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农业银行吃股息

 luyangxs 2023-03-17 发布于安徽

农业银行现在的股息率快到7%了,很诱人。我自己一直把农业银行当成类现金用,因为它涨跌幅度都很小,每天3分钱以内上上下下织布。所以当我有股票涨了拿不住了卖出或者卖出基金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就会买成农业银行。

我其实一直在思考到底能不能把买农业银行股票吃股息代替存银行,因为现在银行利息越来越低了,今年我自己就有一些到期的定期存款,再买大额存单觉得挺亏的。

下面我说下我的思考,欢迎对这个事情理解深入的球友多讨论:

一、农业银行的印象

1、国有四大行,倒闭不了,基本上是永续经营的;

2、拿谷子地的话来说,内生增长能力不足,每年的ROE都在下降;

3、高杠杆,经营现金流不好,成长性低;

4、PB持续在下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5、分红率稳定30%;

所以是典型的烟蒂股、价值股。至于农业银行到底好不好,买四大行好还是股份行好,这里不讨论,目标不同,如果买银行股想赚成长的钱,那就买招商银行好了。关于农行的质地分析,我的理解太浅了,不分析了,但农行不至于倒闭这应该是没啥争论的。

二、农业银行的走势

2010年-2014年

2014年-2018年

2018年-现在

我们会发现,每3-4年又一波大幅的上涨,然后就横3-4年。当然不是说未来都这样走势。关于为什么会有一波这种大幅上涨,还请懂行的球友指点。

我在这里重点说的是这横着的3-4年。

大家知道,分红是要除权除息的,100块钱,分给你5块,就变成了95块。5块钱买回去,等明年分红,吃股息大概是这个循环。但是关键在于,如果它不填权的话,那么等于你账户一直是100块。所以我们看,长期来看,从2010年到现在,肯定是赚了分红,还有一定的股价涨幅;但如果3-4年横的这个阶段,那其实是一直100块的,并且连定期的利息也没拿到。

三、我的思路:

1、买入:在农业银行横盘的底部区域买入,不用太纠结1、2个点,它的底部常年有,其实发了工资只要在底部区域就可以考虑买入的。绝不为了股息,在震荡的中间位置或者高位去买入;

2、做T:当农行涨幅在6-8个点这个区间时,减掉30%,如果继续涨过10个点,就在减掉20%;等待下跌,当进入安全区域后就开始逐步的买回来。

3、分红:分红后看股价的区域,在底部就继续买入,在中上部就持币或买成货币基金。

这个做T的周期我看了一下,大概每年有2-3次的机会。

做T的作用是保证填权,因为农行最近3-4年填权后还会再跌回到底部,如果我们拿着一只不动,这横盘的几年就等于没有拿到分红,还损失了定期存款的收益。如果每次到了8个点左右就全仓减掉,那么就可能错过几年一次的大幅股价提升。所以这是个折中的方式。

以上,请大家来讨论讨论吧。

我自己目前有10万的农业银行,10万的建设银行,建行的作用和农行类似的,只是弹性更大。未来我可能会增大农业银行的仓位,目标是债券的收益,代替一部分二级债基的仓位。没有手续费,又更有流动性。

需要说明的是,投资还是要买有成长性和稳定性的好股票,例如消费股。如果是银行股的话,那也是要买招商银行的。当然我自己其实不太敢买招商银行,因为我觉得一个行业,再好也不能比别家贵1倍还多,就像茅台它可以中位在25倍,五粮液20呗,可以贵一些,但是茅台不能在50倍一个道理。这点,我认同@云蒙 的观点。

当然农业银行肯定不可能比招商银行好,各路大v再去分析农业银行多么低估、兴业银行又是股份行又低估PB是招行的一半都没有意义,比如@云蒙 就喜欢农业银行,还有经常和谷子地干仗的@邢台草帽 我觉得分析质地和分析高估低估不是一回事。这个点上我更支持@ice_招行谷子地 。(话都让我说了,哈哈哈),价值股还是要少买,买的话,也不是为了赚15%以上的收益的,而是吃个股息起到债券的作用。

四、更新:明确股票的目标

新增一个思考,要明确持仓股票的作用,股息的就要低波动足够便宜,成长的就要业绩稳定前景至少是正向的。不能既要也要,最后找一个折中

比如海螺水泥格力电器,便宜是很便宜,但是波动不小、市场持续不看好,我觉得还是要减少一些(我自己是持有的)。

消费股负责成长,买一些好的,例如伊利股份双汇发展,包括价格合适一定要买的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海天味业这些,买价格适中的好股票

价值股就类似农业银行这种,低波红利。少买海螺、格力这种比较尴尬的,容易你要它股息、他要你本金。而农行这种,借他几个胆也就给你跌个5个点10个点的公司,吃起股息真是更安心,价格区间心里更有底

五、更新:关于3-4年股价明显上涨的逻辑

关于为啥国有大行3-4年涨一波,其他时间都横着,这几天我学习了一下,观点来自@王剑的角度 。

银行一个完整的上涨周期是宽货币——宽信用——稳住增长:

宽货币阶段:经济不好的时候,央行会放水,商业银行们有了更多的钱,国家下任务让放出去,也让银行让利实体经济。这个时候银行的表现不会多好,但是可能会比很多企业强一些,有防守性。毕竟别的行业都过不下去了,银行是有利润兜底的,只是多赚少赚的问题;

宽信用阶段:我理解啊,其实宽信用是个过程,经济不好使,给商业银行更多的流动性,国家是希望这些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的,所以宽信用的过程是有调控的,不是“大水漫灌”,那么达成宽信用,把钱真的放出去,是需要过程的。基建和房地产是达成宽信用的底牌,但是肯定更希望鼓励的是别的实体经济,比如制造业、比如科技等等。那么这个阶段就不会让银行把多出来的流动性随便放给对银行追求利润更好的例如房地产按揭贷款之类的方向,其实我觉得也是个让利的过程,有些可能产生不良的情况,鼓励去放,让经济稳住。所以这个阶段,流动性充足、经济有稳住的预期,往往成长板块就更好的表现,而不是银行;

稳住增长阶段:就是复苏阶段了,经济底过去了,经济向好,社融增加并且起到了作用,企业盈利增加、个人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等等。。这个时候,大概率股市很好。一方面银行的不良资产改善、一方面当经济过热时又可能加息银行的净息差提高更好赚钱了。所以这个阶段,银行虽然跑不赢赛道股,但自身肯定是迎来一波上涨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3-4年涨一波的那个现象。

所以,回到当下,也许还处在为了稳增长而看信用的阶段,疫情反复影响了各行业的恢复,所以直接拿出底牌拉基建、甚至开始拉动房地产了。这个阶段可能银行表现不会太好,因为资金都去搞复苏预期的成长板块了。但恰恰这个时候,是慢慢积累筹码的时间,反正本来买几大行就是吃股息、求稳定的,慢慢买,蹲一波大涨就赚了,蹲不到大涨也可以底仓不动吃股息,部分仓位T、T、T保证填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