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超夫书法:胸藏锦绣 笔走龙蛇

 名人百科网 2023-03-17 发布于北京

●叶莹

书法,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书体嬗递,名家辈出。然而到了上世纪下半叶,随着艺术展览在中国的兴起,书法也从书斋走向展厅,从阅读的文字走向视觉的艺术,从“书写”走向“创作”,从“内容”走向“形式”。于是,书法家们在“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平衡木上行走着,寻找自己的位置与平衡点。王超夫先生也是这样一位立志在浩瀚的书法艺术中寻找到自身定位的书法家。

王超夫为世界三遗产都江堰

二王庙题写主匾《道行天下》

王超夫先生是位文人,他曾做过记者、编辑,现为《中国画坛》杂志社总编辑、中国教科文出版社执行总编辑。常年与文字打交道,使他作为书法家拥有一种先天性的文化底蕴,使他更关注于书法的内容性与阅读性。他的书法除了具有视觉形式上的美,同样也具有内容意味上的美。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就曾说过:“如果做画,功夫在画外。”他认为他的画,不如他的字,他的字,不如他的金石,他的金石,不如他的戏。可见,艺术家所应具有综合性的文化修养。特别对于书法而言,更是如此。笔者认为对于艺术,一部分是技法、笔法方面,属于技术层面的;而另一层面是格调、境界,属于画外层面的;如果再进一步深入、升华即是“道”。

但书法毕竟是“法”,她有“法则”,有“法度”。王超夫先生自幼便学习书法,其外公许期良是民国川军团长的少校书记官,亦是博学儒雅之人。从小他便在外公的鼓励与教导下走进了书法的世界。最早的临本是《柳公权字帖》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也许是缘分,这最早的启蒙法帖,也深深影响了王超夫先生后来的艺术倾向与风格。

从幼年时的懵懂,到弱冠时的求学,到而立之年的沉淀,再到不惑之年的绽放,王超夫先生的书法之路,走得不算坎坷,但也有着彷徨与踯躅、坚守与探索。书法是他从小的一个梦,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大学时,他虽没有如愿以偿地就读书法专业,却也有幸接受到了学校开设的正规书法教育,授课老师为多次在全国书法展中获奖的吕致远先生。清静的大学生活使他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浸淫于书法的天地。

大学毕业后,工作闲暇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这一梦想,在27岁那年他参加了由文化部面向海内外华人举办的“龙脉杯全国书画家作品大展”并获优秀奖,他的书法开始崭露头角,并获得了各界一定的关注。然而,作为一位书法家,王超夫先生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面对艺术界的纷繁与聒噪,保持清醒的头脑,潜心研习与创作,才能获得更大的突破。于是,他沉静下来,沉浸在自己的书法世界中,而这一沉就是近十年。

十年磨一剑,2012年他的作品受“望丛古蜀文化节暨第二届世界蜀商恳亲大会”邀请,作为唯一指定文化礼品,赠送与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商要员。此时,他的作品较之前更显稳健成熟,运笔畅然而有法度,笔法多变而不离其宗,笔走龙蛇间,雄健洒脱,畅神尽性。

近几年,王超夫先生已是功夫在内,名声在外,享誉国际书坛的知名书法家。参展、获奖、出国交流、媒体报道颇为频繁。2015年9月18日接受泰国王室邀请,参加在曼谷举办的“中泰建交40周年暨诗琳通公主60寿辰中国书画慈善展”,并与诗琳通公主合影,其8平方尺书法作品《杨慎词-临江仙》拍卖所得的2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赠给泰国红十字会用于助学和扶贫事业。面对这些荣誉,王超夫先生并不以为傲,他作为一个走传统路线、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书家来说,这些都是浮云,艺无止境,不可自满,不敢懈怠,要作品好才是真的好!

王超夫先生的书法属于帖学一脉,他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和创新,曾习王義之、柳公权、颜真卿、张旭等体势。其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温润而不失雄健,洒脱而不失法度,灵动而不失沉厚。能楷善草,雅俗共赏,尤以榜书见长。其楷书和榜书遒劲厚重,平正而灵动;其行书和草书洒脱奔放,跌宕而通透。

其书法根植于传统,却竭力在传统中求新求变,特别是他的榜书,在形式与构成上下功夫,富有视觉冲击力,有的还受到了一定现代书风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又是在他对于传统的理解中生发的。通过长年对古典的心摹手追,王超夫先生在笔墨技法、间架结构、置阵布势方面进行解构,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艺术风格,并且能够在这一道路上孜孜不倦,踽踽独行。

作为一位书法家,王超夫先生在城市名人酒店10楼的工作室,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众多文艺界名流书画往来,文人酬唱,使得他的作品除了主题创作也有许多文人情致和闲情偶寄,并善于用书法演绎他自己的诗词创作,以寄情抒怀。

汉代杨雄说“书为心画”,书法是视觉艺术中最具有时间性的艺术,她既有绘画的空间性,又有音乐的时间性,情感的律动依靠线条的运动进行传递。同样的文字和书体,不同书家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丰富变化, 提按顿挫,轻重缓急,皆来自于书家情感律动的丰富性与随机性。因此,作品是书家气质、修养、性格的外展,书法线条最终是书家心灵的流程。正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言:“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相信王超夫先生在岁月的历练中能够以更广阔的见识、更丰富的学养、更深厚的修为,在传统艺术领域收获更加丰硕的果实!

(作者:叶莹,成都画院艺术评论家、四川省美协创作研究院研究员,作于2016年2月18日)

王超夫艺术简介

王超夫,原名王超,字佑祥,号尚书堂主人,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朱德故乡四川仪陇。国家一级美术师,职业书法家。世界三遗产都江堰(李冰父子)二王庙主匾《道行天下》题写者,《岳飞碑林》题写者。现为《中国画坛》杂志社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香港)常务副主席、中国教科文出版社执行总编辑、泰国泰中艺术家联合会顾问、《泰山华侨书画报》名誉总编辑、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现代艺术促进会执行会长,成都市统战部蜀都书画院理事。2015年至今,研究《淳化阁帖》最祖本,并担任“法帖天下”申报世界非遗工作组执行秘书长。
王超夫自幼苦练书法,治学严谨,能楷善草,雅俗共赏,尤以榜书见长。其楷书和榜书遒劲厚重,平正而灵动;其行书和草书洒脱奔放,跌宕而通透。举办即兴书法巡演拍卖会100余场次,常为企事业单位和出版物、建筑物题字、题匾,其作品在全国各级展赛中屡获大奖, 并被授予“中国长城文化奖”“中国新长城杰出艺术家”“慈善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1997年自撰自书的楹联作品“雪百年国耻且看香港,统万里河山只等台澳”入选文化部举办的“龙脉杯全国书法家作品大展”,获奖并被收藏。
2009年5月4日,策划组织12位书画家精心创作的书画真迹锦盒《四川依然美丽》作为国礼赠送韩国总统李明博,同名图书由中国教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9月18日,书法《临江仙》在曼谷“中泰建交40周年暨诗琳通公主60寿辰中国书画慈善展” 以人民币20万元成交,并与诗琳通公主共进生日晚宴及合影留念。
2016年12月18日,书法《中国梦夕阳美》配诗朗颂即兴创作展演在香港中国国际文艺春晚荣获唯一金奖。
2019年5月6日,为世界三遗产都江堰祭奠李冰父子的二王庙题写千多年来最大的牌匾《道行天下》(长4.69米,宽1.59米)灿烂耀世,为人类留下永久的文化记忆,备受各界赞誉。
2022年1月,为柳凤岛风景区题写26米匾额《巴蜀乡愁体验馆》、风水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众多作品、传略或新闻报道被《亚洲日报》《中国画坛》《四川画报》《祖国颂》《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央视网、凤凰网、中国美网、腾讯网、新华网、雅昌艺术网、网易、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网、中国访谈网、大公网、世界名人网、中国书法网、书法第一网、中国教育TV、华人TV、成都CDTV-2等数百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和书刊报道或转载数万次,作品被国内各地以及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泰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富商和藏家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