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张大昌,运用家传秘本,屡愈奇疾危难之病,人称“济世才子”

 wlqcc 2023-03-16 发布于重庆

张大昌善有中医经方,他在治疗用药上讲究简、便、廉、精、效,其医术也十分高超,屡起沉疴,活人无数,所以有着“活菩萨”和“济世才子”之称。

张大昌于1926年在湖北武昌出生,他家是中医世家,也是书香传世的名门望族,家中历代医书均有收藏,可谓藏书万卷。

张大昌天资聪慧,又喜读书,他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家中藏书读后都能熟记,对于祖传秘本《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更是背得滚瓜烂熟。

此书乃南朝时期的神医陶弘景所写,治疗用药的根本宗旨就是要用最少的药取得最好的效果,张家对此也是密不外宣,只在家族中世代相传。

他不但好学还能深思,将该书研究的非常深透,他将书中的用药方法应用到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后来张大昌也说过自己能够治疗这么多疑难杂症,甚至可以用一味药就治好病,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这本书的帮助 。

张大昌的祖父因缘际会获得了曾国藩家中的治癌秘方,用此秘方救治原威县公安局副局长的晚期食道癌,效果也让人称赞。

而张大昌的外祖父更是了不得,他是道光、咸丰年间的名御医,编写过《药性四言韵语》等多部医学著作,只因没有后人继承,这些遗书都传给了张氏家族。

1948年,张大昌正式在巨鹿县开设了诊所,开始治病救人之路。由于他医风高洁,医术高超,经常治愈一些奇疾危难疾病,所以不久就名震乡野。

张大昌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诊断精准,甚至达到了“断人生死”的神奇地步。有次,他的一位姓衣的友人因偶有不适前来看病,没想到张大昌把完脉后,就告诉他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就算躲过了现在,但到31岁时也必身亡。

时值25岁的依某如何肯信,认为是张大昌在诅咒他,愤然离去。回家后不久感觉不适消失,更是坚信张大昌的不对,还闹得与张大昌绝交。

不料,到他31岁时有次腹部用力过猛,脾脏破裂,不治而亡,这与张大昌的判断丝毫不差,此事传出,使得张大昌的名气更加响亮,更是有了“张神医”的称呼。

1959年,张大昌受好友所邀,多次前往广宗县中医院讲授《伤寒论》课,他授课方式通俗易懂,语言简明扼要,让听课众人无一不服,听完课后更是赞不绝口。

张大昌越是深入研习医学理论,越是临床经验增长,他越是重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他认为此书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都非常高。

再看到现在的医生所开药方不能尽显疗效,不是药多,就是药量很重,而且药性不分主次,在药物炮制上也达不到效果。

如果不能很好的纠正经方用药的错误方法,那么在治疗上也不会起到多好的效果,于是他就有了将《辅行诀》捐献出去的想法,以便后世之人能够学好中医,发展中医,造福百姓。

1974年张大昌无私地将《辅行诀》献给了国家,完成了他献书的夙愿。而且在此书基础上,他还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张大昌医论医案集》专著,对自己家族世代行医的经验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不仅学术价值非常高,而且很有临床指导性,也是学医之人很好的参考学习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