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四地闲夫 2023-03-17 发布于山东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据《三国志》记载,廖立是武陵(治今湖南常德 )人,才干出众,曾是诸葛亮十分赏识的人物。当初,刘备领荆州牧时,曾任廖立为从事,之后被攫为长沙太守、巴西(巴郡以西,今阆中)太守。诸葛亮在荆州时曾经向吴主孙权说过:“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可见诸葛亮当初对廖立之青睐与器重,把他和“凤雏”庞统相提并论,将其喻之为“荆楚奇才”。

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廖立为侍中。刘备病逝后,刘禅继位,任其为长水校尉。对此,自视甚高的廖立极为不满,他自以为“才名” 仅次于诸葛亮,“宜为诸葛亮之贰” ,可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偏偏指定李严做了诸葛亮的副手,共同辅佐刘禅,还将军权交给了李严,使廖立相当“老二” 的希望落了空。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刘备死后,尸骨未寒,廖立竟毫不顾忌的在其梓宫(灵柩)旁边抽刀杀人,借以发泄心中不满与怨愤。诸葛亮因正值国丧期间,不便加罪,只得暂时忍耐。

事后,廖立按捺不住利欲熏心,对诸葛亮选用的贤能横竖看不顺眼,怨气冲天,牢骚满腹,还到处散布流言蜚语,指名道姓的大胆攻讦诸葛亮破格任用的长史向朗、参军文恭、校尉王连,以及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特意提到的侍中郭攸之等青年俊才,妄议这些人皆“凡俗之人”,没啥本事,“不足以与经大事”。后来,他利令智昏 ,愈发狂妄自大,口无遮拦,竟连刘备、关羽都不放在眼里。凡此种种劣迹,诸葛亮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在建兴二年,即他主政后实行闭关息民、整饬吏治这年,愤然上表弹劾廖立。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弹劾廖立状是这样写的:“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

后主刘禅看罢,为此下诏曰:“三苗乱政,有虞流宥,廖立狂惑,朕不忍刑,亟徙不毛之地 ”。于是,诸葛丞相立刻将廖立削职贬为庶民,流放汶山(今汶川)。

据记载,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噩耗传到汶山,被流放在此的廖立居然痛哭流涕,一边哭一边叹息道:“吾终为左衽矣”!意思是诸葛亮若在,自己或许还有咸鱼翻身的希望,他一死,自己再无出头之日,只能老死荒丘了。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由此可见,被贬谪流徙汶山后,廖立还是反躬自省了自己的过错的,深感自己辜负了诸葛亮的厚望,对此谪罚心服口服,对诸葛亮亦毫无怨言。诸葛亮执法严明,还在于他能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对待有罪之人,不因对方是自己所爱而轻量其刑,更不因对方是自己憎恶之人而加重惩罚。陈寿在《三国志》中赞誉诸葛亮道:“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

如果说廖立一案是诸葛亮不因己爱而轻其量刑的典型事例,那么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则是诸葛亮不因己恶而加重其罪的最好证明。

李严本是刘璋旧部,投降刘备后深获重用,实事求是的说,他也是蜀汉政权中难得的拔尖人才。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李严谋勇兼具, 曾用五千人马一举平定了拥众五万的马秦、高胜之乱。正因为他军事才干卓著,刘备临终前,才让他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少主,并任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驻永安。诸葛亮一开始对李严印象颇佳,非常倚重,说他:“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 。

可是,李严身居高位后,其禀性中一些本就有的劣根逐渐显露出来 ,史书中说他贪欲暴增,唯利是图,不仅如此,他还数次劝诸葛亮“受九锡”,晋爵称王,自己也可以跟着水涨船高,从中大获其利,这种狼子野心大大出乎诸葛亮之意料,他当即修书一封,命人送给李严。他在信中驳斥李严:“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可见他对李严有了深深的戒惧,忽然产生了“白发如新”的隔膜感。

当初,刘备遗命李严留驻永安,意思是想以其过人的军事才干对付东吴。刘备死后,诸葛亮深思熟虑,审时度势,对《隆中对》中提出的大战略进行了修改,决定放弃对荆州的争夺,努力修补与东吴的盟友关系。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随着吴、蜀捐弃前嫌,重修旧好,李严驻守永安的意义已无关轻重,于是诸葛亮命他移驻江州(今重庆),派护军陈式接防永安。李严认为自己的作用大为降低,对诸葛亮很是不满。

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让李严分兵一部增援汉中,李严心里老大不乐意,对此“穷难纵横,无有来意”。意思是不愿从命,拖着不肯驰援汉中。不仅如此,他还屡次上书要求划出五郡建巴州,由他出任巴州刺史。其真意是想发展个人势力,割据一方,遭到诸葛亮严词拒绝。

陈震等人多次提醒诸葛亮,说李严“腹中有鳞甲”,劝他严加防范。其实,心细如发的诸葛亮对此早有所察觉,也洞悉其野心,但他认为人才难得,为了迅速完成军事部署,发挥李严的军事才干,仍然揣着明白装糊涂,上表举荐李严之子李丰任江州(今重庆)都督,负责李严率军离开后的公务与防御,李严对此安排亦无话可说,这才率军缓缓开至汉中。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兵出祁山,由李严负责后方的作战物资转运,时值夏秋之际,大雨如注,旬月不休,道路泥泞难行,加上李严督运不力,前方军粮供应不上,眼看将士们就要饿肚子了,李严无计可施,遂派参军马忠去陇西前线请诸葛亮退兵。

大军回撤后,李严假装吃惊,对诸葛亮说:“粮草充足,为何撤军”?想以此为自己督运军粮失职开脱罪责。同时,他抢先向后主刘禅上疏谎称诸葛亮撤军是为诱敌深入,再关门打狗,一鼓聚歼。诸葛亮见李严竟胆大包天,肆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再容忍下去势必酿成大乱,便拿出李严写给刘禅的亲笔书信, 当众揭露了他的罪行,然后率领文武大臣集体上表弹劾李严。李严被依法惩处,削职为民,流放到梓潼。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史载,李严生活奢靡,不节俭,功名心热,不忧国事,这些都是被诸葛亮所深恶痛绝的。再加上他玩忽职守,致使前方断粮,事后又极力遮掩,推卸责任,犯有严重罪行,按诸葛亮个人情感,应给予严惩。

但他并没有从个人好恶为出发点,而是以大局为重,考虑到李严却有真才,又是刘备临终托孤之臣,蜀汉第二号领导人物,所以重罪轻判,只将他革职为民,流放到梓潼郡。李严所犯的是死罪,诸葛亮对他的惩处,显然带有宽恕性质。李严被流徙后,其子李丰依然受重用,后官至朱提太守。而李严在流放地也盼望诸葛亮有朝一日能赦免己罪,重获起用。但三年后,积劳成疾的诸葛亮病死,李严自知希望已成泡影,整日激愤不已,后抑郁成疾,病发而死。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刘备死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为何突然流放廖立、废黜李严?

【插图源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