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东北·西南向。 广西,桂林山水甲天下、刘三姐歌声传天下、长寿之乡巴马闻名天下。使人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广西的山,这里的山,那叫一个多、一个大,其中十万大山、九万大山不同凡响,名字够霸气,可是这十万大山、九万大山究竟是什么山呢? 难道说真的是十万座山、九万座山吗?事实上,广西不仅有十万大山、九万大山,还有六万大山、云开大山等等大山脉,知道广西名山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的“十、九、六”并不代表数字,是壮语山名的汉语音译,其中“十万”是壮语“适伐”的记音,意思是“顶天大山”,所以说“十万大山”并不是说山多,而是说山高;同样的道理“九万”是壮语“九怀”的汉文记音,意思是“像水牛头一样的山”,六万大山中的“六”是壮语“lueg”的近音,意思是“甜”,因此它是“有甜水的大山”。 广西十万大山是顶天大山的意思,位于广西西南方向的“十万大山”,影响着山南和山北的气候,因此被当地人称之为“顶天大山”,这里的“十万”就是这个意思,虽然绵延数百里,山脉不断,但绝对不是因为拥有“十万座”大山而得名; 十万大山海拔从700米至1000米,主峰莳良岭,海拔可达1462米,由于呈东北向西南走势,山南侧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和自然风光,而山北侧则是亚热带气候,两侧的植被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十万大山山体庞大,地形地貌复杂,以高山为主,有80多座山峰海拔超过千米,这也是被很多游客误解的一个原因,高海拔让这里既拥有热带海洋风光,同时山顶又兼有冰雪,尤其是以莳良岭为中心的区域,是一处体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好地方; 看水-寻梦桂林山水:广西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相似纬度带,有着相似的生态环境和相似的山水,十万大山同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有:北仑河、防城江、那梭河、大直江、大寺江等河流均发源于十万大山,看完你会发现,桂林山水只是广西山水的一个缩影而已,广西的山水都是美丽而独特的; 生态旅游:景以特为佳,物以稀为贵,中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热带地方却不是很多,尤其是热带海洋风光,过去很多游客都去海南岛的三亚、陵水,其实在十万大山的南麓,也能找到这样的生态环境,而且植被更加丰富,生物种类繁多,特别适合生态旅游; 珍稀野生植物:十万大山有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维管束植物和被子植物众多,分别有16种、150种、2233种和2067种,这些野生植物不乏国家级保护植物,有的甚至属于当地特有,更显珍贵和稀缺,尤其是狭叶坡垒和十万大山苏铁,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珍稀野生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包括:云豹、林麝、金钱豹、蟒、巨蜥;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更是多达44种,以蝴蝶为主的昆虫多达33种,很多是当地特有的,对于喜爱观察野生动物的研学游人员来说,绝对是不可错过的打卡地; 十万大山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清新、负氧离子爆表,丰盈的雨水资源,让这里成了集雄、幽、奇、野、秀、古为一体的热门旅游打卡地,特别适合四季休闲旅游度假。 十万大山 十万大山是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起钦州,西到宁明至越南,北至金秀大瑶山,东西山脉长约137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森林面积约500万亩,是广西西南部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主峰莳良岭,海拔为1462米,整体山体海拔在千米左右,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气势恢宏,被称为“十万大山”,也算是名副其实。不过要跟我国一些著名的山脉比较,十万大山并不算突出,比如太行山脉跨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绵延400余公里;武夷山脉长约550公里;泰山山脉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 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影《英雄虎胆》,曾在这里拍摄取景,使其名声大噪。 如果旅游的话,这里开辟了很多景点,主要以自然风光为特色,如南山睡佛、九龙松、神马水瀑布、原始森林区、三叉江、应天瀑布等等。 说起十万大山,大众第一印象就是“土匪窝”这个也不怪人们,其实这个消息主要来源于电视剧《十万大山剿匪记》给大众印象十万大山就是解放初期的土匪窝,这个说法也没错,解放初期,隐藏在十万大山的各路匪帮、也不少,经过长期战斗最终全部消灭掉,这段历史后面排演成了电视剧。 十万大山是一个什么地方呢?这个是状语里意思是说法(适伐)“十万大山实际上是顶天大山的含义”,其实状语里还有九万大山、六万大山等,并非只有十万座大山。 今天的广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40公里处的红旗林场,十万大山面积大约500万亩、覆盖面积防城港市、东兴市、钦州靠近越南边境地区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瀑布成群,晨雾弥漫,山清水秀,这里被誉为南方雨林,南方降雨的晴雨表、天然氧吧。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今天已经开发成了一个可以人人参观游玩的景区,景区里设立露营地,诺大草坪可以同时供上百人露营,可以自己带帐篷、也可以景区出租帐篷,但是笔者在露营草坪周围走了一圈,发现曾经有很多游乐设施,养生基地,儿童乐园、观鸟乐园,可能是因为游客少的原因,存在人去楼空,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看不到游客。 参观景区路线主要是原生态环境,里面修筑人工栈道、吊桥、还是比较安全、森林公园里瀑布成群、古木参天、各种珍贵野生植物上千种,景区有几个参观要点,1、天女浴池 2、龙袍树3、九龙松、4珠江源头,十万大山是珠江源头重要水源发祥地之一。5、土匪洞,根据景区介绍当年也有土匪蜗居过这里。 行走在十万大山森林公园里,只听到沿途溪水潺潺流淌、虫鸣鸟叫,由于植被丰富,原始森林里抬头不见天,如果一个人行走在里面胆小似乎感到有点害怕。 十万大山森林公园游玩攻略如果爬到顶峰,海拔1400多米,沿途山路比较崎岖,森林中小路上苔藓较多、阴暗潮湿、容易打滑,需要穿登山防滑鞋、也时常会碰到筷子头长、手指头粗的蜈蚣,吓得人直哆嗦,爬到山顶需要两小时,山顶天气变化无常,一会风雨、一会阳光明媚、山顶风光如果遇到云开雾散,那是恍若置身人间仙境,放眼望去是连连不断青山秀美,云雾缭绕山间、仿佛置身于云端、飘飘欲仙,这也就是爬山的乐趣,站在高高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意境。 十万大山让你不但见识秀美山水,还能认识各种珍贵植物、见识了一个原生态自然景观,也了解珠江源头发祥地、真是一个难忘旅行经历。 十万大山出行路线:一般是从南宁到上思,也可以从东兴走边界线进入十万大山腹地,沿途森林茂密,路上山高林密,沿途有警示牌“严禁个人徒步穿越,常有蟒蛇出没”。 从东兴进来爬到十万大山公路观景台,半山腰可以看到山间直泻而下瀑布,像一条玉带悬挂于山间,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壮观美景。 ![]()
![]()
![]()
![]()
![]()
![]() 九万大山 既然十万大山不是十万座山峰,那么九万大山自然也不是九万座山峰了,只不过是一个名称,听起来霸气罢了。九万大山,又称"九万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跨柳州、河池两市,分布于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交界处,是广西形成最古老的山体。九万大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70公里,宽20-50公里。地层古老,主要由元古界的四堡群和上元古界的丹洲群及雪峰期花岗岩等构成。中元古代末的四堡运动褶皱成山,是广西最古老的山脉。河流多沿构造线发育,河流深切,谷地狭窄,水流湍急,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茂盛,覆盖率约40%,是广西十大水源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产杉木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树木及中药材,林木茂密、水力丰富,有色金属蕴藏量大,尤以杉木、药材著名,是主要竹木生产基地之一。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也是广西重要的水源林区,发源于保护区的河流共有74条,其中集雨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有贝江河、中洲河、阳江河、东小江河4条等。 其中,融江主要支流--贝江,是融水县最长的一条江流,贝江蜿蜒萦回,两岸青山连绵,杉竹竞翠,苗楼隐没。沿途秀石奇峰,崖壁幽壑,茂林修竹美不胜收。主要珍稀动物有大鲵、穿山甲、猴子、野猪以及鼋、蟒蛇、熊猴、林麝、金钱豹等珍稀濒危动物。珍稀植物有罗汉松、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桫椤、紫木、黄檀、楠木、金丝草、两面针、灵芝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菇、木耳、玉兰片、茶叶、沙田柚、冬笋、笋干、石崖茶、茯苓等十多种。 ![]()
![]()
![]()
![]()
![]()
![]()
![]()
![]()
![]()
![]()
![]()
![]()
![]()
![]()
九万大山位于广西的北部, 而且是贵州高原边缘山地,延伸到贵州省境内南部,在广西这边跨融水、罗城、环江三地,最高峰元宝山,海拔2081米,属于是广西第三高峰,位于融水县境内。九万大山呈现西北——东南走向,长约70公里,狭义的九万大山,以海拔1938米的摩天岭为主峰,与十万大山相比,九万大山海拔更高,不过山脉长度明显小很多。 六万大山 广西有十万大山、九万大山,那么有八万大山、七万大山,一直到一万大山吗?事实上,广西只有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和六万大山。六万大山位于广西南部,六万大山分布于浦北、博白、福绵和兴业四个县区,东起兴业县大平山镇、福绵区成均镇、樟木镇、博白县浪平镇,西至灵山县罗阳山脉,南抵浦北县五皇山、博白县云飞嶂山脉,北达浦北县寨圩镇、兴业县城隍镇。主体部分在浦北县、博白县境内,自博白南流江西岸至灵山界。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70公里,宽30-40公里,主峰葵扇顶,海拔1118米。六万大山一般海拔500-800米,主峰葵扇顶,海拔1118米,位于浦北县六硍镇与玉林交界处,严冬结冰,是浦北县最高峰。自主峰向北延伸入玉林境。六万大山为华力西期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山体庞大,坡度陡峻,达30-50度。河流沿西北-东南向的断裂发育,形成许多与山地走向相交的谷地,如浪平谷地和官垌谷地等。流水切割强烈,沟谷发育,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天然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主要种属有海南风吹楠、见血封喉、乌榄和白榄等,森林覆盖率为30%。六万大山林场面积1.46万公顷, 其中有林面积为1.2万公顷,主产杉、马尾松、火力楠和红椎等,年产木材三万立方米,为广西南部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从钦州浦北六硍镇垌心村委厄田村上山 天鹅头 勾漏山 勾漏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北5公里的勾漏村,玉梧公路旁,海拔217米,坡度20度,周围10多公里千百石峰矗立,有岩洞勾曲穿漏,故名勾漏山,著名的勾漏洞就在其中,是游览胜地。历史上到过勾漏的名人很多,最遥远的怕要算是东汉时的王符吧,勾漏洞入口的石壁上,刻有"王符弹琴处"几个大字。王符是东汉时的哲学家,著有《潜夫论》,他一生隐居,讥评时政,反对豪强,主张以民为本,不满世俗的恶浊,厌弃政治的倾轧。他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来到北流的呢,史志均无可考,这就为勾漏洞留下一团迷雾。至东晋,葛洪放弃朝廷的高官显爵,向晋成帝求为勾漏令,《晋书》说,葛洪为人木讷,不好荣利,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引之术。可是晋成帝却是个重虚名门第,不求真才实学的人。当时出身门第极高的丞相王导曾劝成帝分明赏罚,选拔贤才,以谋中兴,但他哪里听得进去!在这种情况下,葛洪求为勾漏令,避地岭南,便是极佳的选择了。《北流县志》称葛洪任勾漏令期间,"薄赋省刑,民咸诵之",民间更有他深入群众,悬壶济世的传说。是耶非耶,也是勾漏的一个谜团。不过,北流人是确立了"葛洪情结"的,千百年前,勾漏洞口就建有葛仙祠,瞻仰祭拜,香火不绝。甚至在北流中学的旧校歌中,也唱"宣圣抱朴,瞻仰高踪。熏陶孕育,慧觉感通","宣圣"是孔子,"抱朴"就是葛洪,可见葛洪对北流文化的巨大影响。 宋人吴元美作《勾漏山十洞记》说,勾漏在"西山之南,去郡一舍,而近古铜州也。平川中石峰千百,皆矗立特起,周围三十里,其岩穴多勾、曲、穿、漏,故以是名。予足迹半天下,所阅名山多矣,卓绝雄杰,鲜或俪此者"。盛称勾漏山的雄伟卓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勾漏是名山、名"仙"兼具,更是难得,所以自唐宋以还,勾漏洞访客络绎于途,其中不乏滴宦、名人,"名人效应"又促使勾漏声名悠远。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统率大军,过北流鬼门而南征交趾,是为了安边定国,建功立业;而王符来北流,却是拣一个最幽静的去处弹琴复长啸。一武一文,殊途同归,反差极大。不过,这两个人的行迹,却昭示着更多的汉人进入北流大地。马援的戍卒留下了,在此地生息繁衍;王符的琴声留下了,应和着圭江两岸的铜鼓声和牧笛。秦始皇建灵渠,挥军南指,建置了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北流属南海郡。到了汉代,北流已有了较多的中原文化的输入,精美绝伦的北流型铜鼓的出现,便是这种输入所结的硕果。 勾漏就在这种背景之下,为中原文化人所知了。葛洪以南方产丹砂为由,求为勾漏令,使勾漏声名鹊起,成了道教名山;葛洪也因为离开了东晋朝廷那个尔虞我诈蔑视人才的恶浊环境,躲到南方潜心著述研究和炼丹实践,而成就了他医学家和化学冶炼家的功业,他也得以名垂后世了。 葛洪之后,勾漏洞便建观立庙来纪念他,世世代代,钟磬之声缭绕在圭江两岸的大地和山峦间,述说着葛仙翁的故事,年年复年年。 从东晋至北宋之末的800多年,勾漏洞声名日益远扬。从洞中碑文得知,唐朝的开国功臣李靖的《上西岳书》手迹,就拓刻在勾漏洞口,并且充满神奇的传说,此碑历代都有重刻,常刻常新。在宋代,勾漏洞就被命名为道教二十二洞天了,且藏有宋仁宗的御书。名将李纲来游勾漏时还见到了这件书法珍品,他在《问津勾漏山》长诗中写道:"却来窥宸章,宝气横螮蝀。真行杂草隶,笔势极翔动。大小飞白书,飘洒萦舞凤……妙迹藏名山,俾与万世共"。这位力主抗金的名将被投降派排挤,才来到岭南周游,他是怀着极其虔敬的心情游勾漏的,在《游勾漏观三首·之一》说:"葛翁求令为丹砂,今我来从海上槎。只恐仙山嫌俗驾,未容归客卧烟霞"。宋人吴元美被秦桧诬害贬谪,编管容州(辖今北流、容县),于容州大开教化;慕北流山水,在勾漏山流连游赏,作美文《宝圭十洞记》。为了记念他,容州人建勾漏书院,这是广西最早的书院。 解缙,他参拜了勾漏,诗兴大发,写了《游勾漏》:"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耸玉楼。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青竹满罗浮。杨妃井塌风烟古,葛令祠荒草树秋。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在这位不得意的贬客眼前,葛令祠一片荒败了,但仙山和葛令的大名仍然吸引了他。稍后的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弘祖(霞客)看到的葛令祠又是别一番景致了。他写道,勾漏庵"庵颇整洁,乃万历间有司重构者,内堂三楹,中列金仙,东则关圣,西则葛令。而葛令之像,纶巾朱履,飘然如生……前庭佛桑盛开,红粉簇映,后庭粉墙中护,篁桂森绕其中,寂然无人"。景色与宋时李纲所见的寂静庄严,有惊人相似处。徐霞客在勾漏洞盘探三日,深惊洞奇景秀,在游记中把这个喀斯特溶洞描绘得翔实鲜活,至今无人企及。他录洞中诗,"诗俱代,只有一宋碑而不佳,盖为兵燹荡净也"。战争对勾漏文化的破坏是很大的,然而累破累建,北流人视勾漏如圭宝和魂灵。勾漏石刻,以明清为多,已成为研究桂南社会历史和人文变迁的珍品资料。 到了明代,勾漏又迎来了一位大名人,《永乐大典》总编纂官民国24年(1935),李寿棋等人主持重修勾漏洞完成,规模一如旧制,(亦即所见到的勾漏洞)这对保护道教圣地勾漏,其功至伟。清代道光年间,北流士人曾在勾漏洞举办盛大的诗会,欢迎原知县邓云祥重游北流,宾主唱和,文风习习。这是北流文化经乾嘉盛世后,已获得相当繁荣的一个标志。从此以后,北流诗人辈出,道光年间,北流女诗人朱玉仙著有《画诗楼稿》,论者誉其为"广西的李清照";民国以后,诗人陈柱是南社的重要成员,著《待焚诗稿》;冯振是诗人和诗论家,著《自然室诗稿》,他们的老家去勾漏山不远,深受勾漏诗风熏陶,陈、冯成了现代勾漏诗坛双壁。 "文革"浩劫之后,百废待举,北流地方官邀请广西名家来北流,举行勾漏诗画会,林克武、秦似、阳太阳、黄独峰、涂克、李雁等人参加,一时名家云集唱酬,有如当日兰亭之雅集。吾师何一萍先生写《满庭芳·勾漏诗画会纪盛》:"游履如云,湖山带笑,济济南国英贤。题诗作画,挥笔大如椽。才气纵横惊座,欢声动,响江天。君知否,名山盛事,此会数空前。天边山色远,夕阳正好,摄影山门。喜白头红袖,一样翩翩。挥手名山惜别,频回首,再指吟鞭。殷勤约,明年此会,同上采莲船"。尔后何一萍、徐森、钟伯侬诸诗人,组织了勾漏诗社,开展活动,出版《勾漏诗词》(刊)和《北流当代诗词选》(专书),极一时之盛。 黄宾虹 勾漏山图 88.5×31.5cm 设色纸本 立轴 黄宾虹家属旧藏《勾漏山图》约作于1940年代后期,时黄宾虹尚居北平。王伯敏先生题跋言画成后未署名款,及南迁杭州,方补书款,并于图之上部稍“补笔添色”,一幅之内,得观风格变异,亦属一缘。 勾漏洞是道书称为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二十二洞天,由宝圭、玉阙、白沙、桃源、玉金五洞组成。两座石山把五个岩洞连通一线,全长1500米,因其勾、曲、穿、漏而得名。洞内石柱、石笋及各类造型奇特的钟乳石纵横交错,千姿百态。洞前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绿树婆娑、曲径通幽,与月湖相映。自魏晋以来,王符、李纲、徐霞客等名流到此游览、考察,留下了较多的游踪墨迹,是一处观光猎奇、文化旅游的好地方。 勾漏山部汇考《道书》第二十二洞天之勾漏山洞 ![]() 考考按《洞天福地记》:第二十二洞,勾漏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阙宝圭之天。在容州北流县,属仙人钱真人治之。 勾漏山部艺文一宝圭洞记 明吴元美
灵宝观记 前人度西山巅,涉落桑江,豁然川夷,旷野中石山绵延,直抵北流之西。其南跨大江之半,古勾漏城也。距今邑凡十里,群峰屹然如中天观阙。旌旄棨戟,武库五兵森罗在上,而道出其间。行者皆愕惊,不敢前。灵宝观直当其门户。观后,石峰千仞,独以一柱擎天而朝宸奎阁藏其迹。按图经,此有观久矣。南汉始更今名,殿庭卑隘,门径荒芜,碑碣可考,可询。令人慨叹不已。然土木虽险陋,而气象雄古,云物轮囷,真灵所。宅香火迅扫,虽无人而奎壁照耀,云汉昭回。自有神物护持之。左右数里绝无居者,岂仙圣之意。乐闲旷,厌嚣烦,故不欲廛井畜牧之,溷其所也。观东百馀步临大道,旁有龙潭洞。披荆榛而入,俯伏蹲踞渊亭,幽秘冷袭,毛骨村氓,云神龙所蛰伏,勿以瓦砾投也。且观后二小洞,南向者曰太阳,有浮屠;像其北曰太阴,浅塞不通,然名义无所稽第,恐俚语以南北分阴阳耳。故附书之或有知其详者。 勾漏山部艺文二〈诗〉勾漏洞 宋李纲
游勾漏洞 明徐棻折简相招弄䌽霞,芙蓉千丈振朝华。金银宫阙窥三岛,云雾江城隐万家。高倚斗杓浮绿蚁,奇探岩壑拾丹砂。低回欲访神仙令,望断松门白鹿车。 勾漏山部杂录《梧州府志》:葛稚川求为勾漏令者,非欲为荣,以有丹砂耳。遂携家往于罗浮止焉。是稚川原未至勾漏也。而今古词人,品题勾漏,辄以稚川实之。夫勾漏秀起西垂,非至人不足为山灵重。而至人周流八极,与风云上下庸讵,知勾漏,非所登陟乎。世传吕仙诗曰:朝游北海暮苍梧。余于稚川亦云则谓:勾漏有稚川也亦可矣。谢君惠曰:中牟三异,单父一琴。而勾漏独以丹砂著,不知勾漏以稚川重耶。抑稚川以勾漏重耶。以今赋烦财尽,令丹砂可为黄金,亦可纾司农仰屋之叹,惜其无点铁手也。故治世安民两语,予尤以为千古名言。 ![]()
![]()
![]()
![]()
![]()
![]()
![]()
![]()
![]()
![]()
![]()
![]()
![]()
![]()
![]()
![]()
![]() 云开大山 山脉位于玉林市东(南)部,北起广东广西交界的西江南岸,它的余脉南至广东的廉江市。跨越广东的郁南、罗定、信宜和广西的梧州(苍梧)、岑溪、容县、北流、陆川等县市。为广西、广东两省区界山,山脉东北—西南走向,连绵200公里,群山连绵、千峰叠歭、万壑纵横,登高远望,山那边,风光如画。望君山气势恢宏、美丽多姿的景色:茂密丛林,溪流潺潺,鸟语花香,层层梯田,农舍掩映,绿水青山奇石溶为一体,一年四季均景色宜人,让人感觉来到了桃花源。自然景观:原始次生林、箭竹林、杜鹃花、吊钟花、高山草甸,云海。出行理由:跨越两省阳光,欣赏两广风光。云开大山原名云盖大山,北起广东广西交界的西江南岸,其余脉南至广东的廉江市,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连绵200公里,山峰多在千米以上。 地理位置 位于苍梧、岑溪、容县、北流、陆川与广东省的郁南、罗定、信宜等县市之间,为粤桂界山。跨越广东的郁南、罗定、信宜和广西的梧州(苍梧)、岑溪、容县、北流、陆川等县市。为广西、广东两省区界山。 自然环境 地层以寒武系和奥陶系的变质岩系为基底,并有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和火山角砾岩分布,在加里东期和燕山期有较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在构造上,云开大山为一复背斜,在地貌上表现为多列岭谷相间平行的山地。 山脉东北-西南走向,连绵200公里,群山连绵、千峰叠歭、万壑纵横,登高远望,山那边,风光如画。望君山气势恢宏、美丽多姿的景色:茂密丛林,溪流潺潺,鸟语花香,层层梯田,农舍掩映,绿水青山奇石溶为一体,一年四季均景色宜人,让人感觉来到了桃花源。自然景观:原始次生林、箭竹林、杜鹃花、吊钟花、高山草甸,云海。分布有南亚热带季雨林,主要树种有格木、榄类、红椎、荷木、樟、桐木、米椎、红楠木等。盛产松脂、肉桂和八角。 山脉走向 云开大山山脉由罗定市延伸入信宜市。主脉分南、北、东北系列主脉。北列沿粤桂边界作北东-南西走向。信宜段由贵子镇的大芒顶(1044米)、朱砂镇的石根顶(988米)、黄坟顶(662米)、大人山顶(943米)和金垌镇的勾髻顶等一系列山峰组成。此列出广西后往南掠过化州县北端,播扬镇的铁屎嶂属于此列。 南列在信宜县始于贵子镇的鸭兜山,经茶山镇的石牛肚(1092米)、猫耳石(1120米)、横山(919米)、怀乡镇的凤凰岭(694米)、池洞镇的大人山(725米),高坡镇的过天坡(802米)到北界镇的石山岗(478米)。 走向北东的云开大山受罗定弧形构造影响,在贵子-分界弧段往南派生出两列近南北走向的支系山脉。东边一列由公和山(1298米)、火同坑顶(1315米)、龙须顶(1327米)、铜罗顶(1065米)、石人顶(1310米)、银岩顶、白马山、镬耳肩(1548米)、尖峰顶(1280米)等山峰组成,走向北西330°~350°,是黄华江和罗定江的分水岭。另一列为横山(919米)、大山肚(1100米)、竹园顶(1302米)、阿婆髻、大田顶、棉被顶、鸡冠顶(1174米),走向北西340°~350°,是白石河和钱排河的分水岭。 西列在广西境内,分两列支系山脉。第一列为七星顶(位于郁南县南部,海拔617米) 、罗云大山(岑溪与罗定界山,海拔814.7米) 、大芒顶(岑溪、罗定、信宜三县界山,海拔1044米),南瓮山(容县与信宜界山,海拔1053.7米),勾髻顶(容县与信宜界山、海拔1040米); 第二列为铜镬大山(苍梧与郁南界山,海拔753.1米) 、周公顶(岑溪中部,海拔885.1米) ,大瓮顶(岑溪县南部,海拔933米)、天堂山(北流与容县之间,海拔1274.1米),谢仙嶂(陆川东部,海拔792.7米)。 主要山峰 土柱顶(海拔高度1211米)、天龙顶(海拔1221米)、大芒顶(海拔1044米)、南瓮顶(海拔1054米)、石根顶(海拔988米)、黄坟顶(海拔662米)、大人山顶(海拔943米)、勾髻顶(海拔1040米) 、望君顶(海拔1274米)、三凹尖(海拔1263米)、毛泥岭(海拔1260米)、四胜顶(海拔1143米)、石牛肚(1092米)、猫耳石(1120米)、公和山(1298米)、火同坑顶(1315米)、龙须顶(1327米)、铜罗顶(1065米)、石人顶(1310米)、银岩顶(1334米)、白马山(1475米)、镬耳肩(1548米)、大雾岭(1423米)、尖峰顶(1280米)、大田顶(1704米)、棉被顶(1627米)、鸡冠顶(1174米)。 历史文化 很多人知道两广在唐朝时候同属岭南道,本是一家。两广风土人情和这里生活的人们的语言习俗等很多东西相似,却不知道两广为什么分开。两广以广东、广西名称分开,是在宋朝时代,为了便于管理,以广信城即现在的广西梧州和广东封开一带划分,中段和东北段往东北一直延伸到南岭。南半段,就是一直沿着向南延伸的云开大山一直到海边为界。云开大山,是广东、广西两广交界的南段分界线。云开大山的大雾岭有广东的第二高峰海拔1704米高的大田顶。这里靠山近海,一直是一块和独特而灿烂的历史文化重地。这里孕育了有广东四大古镇之称的建于明朝的安铺镇,现在这里都非常繁盛,是人口超过10万的大镇,保留着很多骑楼、文笔塔等古建筑。秦始皇派50万大军统一岭南之后,这一带属于象郡管辖范围。到了汉朝,这里又属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对外港口合浦郡的所辖地带。合浦一带一度非常兴盛,是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重要窗口。这里的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有丰富和馆藏,中外很多罕有金银珠宝和中外陶器珍宝在里面得到展示,显示这里的文化曾经一度非常发达,而且奢华得非常惊人。 这一带是铜鼓文化的中心地带之一。其中,云开大山山脚下的广西玉林北流,出土过直径165厘米的云雷纹大铜鼓,高有67.5厘米高,被称为铜鼓之王。证明这里的古代铜鼓铸造技术非常发达。之前,在这里的云开大山的山区广东茂名的信宜,出土过西周时期的铜盉,极为珍贵,被称为广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见,这里的古代文明很发达。 唐朝,两广同属岭南道。下设五管驻所,云开大山的容州即今天的容县是五管之一,交通地位非常显要,是中原地区通向岭南交通南段的重镇,文化一度非常兴盛,保留有大量的唐代文化遗存。容县至今仍保留有我国四大名楼之一的真武阁,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 南北朝时期,这里的粤西茂名一带出现了有岭南圣母之称的百越女领袖冼夫人,掌管范围一度直达珠江口以北地带以及海南。并为南北朝的最后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冼夫人崇拜的文化至今在粤西仍然很有影响。全国甚至海外的冼太庙超过2000座。影响力深远。至今,粤西流行的年例节与海南流行的军坡节,据说都与冼夫人的练兵号令有关。 明朝对这一带的海防建设比较重视。保留有不少卫所和海港,如广西合浦的白龙城、永安城,广东茂名电白的电城以前的神电卫,以及湛江的江洪港等等。到了晚清时期,这里的湛江港口作为优良的深水港,使得法国非常垂涎,后来,强迫清政府签订租借广州湾租界条约,湛江这里的广州湾曾成为过当时世界上最开放的自由贸易港。更古远的时候,这里的湛江的江洪镇鲤鱼墩贝丘,发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出土过房屋遗址和陶、石、蚌器等大量文物,证明这里的历史文化真是源远流长。
![]()
![]()
![]()
![]()
![]()
![]()
![]()
![]()
![]()
云雾山 主要山峰由北至南有信宜市的八排大山(1081米)、林洲顶(1008米)、花楼顶(1062米)、笔架山(1159米)、石船顶(1201米)、三甲顶(1211米)、大水岭(1045米)、鸡笼山(1281米)、黄凿顶(1044米)、双石顶(1077米)。由东向西主要山峰有亚公髻(1513米)、棉被顶(1628米)、炉塘顶(1681米)、大田顶(1704米)、大雾岭顶(1423米)、石狗岭(783米)和黑石岭(820米),走向70°~100°。 高州市的尖峰顶(1141米)、十二楞顶(1253米)、十二火灶顶(950米)、鹞婆钩(907米)、大轿顶(1335米)、三官顶(1257米)。电白县的林青岭(658米)、三人石(527米)和浮山岭。 云雾山脉在高州县尖峰顶处向西派生出一近东西向的大雾岭山脉,构成信宜、高州两市的界山,也是珠江水系与鉴江水系的分水岭。 云雾山与云开大山东向余脉在大雾岭大山一带连结,造就了粤西这一最高峰大田顶,并且形成附近17座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