见朝臣们都想更换皇帝,自然乐得“就坡下驴”。就这样,绍熙五年(1194)七月,太皇太后吴氏颁布懿旨,逼迫宋光宗将皇位让给儿子赵扩,史称“绍熙内禅”。由此,宋光宗成为宋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大臣赶下台的皇帝

宋宁宗画像

宋宁宗登基后,尊其父宋光宗为太上皇,其母李凤娘为太后,并让他们移驾泰安宫。不过,宋光宗下台前神经已经严重错乱,以至于退位后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已被赶下台。然而,等到宋光宗的神志清醒、得知真相后,便开始恨上儿子,长期拒绝接受宋宁宗的朝见,并口口声声称要搬回皇宫居住,幸好有李凤娘约束、宽慰,才没闹出大乱子。

宋光宗退位后意志更加消沉,病情因此日渐加重,此时,先前飞扬跋扈、咄咄逼人的李凤娘一反常态,竟然肩负起照顾丈夫的责任。据史料记载,李凤娘惟恐触动宋光宗脆弱的神经,常以杯中之物来宽解他心中的郁结,还反复叮嘱内侍、宫女,不要在宋光宗面前提起“太上皇”和“内禅”等敏感字眼,用心何其良苦。

王夫之将宋光宗比作晋惠帝一样的白痴

庆元六年(1200年)六月,皇太后李凤娘病死,终年56岁。仅仅过了两个月,宋光宗便追随“爱妻”而去,终年54岁。宋光宗死后,史家的“盖棺之论”相当刺耳。例如,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将宋光宗比作晋朝的“白痴皇帝”晋惠帝,称:“夫光宗之视晋惠,差辨菽麦耳,其于唐高,犹在层累之下也。”(见《宋论·卷十二》),真可谓“诛心之论”。

参考书目

1.【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中华书局1989年版。

2.【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3.【明/清】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

4.【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9年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