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式,可以通过体内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数量来判断患者的血液状况以及身体是否存在异常。 患者在去医院看病时,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先进行血常规检查,而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慢性代谢疾病,血管疾病或遗传疾病等。 在抽血的时候一般是抽取静脉的血液,如果在血常规检查当中发现出现了异常的指标,应该引起重视,进行下一步检查。 ![]() 01 血常规是什么? 血常规主要是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形态分布,进而判断血液状况以及身体是否存在疾病。 而现在人们做的血常规检查一般是通过机器检测完成的,主要会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的数量,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 通过血红蛋白浓度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的问题,如果发现血红蛋白指数偏低,一般能够诊断为贫血。 ![]() 通过血常规检查,对于贫血的病因具有提示作用,所以患者在病因不明时,不妨进行血常规检查,能够进行辅助诊断。 02 血常规检查中,若这4个指标升高,不妨提前警惕 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运输氧气以及身体内的养分,将毒素和垃圾代谢出去,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体内红细胞数量处于稳定的数值,但在血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数量突然增多,表示肺部可能存在疾病,应该进行及时治疗。 血小板指数异常 在血常规检查时,如果发现血小板数量异常,表示身体可能存在失血或者是疾病,甚至是感染引起的肿瘤,如果血小板数量减少,主要和白血病以及障碍性贫血有关,此时也要进行下一步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 白细胞数量增多 白细胞能够构成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保护身体的器官和组织,不受外来细菌和病毒的入侵。 如果外界的细菌和病毒想要入侵,白细胞会成为防御线,如果在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量增多,表示器官和细胞出现了感染的问题,所以也要引起重视,进行下一步检查。 淋巴细胞数量升高 在血常规检查时,如果发现淋巴细胞指标异常,与生理性以及病理性有关,而淋巴细胞占人体血液总成分的35.9%。 ![]() 淋巴细胞可以参与蛋白质合成,脂类物质的代谢,还可以参与液体平衡,如果发现淋巴细胞数量升高,表示可能存在白血病或细胞癌变的风险。 如果身体内存在炎症的话,淋巴细胞数量也会升高,此时可以服用消炎药,如果发现淋巴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也要引起重视,应该进行下一步检查,及时排除细胞癌变或白血病的风险。 03 血常规检查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合理饮食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应该保持清淡的饮食,远离高蛋白、高油腻的食物,也要避免吸烟饮酒,否则会影响到检查结果。 ![]() 如果只进行血常规检查,一般不用特殊禁食,如果抽血进行生化检查,那前一天晚上8点之后应该禁食,进食时间达到12个小时,可以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少喝水 如果血常规检查之前大量饮水水分会进入血流量,造成血容量增加,血细胞密度被稀释,进而会造成血细胞数量减少的假象,容易出现误导。 衣着 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尽量要穿一些宽松的衣物,这样抽血时可以比较方便,也可以防止针孔感染的问题。 |
|
来自: ha888cz > 《医疗检查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