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镇事业编人员有机会调入人社局,但为何犹豫不决?这3点是关键

 轶工坊 2023-03-17 发布于安徽

乡镇事业编人员如果有机会调入县人社局,他们基本都会同意,但小赵不这么想。面对机会,他犹豫不决。
小赵本科毕业之后在社会上闯荡了两年,觉得跟私人老板混没啥前途,就报考了老家的事业单位,考上了县里面某乡镇的事业编制,成为了一名体制内员工。

小赵老家到县城有30多公里,而他上班的那个乡镇距离老家只有20多公里。并且他住在乡镇提供的宿舍里,天天在食堂吃饭,一般一个星期回去一次。但不久前县人社局的领导找到他,想把他借调过去,人社局领导向他承诺,等服务期满,只要单位有空编,就把他的关系调过来,让他变成人社局的正式员工。
1
不过小赵并没有马上答应领导,他为何犹豫不决呢?这3点是关键。
第一,生活压力会变大
以前在乡镇上班,吃在食堂,住在宿舍,个人支出不大,生活上没有多少压力,但借调到人社局就没那么舒坦了,局里面的伙食补助不够自己吃饭的开销,而且要自己租房子住,收入几乎不变,支出却增加许多,生活压力肯定会变大。
还有一点就是,小赵上班的那个乡镇距离老家是20多公里,比县城到老家的距离要近,他如果借调到县城人社局上班,回家的路程就远了,可能就要减少回家的次数了。
离家越来越远,各种开销越来越多,同时生活便捷程度在下降,几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严重影响个人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工作压力会变大
在乡镇,小赵做的事情比较杂,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以及部分文秘类工作,他都有涉及。但总体任务量不大,每天上下班的时间也相对自由。
不过借调到人社局,他的上下班时间就不能那么自由了,并且他负责的工作是“社保扩面”,任务重,责任大。人社局领导把他借调过去搞这项工作,很大可能就是本单位员工不愿意干。
借调人员终究不是单位正式员工,借调单位知道你的软肋,在工作安排上很少会考虑你的感受,甚至会把你当“万金油”使,哪里有困难,就让你干哪里的活。因此借调人员的压力会比正式员工更大一些。
第三,承诺不一定能兑现
人社局领导承诺等服务期满、单位有空编,就把人调过来。可是,等服务期满就是两三年的时间,期间存在诸多变数。比如承诺把他人事关系调过来的领导会不会调走?人事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几年之后有没有空缺的编制?
如果承诺不能兑现,在人社局的那几年时间就白费了,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因为原单位在晋升职务(职称)方面一般不会考虑借调到其他单位的员工。
2
职场上每个选择都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哪里。如果我们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职务、专业技术等级没有特别的追求,那在乡镇单位干着挺舒服的。乡镇事业编人员可能手上的事情比较多,但自由度要高一些;如果我们对事业发展有比较高的要求,希望自己的职务得到提升,或者希望自己的专业等级一步步地往上走,那就要想点办法,为自己的未来做一点谋划。
追求事业的进步,到县区事业单位就要好一点。乡镇事业单位行政级别低,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少,走行政岗位很难有发展前途,走专业技术岗位也很难得到晋升,多数情况是熬资历熬到退休。倘若借调到人社局,我们的机会就相对多一点。
我们要想办法,跟相关管理层保持较好的人脉关系。但事业究竟能走到哪一步,要看个人的工作能力。我们一定要保持努力的状态,尽快让组织认可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要跟人事部门、单位管理层保持良好的关系,尽快把自己的人事关系转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等、靠”,而是要积极地争取,要经常跟领导沟通自己的想法,并做出一定的工作成绩,让领导觉得需要你,不能缺少你,他们才会有把你调过来的动力。
其实,改变身份的最好方式是参加考试,乡镇事业编人员要想走行政路线,就应该去参加公务员考试,把自己的身份转为公务员。转不了身份的基层事业单位员工,就尽量走专业技术路线,起码临退休的时候工资收入会高一点。
今日话题:你对孩子的学习有什么要求?你支持孩子复读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