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活机动打敌人——开国中将韩伟回忆红军时期毛委员教我们用兵

 兰州家长 2023-03-17 发布于甘肃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方针,号召各地党和人民群众举行秋收起义。

会后,毛泽东同志来到湖南,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前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江西萍乡、安源工人武装和湖南平江、浏阳、醴陵等县的农民自卫军。这些队伍在修水、铜鼓、平江、浏阳一带集合,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

因为部队新编,缺少训练,又没有战斗经验,接连打了几次败仗,损失严重。有些同志看不清前途,思想非常混乱,逃亡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毛委员在文家市收集了起义部队,进行教育,指出了革命的前途,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部队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毛委员把剩下的七百余人改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建立了各级党组织,设置了党代表,以加强党对这支部队的领导。三湾改编,是我们党创建新型武装的开始,把支部建在连上,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它是我党建军的转折点。这样,才把这支处于危难之中的革命武装挽救过来。从此,这支队伍就在毛委员的直接领导下,依托井冈山根据地,展开了积极的革命斗争。

井冈山峭壁耸立,地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它位于湘、赣两省边界,敌人统治力量较弱,我党和群众的基础较好,便于我们囤积粮草,聚集力量。这是一个理想的革命根据地。我们在那里得到了休整,士气为之一振。

但是,那时我们许多人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大意义还缺乏认识,因而对这支年幼的革命军队,怎么去和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反动政权的强大敌人作战,怎么使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怎么以根据地为依托,战胜敌人,壮大自己,最后取得全国胜利……这一系列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意义的建军和作战方针的问题,认识非常模糊。

大家一时还摆脱不了旧军队的一套,以为打仗嘛,过去没少打,有些人还进过军事学校,既有军事理论又有作战经验。再说,我们有党的领导,政治素质也好,战斗作风英勇顽强,要攻就攻,要守就守,还有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并不这样简单。

十月间,宁汉战争爆发,各派军阀大动干戈,混战一团。边界各县敌人守备空虚。毛委员决定趁机发展根据地,十一月中旬命令我们下山攻打茶陵,并派宛希先同志随军进行党政工作。

茶陵县城的守敌是“湘东清乡司令”罗定的一部分挨户团,战斗力很弱。我们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打垮了敌人,占领了县城,建立了工农兵政府。可是过了四十九天之后,问题来了。湖南军阀暂时向南京方面妥协,敌八军军长吴尚腾出手来,派他的独立团团长俞业裕率部配合罗定的挨户团,向茶陵进攻。

独立团是八军的主力团,人员充实,装备又好,仅重机枪就有十二挺,再加上罗定的七八个连,足有二十个连,约两千多人。而我们算上后来赶到的第三营,一共也只有七个连,人数不多,装备也差,别说重机枪,连轻机枪也只有一挺,步枪的子弹也不多。和敌人硬碰显然是要吃亏的。但那时的团营连指挥员,甚至连我们这些排长在内,大部分是军校或旧军队出身,习惯于过去的作战方法。守就是守,攻就是攻,拉开架子打硬的。

当时也有人主张撤退,可是有人立即说:“撤退?我们是革命军,要有大无畏的精神,看见这些敌人就怕了,全国那么多反动派怎能打倒呢?革命者永远要勇往直前!” 这话听起来似乎也对,于是就和敌人打起来了。

战斗是从拂晓打起的。敌人一下子扑到城郊,重机枪打得我们阵地上烟雾腾腾。我们的步枪压不住敌人的火力,敌人就成排成连地冲过来。我们打得很顽强,阵地丢了,又奋勇地夺回来。许多同志几次负伤,仍坚持战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只好趁着夜幕降临,在交替掩护下撤出战斗。

撤离了茶陵,到湖口整点一下部队,人员损失不少,仅我们排就伤亡了七八个人,弹药也消耗很多。休息了一会,部队忽然改变了前进方向,向南走去,行军速度也猛然加快。

我们心里不由得犯嘀咕:“南面是广东,有敌人的重兵,为什么要连夜向南走呢?”正在疑惑,忽然传来了命令:“毛委员来了,部队返回湖口宿营!”翌日清晨,我们又跟随毛委员向井冈山的砻市开进了。

到砻市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部队撤出茶陵不回井冈山,是因为团长程浩、副团长韩壮剑、参谋长徐庶等人,被白色恐怖吓倒了,阴谋带部队投靠军阀方鼎英,背叛革命。毛委员粉碎了他们的阴谋,撤销了他们的职务,并逮捕交革命法庭审判。

在砻市,毛委员先安定部队情绪,说我们作战勇敢顽强,这很好。接着问我们这仗该打不该打?我们想,弄出这样的结局,看来是打错了,可是不打又怎么办呢?心里没有底。

毛委员接着说,战无常法,要善于根据敌我情况,在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原则下,抛掉旧的一套,来一个战术思想转变。打仗也像做买卖一样,赚钱就来,蚀本不干。现在敌强我弱,不能用过去那套战法,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他还讲到走路的问题,说:走路,连两三岁小孩也会;可是说到打仗,走路是一门好大的学问哩!他举了个例子:从前井冈山上有个老土匪,和“官兵”打了几十年交道,总结了一条经验: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毛委员说打圈是个好经验,当然土匪打圈是消极的。我们要改它一句: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打圈是为了避实击虚,歼灭敌人,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强敌来了,先领它兜几个圈子,等它的弱点暴露出来,就要抓得准,打得狠,要打得干净利落,要有缴获。最后他笑着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

当然我那时还不能深刻领会毛委员的战术思想,可是已经开始知道老打法行不通了,应该改变。

究竟怎样转变呢?还是毛委员亲自带着我们打仗,才使我们逐渐明白的。记得几天之后,部队集合在砻市向阳的山坡上,听毛委员交代任务。他用手指着说:井冈山这边是湖南,那边是江西,敌人队伍里,湖南兵多,土生土长,力量较强;而江西多是客军,与当地反动武装有矛盾,战斗力也弱些。

俗话说:“没江西人不成买卖,没湖南人不成军队。”我们抓住敌人这个弱点,来他个“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到江西遂川去活动。

遂川和遂川以西的大汾镇,驻的都是反动民团。我们在大汾镇打垮了民团三四百人,消灭了一部分,接着就顺利地占领了县城。

根据毛委员的指示,部队分散开来,以连排为单位,到四乡去开展群众工作。我带一个排在城郊和藻林一带活动。每天以班或排为单位,打着红旗,挨村逐镇地展开宣传,打土豪,筹款,组织革命政权。并按毛委员教导的办法,抽出枪支和好战士,去帮助地方党组织赤卫队。这是我们第一次作群众工作。看到了广大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我们受到很大的鼓舞。

过了阴历年没多久,大约是一九二八年二月间,又像上次在茶陵一样,敌人调集优势兵力向遂川压来,企图把我们歼灭。毛委员迅速把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带回井冈山中心区域。

这时,军阀朱培德部的一个营,趁我们在遂川之际,进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北面大门宁冈(新城)。这股敌人孤军深入红色根据地,开始还谨慎小心,不敢乱动。

宁冈县委根据毛委员的指示,组织赤卫队不分昼夜地袭扰,使他们一日数惊,坐卧不宁。后来敌人发现我方尽是赤卫队,没有主力,便骄傲松懈了。毛委员根据以上情况,决定使用优势兵力(一团全部,二团一个营)吃掉这股敌人。

深夜,毛委员亲自带着部队,赶到宁冈,做好了一切战斗部署。天才大亮,敌人和往日一样,正在城东的操场上练操。我们隐藏在距操场不远的地方,等敌人架好枪支、做徒手体操时,一排子枪打过去,敌人大乱,有的连枪都没顾得拿就向城里逃。第一连连长貟一民、党代表何挺颖带着战士们,扛着梯子、背着稻草,跟踪追到东门。转眼间,梯子搭上城墙,突击班沿梯而上。接着城门洞里冒出一股浓烟,烧城门的也得手了。

我们高喊着:“冲啊!” “杀啊!”穿过浓烟烈火,冲进城去。攻南门的三营也冲了进来。敌人在城里四处乱碰,企图突围,都被我们顶回去了,最后只好逃出西门。出城不远,是片稻田,又遭着我们二团部队的伏击。我们前后夹击,一场歼灭战就在这片洼地上展开了。

战斗打得干净利落。没到晌午,敌人一个正规营和一部分民团,外加一个县公署,都被我们收拾了。县长张开阳也被生擒。

傍晚,我们浩浩荡荡胜利回山。很多人扛着双枪,身后是一长列俘虏。行列里,时时发出愉快的笑声和歌声。这时我们不由得想起在茶陵作战的情况,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这才叫打仗,不打便罢,一打就来个干净彻底,又抓俘虏又缴枪。”

“这就是蚀本不干,赚钱就来!”

“……”

宁冈战斗,是秋收起义以来我们第一次在毛委员亲自指挥下进行的战斗,也是秋收起义以来军事上的第一次大胜利。这次战斗不仅歼灭了敌人,弹药装备得到了补充,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而且它的全部进程也是一堂生动实际的军事课:湖南敌人来进攻了,我们便巧妙地转到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域江西遂川,分散兵力,积极发动群众。等敌人重兵赶来,又迅速集中兵力休整,命赤卫队袭扰宁冈敌人。我们休整好了,敌人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了,于是便集中优势兵力,把敌人全部消灭。

通过这次战斗,生动活泼地体现出了毛委员的“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作战原则。也使我们较深刻地体会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用兵作战。

一九二八年春夏,正是敌人内部暂时稳定时期,湘赣两省反动派不断派兵“会剿”我们,战斗十分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毛委员的指导思想是:在敌人内部尚未发生破裂时,我们的战略必须是逐步推进的。这时在军事上最忌分兵冒进。在地方工作方面(包括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发展党,组织地方武装),最忌把人力分布四处,而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矗正因为我们照这样做了,所以在敌人不断“会剿”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受到损失,反而连续取得胜利。根据地日益扩大,土地革命日趋深入,红军和赤卫队也发展了,战术水平也有了提高。

在一九二八年井冈山斗争期间及其以后一个时期,毛委员为了教育部队,把过去的作战经验作了系统的总结,概括为:“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以及“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

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这是当时作战原则的概括;是以弱小的红军战胜强大敌人的唯一正确的作战原则;是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结合当时的敌我情况,在军事上的伟大创造。这不仅武装了我们的思想,指导了当时的斗争,取得一系列的胜利,而且奠定了我军作战原则的基矗这些原则在以后的长期革命战争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随着革命根据地进一步的巩固扩大,红军也由游击队壮大成为游击兵团。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时,红军已经进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了。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在毛委员亲自指挥下,红军连续粉碎了敌人三次大规模反革命“围剿”。

在反“围剿”战争中,我们采取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弱点,在运动中有把握地消灭敌人一部或大部,以各个击破敌人等作战原则,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经过三次反“围剿”,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由于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军事路线在红军中有深刻影响,红军仍然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使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毛泽东同志的卓越军事思想,是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同志在军事上的伟大创造,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军事学说,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宝库,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永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奋勇前进!

韩伟(1906-1992),湖北省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人。一九二二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六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战士。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排长、副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纵队教导大队中队长,第二纵队四支队十一大队大队长,红二十一军第二纵队五支队支队长,福建军区独立第一团团长,独立第八师师长,军区参谋长,红三十四师第一○○团团长。成为红34师硕果仅存的一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军事教育主任,第二军分区四团团长,冀中军区警备旅副旅长,第九军分区司令员,雁北支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师范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