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损”?“Hi-res”?“高品质音乐”究竟是什么?

 老友mk09qda3vs 2023-03-17 发布于天津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作为无法替代的回忆,“MP3”、“walkman”曾经象征着中国一代人对“听音乐”这件事的追求。如今,随着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和流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当年的“最高追求”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需求”,各大流媒体应用也都顺应时代的进步,纷纷上线了“据说”音质更好、码率更高的音乐。但,当你花钱去听所谓的“SQ音乐”、“无损音乐”、“Hi-res/Hi-Fi音乐”的时候,也许会思考一些问题:

这些体积一个比一个大的文件,究竟好在哪里?

音质有没有真正提高?

有没有一个评价的标准?

真正的高品质音乐,到底是什么样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来揭开音乐背后的神秘面纱。

音乐的品质指标——采样率、采样深度、比特率

评价音频文件的质量高低,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音乐的本质是波形,音频文件的本质是一种“录音文件”,因此,我们播放的音频文件,听起来(或者在波形图上看起来)和录制时的声波有多大的差别,是评判音频文件质量的关键。“高还原度”,才是真正的“高品质音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保真音乐”或者“Hi-Fi音乐”。而音乐的“保真程度”,则和采样率、采样深度、比特率三个指标息息相关。

我们先来看看“录音”这个过程。计算机和录音设备无法像人脑那样“记住”一段连续的波形,它们只会在特定的瞬间,测量那一时刻的声波值。因此,在它们“听来”,声音并不是一条完整的声波曲线,而是一个个离散的点。所以,为了尽可能记录完整的声音,这些“采样点”需要足够密集,以便能够“近似拟合”原来的声音曲线,而为了衡量这种采样的密集程度,采样率的概念被提了出来:每秒记录的音频样本数,就被称作采样率。在一般音频文件中,常见的采样率单位是Hz或kHz(1kHz=1000Hz),常用的几种采样率是44.1kHz、48kHz、96kHz、192kHz等,数值越高,采样频率越高,音频样本也就越密集。

文章图片1

录音设备“画出”的声音波形

我们知道,视频只是一系列的图片,让这些图片以一定的速度播放,它在人眼里就会变得连贯起来(视觉暂留现象)。每秒钟播放的图片数量越多(即帧率越高),看起来越流畅,音频的采样率也是同样的道理。高采样率的音频有更多的细节,能最大程度地还原音乐,而采样率过低则会使音乐失真,还会显得“不够连贯”,这也是为什么电话里的人声往往听起来“颗粒感较强”,且与你的声音有一些差别(电话通信常用的是较低的8kHz采样率,这也是能够分辨出英语语音的最低采样率,低于此采样率的音频甚至可能无法听清)。

那么,是不是只要采样率高,就可以录下更保真的音乐了呢?也不尽然。正如我们上面所举出的例子,高帧率的视频固然流畅,但画面的质量却不会因为帧率提高而变好,因此,要真正衡量音频文件的质量,就需要引出我们的第二个指标——采样深度。采样深度以每个样本的比特(Bit)为单位,样本深度(也称为样本精度或样本大小)就代表了每个样本的细节水平,或 '质量'。音频文件中常见的采样深度是16bit、24bit、36bit。对于图像或者视频,比特深度衡量的是像素点能够展现的颜色数量,而对于音频文件,它衡量的是音频样本能够代表的振幅范围。在屏幕上展现同一条色带,10bit的显示屏能比8bit的显示屏显示更多的色彩,各个颜色之间的过渡就会显得更加平滑自然,而低比特的显示屏更容易出现肉眼可见的色彩断层。

文章图片2

经过夸张化处理的不同色深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差别

同理,对于音频,8bit的采样深度意味着音频样本可展现2^8=256个不同的振幅,而16bit的采样深度就有2^16=65,536个不同的振幅,因此,和显示色彩类似,音频文件的比特深度越高,音频样本的质量就越高,就越能细腻地还原音乐原声,而不会出现明显的“断层”。

文章图片3

微软windows系统对采样深度、采样率和音质间联系做出的解释

了解了以上两个指标,我们就能大致明白音乐专辑上标注的“44.1kHz/16bit”、“192kHz/24bit”等数字是什么意思了,但是,有没有一个更简洁易懂的参数,能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音频文件的质量高低呢?当然是有的,这个指标就是音频文件的第三个重要指标——比特率。比特率又称码率,是采样率和采样深度的简单乘积,计算公式为:每秒比特数=(每秒的样本数)x(每个样本的比特数),缩写为bps或kbps(1kbps=1000bps),它是音频文件的综合指标,也是用于衡量音频文件质量的最直接数据。高码率意味着“高信息量”,也就意味着音频文件内记录了更多的细节信息。

各种不同等级的音频文件,通常也会采用不同规格的码率和文件格式。一般的MP3格式音频,码率在128kbps——320kbps之间,flac和ape格式的“真无损”音频,码率应在800kbps以上,而规格更高的DSD等格式的音频则可达到5000kbps以上……当然,随着比特率的提高,音频文件的体积也会无可避免的增大,对播放设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那么,恭喜读到这里的诸位,现在,你已经了解了音频文件的基本指标,明白了什么样的音频文件才是“高品质音乐”,有能力通过查看音频的参数,自行判断音频文件质量的好坏,不再会被各大app标榜的“SQ”“无损”糊弄了。但是,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有“真无损”,是不是意味着也有“假无损”?

音乐的三个指标是否也存在“作假”的可能性?

大体积的音频文件是不是一定音质好?

转换音频格式会损失音质吗?

下一期中,我将继续带大家深挖音频文件的本质,避免各位走入“雷区”,这些问题也都将得到解答。


黒野奏弦——在漆黑的原野上,用声音寻求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