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了!毒性比砒霜还大!已有多人中毒

 晚风是如此温柔 2023-03-17 发布于湖北

一直以来,民间流传鱼胆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所以不少人趋之若鹜,忍着苦也要进食鱼胆。事实上,鱼体内不仅内含各种寄生虫,就鱼胆而言,胆汁内所含的毒性很大,不论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毒成分都不会被破坏。

近期,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肾内科陆续收治了数名因食用生鱼胆后,出现少尿、无尿、皮肤黄染、腹痛的患者,经过诊断明确为鱼胆中毒,导致肝肾受损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催吐、导泻、护肝及血透等治疗,患者肝肾功能明显好转,并摆脱了透析,顺利出院。

医生介绍,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

鱼胆中含有巨毒的胆汁毒素,其中毒性最大的是氢氰酸,其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这些毒素不易被热或酒精所破坏,即使将鱼胆蒸熟或用酒将鲜鱼胆冲服,仍会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最早可出现强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上腹痛或脐周痛明显,为绞痛或隐痛,患者可有腹胀气、肠麻痹、肠鸣音消失、麻痹性肠梗阻或应激性溃疡等发生。

在食用鱼胆后1~4天可出现少尿,甚至无尿、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腰痛;2~3天可出现乏力、纳差以及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区叩击痛,偶有腹水、肝昏迷,严重者进展为急性肝衰竭。

还可能表现为头晕、头痛、嗜睡、烦躁不安、四肢麻木、神志模糊、谵语、抽搐癫痫、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心动过速或过缓、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遇到鱼胆中毒时,首先要立即催吐。鱼胆中毒性物质吸收较缓慢,确诊后应立即给予清水洗胃,服用72小时内有消化道症状者,均有洗胃必要。洗胃后可给予植物油、牛奶、生鸡蛋水保护胃黏膜,有腹泻症状者,可给予活性炭加硫酸镁导泻。服用72小时后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给予保护胃黏膜及活性炭及硫酸镁导泻。

同时给予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控制抽搐、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可使用保护胃黏膜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禁用对肝肾有损的药物。对已经急性肾衰无尿的患者应及早行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

医生提醒,鱼胆进入胃肠道后首先到达肝脏,由肾脏排出,在肾脏浓度最高,故可引起肝、肾功能的严重损害,中毒后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最后导致死亡。其中,以少尿型急性肾衰最为常见。因此,市民千万不可生吃鱼胆,熟鱼胆也是最好不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