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收藏价值回归且前景极佳
梁嘉俊(上海泓盛拍卖钱币部业务副经理):
北洋天津银号叁两
成交价:14.95万元
上海泓盛2022年春拍拍品
上印李鸿章头像,挺版未折,色彩鲜艳,原汁原味,资深藏家旧藏,九八成新。
成交额与新增买家数据很惊人
陈佩(赵涌在线总经理):
去年赵涌在线的纸币板块总成交额达1.36亿元,而无论是成交额还是成交活跃度,都是近十年来最高的一年。此前,我们每月纸币的成交额大概在3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但在去年成交高峰期,仅1个月的成交额就能达到1500万元,全年总成交额与2021年相比翻了一番,这个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
这个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板块首当其冲便是民国纸钞,其次是解放区纸币,前者同比上年增长了620%,后者增长了约189%。究其原因,尤其是民国纸钞,之前长时间处在涨幅的洼地。另外,受行情驱动,连近年来一直在涨的第一版人民币上年同比涨幅也达到了42%。
举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有一位买家于2019年7月30日以5550元的价格,在我们平台上买了一件民国四大行的纸钞(PMG64);去年10月,该买家将其在平台上卖出,10月19日晚的结标价格显示为15.096万元!纵观大多数品种的表现,行情好加上评级的助推,收藏投资的回报率是相当可观的。
据我判断,去年的买卖群体中,卖的多为币商,而出高价来买的则是真正的收藏者。事实上,在这个行业中,每年新增买家5%至6%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数据了。但去年我们平台的买家同比新增达到了惊人的25%,并且这些买家进来后,与平台的黏度很高,都是实打实地在交易。
据我们观察,在“高热”持续下,至去年11月、12月,平台交易纸钞行情有所回落,不过目前看来又出现了小幅回升,交易依然非常活跃。收藏投资离不开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涨跌也是市场规律。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要买,首先考虑的是买原汁原味的“仅见”“孤品”,品相不好也没关系;如果是有量的品类,那就优先考虑品相,从实践来看,好品相与好品种兼具的纸钞比较抗跌。
第二版人民币大黑拾一枚(ⅢⅡⅠ5910955、PMG 58EPQ)
成交价:159.84万元
2022年1月于赵涌在线成交
大黑拾存世少见,带E不过区区几枚,这是目前公开所见第一枚带E号码无47,极为珍贵。
纸币市场有非常好的沉淀
赵振阳(NGC亚洲业务拓展副总裁):
相辅相成会带来更高市场热度
PCGS纸币评级师:
对于PCGS来说,来自中国的纸币业务一直都有着非常高的占比。我们也注意到,中国民众收藏纸币的群体很庞大。这可能是因为钱币是比较容易入门的收藏品之一,相较书画、瓷器等其他门类的文物艺术品收藏,钱币收藏更加亲民。鉴于此,在我们看来,中国纸币收藏的群体年龄范围相当广。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者是家中长辈有收藏基础,或者是从小便受到成长环境影响而耳濡目染,因此从孩童到老人都不乏喜爱于此者。
评级币的出现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评级量快速上涨大约是从2016年之后开始显现出来的。根据PCGS近两年的收评情况来看,纸币收评范围分为1960年以前(老币)及1960年之后(现代币)。尤其是当近年来评级币在市场的接受度被大幅提高之后,有更多的藏家愿意将手中珍品拿来评级。由此我们会看到,在一段时间内,市场涌现出许多珍稀的高分币。这种相辅相成也会给评级市场带来更高的热度。
评级币进入收藏市场后,能有效降低新手入场的难度。譬如很多收藏投资者在早期阶段,因经验不足而难以避免被假货“宰一刀”“交学费”,评级能助力这种几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评级币也有助于解决普通人因认识不足而导致手中藏品价值被大大低估的问题。这些都是评级币成为钱币收藏主流的关键。
元 至元通行宝钞贰贯 PCGS BG F12
成交价:25.3万元
上海泓盛2022年春拍拍品
中国纸币之大珍品,元开国皇帝世祖忽必烈发行,历时700余年。此钞基本保存完整,纸张帘纹连贯,文字印刷及章印均清晰,品相上佳。
未来数年会进入微调期
吴越(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收藏委员会会长、资深钱币收藏家):
纸钞的收藏群体相对于古币、机制币等门类来说并没有那么广泛,正因其群体并不大,也因收藏品的“非标”性质,多年来没有形成一定的行业规则和价格标准。
2008年至2010年,海外评级机构PCGS、PMG等陆续进入中国,纸币开始接受评级,从“非标”逐渐转向标准化,这让很多人开始关注该门类,陆续有了一波上涨行情。
拿人民币举例来说,第一版人民币100元“万寿山”在2010年到2015年时,顶级品相在市场上也就1万至1.5万元,但是到2020年、2021年,经过海外评级公司评级后,已经涨到了60万至80万元。第一版人民币在旧版人民币系列中,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而受到追捧。2000年左右,整套的第一版人民币价格为15万至20万元;2011年,其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达到575万元;而在2022年,一张PMG评级的第一版人民币“牧马图”最终以1725万元的高价成交。优质品相的第一版人民币可流通的已经非常少,这也促成其价格进一步走高。
纸币市场的一部分藏家其实早期是“无意识”的收藏,机缘巧合留下一些藏品,而在海外评级机构介入该门类后,他们逐渐将藏品抛向二级市场,被“有意识”的爱好者收藏。这些藏品在流通过程中不断消耗,到2019年年底,市场上的新增藏品已非常少见,但这时候涌进来许多新藏家,导致了供需关系不平衡,第二轮上涨行情在所难免。
此时进入该板块的新藏家并不能将他们完全视为“新人”,因为连续两轮的上涨行情,令许多机制币、古币、邮票甚至书画、古董等门类收藏者也关注到纸币板块。他们本身对收藏品市场是有丰富经验的,也有一定的资金,敢于出手竞买高价藏品,带动了部分罕见藏品价格上涨。各方面的加持,让该板块形成了良好的增长态势。这波行情的出现,其实也要感谢这些海外评级公司的介入,具有公信力的评级更利于非专业人士介入该领域,从而带动市场的整体发展。
目前来看,纸币市场在这一阶段已经达到了顶峰,因其上涨过快,让很多老藏家一时接受不了现在的价格。我预测后面市场会有三年至五年的微调,不过应该不会回到过去的低价位了,也不会再出现这种跃进式的增长。
本文节选自
2023年第3期《中国收藏》
欲知更多详情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