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宋皇帝留迹西湖龙井村

 rwm1110 2023-03-16 发布于新疆

现在人们都以为,到过杭州西湖龙井的“帝王级”人物,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十八棵御茶”似乎就是“见证”。然而在历史上,最早同西湖龙井的“宋(老)龙井”也就是现在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地龙井村发生直接联系或亲自来过这里的皇帝,并不是后世的乾隆帝,而是北宋皇帝宋仁宗赵祯,还有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以及宋孝宗赵昚、宋宁宗赵扩三位皇帝——这是在“正史”上面都可以读到记载的,而“十八棵御茶”却只是民间传说。

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地龙井村  方及 摄影

宋仁宗赵祯(1010-1063),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宋朝社会相对经济繁荣,人口增多,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宋史》赞扬宋仁宗道:“《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褒为“仁宗盛治”,虽不无溢美之词,却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位皇帝的宽厚、节俭形象。 

图片

宋仁宗赵祯画像

赵祯善书法,尤擅“飞白书”。“飞白书”也称 “草篆”。南宋人程珌《游龙井记》中提到:(龙井寺)主僧出示寺里所藏书画如范仲淹、苏东坡和辨才法师的遗像请来访的客人观赏,其中还有一件,竟是“仁皇飞白四字”也就是宋仁宗书写的“飞白”体书法作品。 

这件“仁皇飞白四字”纸本的具体内容,到了清乾隆朝汪孟鋗辑撰他所编撰的《龙井见闻录》时,已称“不可知”。但是我们知道,一方面,在宋仁宗未亲政之前,范仲淹曾直言上疏,要求太后还政于帝,从而给宋仁宗留下极好的印象。范仲淹后来任越州(今绍兴)知州时,为他密友胡则去世安葬在西湖龙井山中而撰写了《胡侍郎墓志铭》。而宋仁宗对胡则,也是十分赏识和器重的。由此我们不妨推测,“仁皇飞白四字”,有可能同范仲淹、胡则这两位北宋名臣相关。


图片

北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祭胡侍郎文》四库全书本 书影

图片

北宋米芾书《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帖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4), 宋高宗赵构颁布诏书,封、赐西湖西岸风篁岭上“龙王祠”为“龙井惠济庙”。绍兴三十一年(1161),赵构又下令将辩才法师退居的“寿圣院”,改名叫“广福院”。次年(1162),应胡则四世从孙胡廷直的请求,宋高宗颁布诏令,用“赫灵”两字,作为浙江永康方岩胡公祠庙的匾额。

图片

宋高宗赵构画像

图片

老龙井“宋广福院”题额门墙清末重建胡公庙遗构   裘乐春 摄影

南宋乾道元年(1165),赵构曾经亲自登临风篁岭,驻跸龙湫(井),“酌泉其上”。“酌泉”,意思是说用山泉水点茶品饮。 

赵构,和后来继承其皇位的宋孝宗赵昚,曾经先后到龙井来“祭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广被福泽。 同时,南宋这两位最早在位的皇帝,完全有可能巡视胡则冢墓,还有以赵抃、苏轼和辩才法师为代表的北宋诸风流人物的遗迹。

乾道二年春二月戊寅(1166年3月7日),宋孝宗赵昚在玉津园(在凤凰山东麓)习武骑射,离园后直接驾临龙井。《宋史》上面明文记载了宋孝宗的这趟龙井之行。

图片

宋孝宗赵昚画像

宋高宗到龙井的行踪和活动,我们还可以从他曾孙辈、宋宁宗赵扩的一篇“诰文”中窥见一斑。这篇“诰文”,加封风篁岭龙井惠济庙中的龙神偶像为“嘉应灵润普广泽王”。诰文写道:“昔我高宗,千乗万骑,尝登南山之风篁岭,驻跸龙湫,酌泉于上,一草一木,咸被昭回之光。时维明神,实见敬礼,涓滴分𣲖,通海浃湖,寸云出岑,润吴泽越……特封'嘉应灵润普广泽王’。” 

图片

宋宁宗赵扩画像

图片

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宋宁宗“诰文”直截了当开篇就说龙井风篁岭一带的山岭、林湫、草木环境优胜,宜于“酌泉”。像这样以天下“至尊”的身份,褒赞风篁岭上的龙王庙,客观上,无疑对龙井古村和风篁岭一带名胜的“身价”,会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同时也为西湖龙井胜境、名茶,留存了一笔丰美的“宋韵”旨趣。

图片

20世纪60年代西湖龙井村茶农人家

尽管南宋有三位皇帝先后亲自到过龙井,留韵十足,但清乾隆帝却是到过西湖龙井次数最多的“皇上”: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即1762年)、三十年(乙酉,即1765年)、四十五年(庚子,即1780年)和四十九年(甲辰,即1784年),“十全老人”先后4次光临风篁岭上的“明(新)龙井寺”和龙井泉池,可以说,这是上承“宋韵”,下开西湖龙井茶蜚声天下的新格局,其贡献与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哦。

图片

老龙井御茶园  方及 摄影

两宋皇帝留迹西湖龙井村一览

图片
图片

清 汪孟鋗《龙井见闻录·龙井山图》

图片

世界的龙井村  刘浩源 摄影,选自《西湖问茶》2015年第1期

作者:洪尚之





编辑 | 荷包蛋君


图片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