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感悟】磨难教会生活/马亚波

 我的卧虎湾 2023-03-16 发布于福建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主  编:傅群雄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我的第二故乡得胜营子距离西北方向的包头东河区35里,东北方向的鐙口镇25里,著名的包头糖厂就坐落在鐙口。与毛其来镇更近,两地正南正北,直线距离不过十几里,隔河相望。
东河区是包头的老城区,南门外、和平路、大转盘、金龙王庙街、转龙座、牛桥、红星、西脑包、二里半、包头一中、包头东站等地,这些地方我都去过,有的不止一次。
2020年,《包头晚报》开辟专栏《心上包头》有奖征文,我有感而发写了《东河往事》一文。在四合院里住户家里看到的一幅条幅。书法是楷体,刚劲有力,优美深厚,留下特别印象。开篇第一句是:“山高挡不着过路人,水深拦不住摆渡民”。这句话影响我一辈子,激励我一辈子。
撰写的征文《东河往事》没有获奖,仅是《包头晚报》采用发表,所说内容已是60年前的旧事了。
那时候自己有多大?十五六虚岁,不过是一个没有阅历的少年而已。之所以去过这么多地方,都是生活艰难逼迫出来的,穷困促使一个少年提前进入青年阶段。50年以后,笔者因为编导电视片再次去包头的时候,特意跑到东河区看一看,寻找包头电台编辑部的牌子。当年我凝神注目牌子,生出多少羡慕、多少向往、多少憧憬。现在,哪有当年的老街道?哪有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放眼看去高楼林立,街道宽展,名称全非,就连老住户都认不得,别说我一个外地人了。只有包头一中、东百商场、老市政府、包头东站还是那么高大、雄伟、宽展,还是那个老样子,勾起少年时候苦涩而快乐的记忆。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1960年,生不逢时的考上中学,吃不饱饭的严重饥饿,不白之冤的沉重打击,不名一文的艰难困顿,接二连三而来,几乎击倒一个没有生活经验的少年。
常言说得好,冤则励志,穷则思变,困则奋斗。这些我都经历过体验过。十五六岁跑了好多地方,人也变得早熟起来,日夜操劳那个光景,一句话都是穷逼出来的。常说,苦难是一所大学校,是人生的一笔大财富,是说它过早地磨练了人,看多了人情冷暖,富就“富”在这里。磨难教会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奋斗。
《红灯记》的李玉和临行喝了他妈的一碗送行酒,有它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经过少年时的艰难,成人之后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都能战胜,都能化腐朽为神奇。
生在山区,长在平原,当过农民,当过工人,当过干部。农村、城市都见过,体力、脑力都干过。工农商学兵就差没有穿上草绿色军装当过几年兵。不是不想当兵,而是因为腿上伤疤没有当成。老话说“事情做遍,穷死没怨”。咱是事情做得多,艰难遇得多,生活阅历多,人生竟是那样丰富多彩,给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感叹苦乐人生,不怕少年贫困,就怕老来无助。少年时候的磨难哪怕是苦难,锻炼了人,教导了人,孕育了人。正是那些令人刻骨铭心念念不忘的磨难,教会了经历者在万千世界里如何面对生活的复杂。
少年磨难甚而至于苦难是漫漫人生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苦难以后教会生活懂得奋斗。当他是成人的时候,心气是那样旺盛,血气是那样方刚,意气是那样昂扬!
2023年3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