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姓部汇考
元和姓纂》贾
唐叔虞少子公明,虞王封於贾,后为晋所灭,以国为氏。
【长乐】:
*汉长沙王太傅贾谊,洛阳人。十代孙龚,居武威。龚孙诩,魏太尉,生玑,长乐令,棣相州。裔孙琚,后魏潁川太守,生昭、申。申,生廉。廉,生均,清河、南郡兵曹。均,生言道、言忠。言忠,考功、吏二員外,生曾、閔、剡。曾,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生深、至。深,职方郎中,徐、庐、夔、岳四州刺史。至,中书舍人,礼、兵二待郎,京兆尹、右常侍。生系,泉州刺史,(荪,衡州刺史)。
*玑曾孙闰,后燕代郡太守。曾孙祯(?~523),字叔愿,后魏散骑常侍聘齐使。子子儒,司空田曹参军。孙慈明,北齐华山王谘议。生仲玑,唐沧州鲁城令。
[闰从弟彝(367~427),六世祖敷,魏幽州刺史;父苻坚,巨鹿太守。生子秀(397~469),中书侍郎,爵阳都男。孙隽(?~500),字异邻,荆州刺史。曾孙叔休,除给事中。子景俊、景兴。兴弟宾,黎阳太守。
*魏尚书贾兴元,孙云霁,唐合州刺史。代居坊州中部县,生成元珪、元敏。元珪资兴令,元敏舒州牧。
【宛句】:
*谊九代孙秀玉,后汉武威太守,又家武威。玉曾孙演,演孙真,晋兖州刺吏宛句侯,又徙宛句,真元孙思祖,后魏龙骊将军,元孙暨,北齐太守。生式,隋鄱阳郡司空。生敦赜、敦实。敦赜,沧、洛等州刺史,生宣誉。敦实,司封大夫右庶子,生承恩、伯業、伯起、伯饒、伯招、伯卿、膺福、通理。承恩,洛州、武州、均州司馬,生弇、全。全,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伯业,库部郎中,生茂宗。膺福,兵部郎中左常侍。
【洛阳】:
状称谊后,梁中军长吏贾宏。生勰,北齐青州刺史。孙宪,生处静、处澄。处静,成州长史。生庆言,刑部郎中、滑州刺史。庆言生晋①、恒。处登生元祎。元讳生季鄰、季良。奉天尉季良,生岌,检校员外郎,生稜、穜。稜大理评事。季鄰,长安主薄,生岧、嶷。
【河东】:
晋有散骑常侍贾弼,生匪之,宋太宰参军,生希镜,齐沐兵郎,撰《永明氏族状》。生执,梁少府太傅讲学,撰《姓氏英贤传》。北齐钜鹿太守贾延庆云,其支族也。延庆曾孙德达,唐大理寺丞。生楚珪⑦,归州刺史。
【广平】:
状云称贾翊之后,北齐国子助教猷。曾孙公彦,唐太学博士。生玄赞、大隐。玄赞,太学博士。大隐,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生幼知、日新。
【乐陵】:
贾谊之后,唐泌水丞贾元琰。生耽,左仆射、司空平章事。生畴、疄、㽥,㽥太子中允,畴司农主簿。
河內野王,中书舍人,贾登。
陕郡,库部郎中,贾彦璋。
【濮阳】:
工部员外,贾彦璿。弟彦琏,评事。水部郎中,贾升。刑部郎中,贾虚舟。侍御史,贾仁英。
魏郡人,侍御吏,贾令思。
河东人,石常待、御史大夫贾隐林。
《新唐书卷七十五下贾氏世系》
贾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贾 ,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为晋所灭,以 国为氏。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为晋太师,食邑于贾,字季他,亦号贾季。汉有长沙王太傅贾谊。谊生璠,尚书中兵 郎,生二子:嘉、恽。3 嘉,宜春太守,生敻,游击将军 。五子:洪、润、汭、湘、注。5 汭,轻骑将军,生晔, 下邳太守。二子:冰、渊。7 渊,辽东太守。三子:纳、 邠、丕。丕生沂,秘书监。二子:廷玉、秀玉。10 秀玉, 武威太守,生衍,兖州刺史。生龚,轻骑将军,徙居武 威。二子:彩、诩。13 诩(147--228),魏太尉、肃侯,14 生玑,驸马都 尉、关内侯,又徙长乐。二子:通、延。15通,侍中、车 骑大将车。三子:仲安、仲谋、仲达。16仲达,颍川太守 。17 生疋(?--312),字彦度,轻车将军、雍州刺史、酒泉郡公。二 子:乂、康。18 康,秘书监。二子:锴、钧。19 钧生弼,散 骑侍郎。二子:躬之、匪之。21 躬之,宋太宰参军。四子 :希镜、希远、希逸、希叟。22 希镜(439--501),南齐外兵郎,23 生梲 ,义兴郡太守。24 生执,梁太府卿。二子:暹、肇。肇二 子:寰、宏。26 宏,后梁中军长史。生勰,北齐青兖等州 刺史、河东公。二子:暤、巘。28 巘,殿中监。三子:懿 、悫、宪。29 宪,北周(526年)葛荣之难,避地浮阳。
29 宪字元楷,北周秘书监。30处静,隋成州长史。31 敬言,刑部郎中、滑州刺史。32 令思,礼部员外郎。33晋,卫尉卿。 33 恒,司门员外郎、池州刺史。34 元敏,澄城令。 34 元逊,殿中丞。
31敬忠,归州刺史。
32远则,长河尉。33 知义,沁源主簿。34 元琰,沁水丞。35 耽(730--805),字敦诗,相德宗,生畴、疄、㽥。36 畴,司农寺主簿。36 疄,少府监,袭魏国公。37侁,左武卫胄曹参军。38惟庆,丹州刺史、河东县男。39 洮,西水令。40翔,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40 翱。39 溆,华原尉。
36 㽥,楚州刺史。37谅,镇州都督法曹。38 瑾,赠大理少卿。39初,司封员外郎。40 纬 (?--952),给事中后晋中书舍人。
30 处澄,泾阳令。31 玄祎。 31 玄暐。32季良,奉天尉。33 岌,检校员外郎,34 棱,大理评事。34橦,字嘉颖。 32季邻,长安主簿。33 岧。33 嶷。
河南贾氏,世居姑臧。 34 渭。35宁。36竦,著作郎。36 餗( ?--836),字子美,相文宗。 贾氏宰相二人。耽、餗。
《百家姓》
〔贾〕商音。武威郡。系出姬姓。唐叔虞少子封于贾,后以为氏。晋有贾华,汉有贾谊、贾复。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贾氏伯爵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此,同州有贾城,即其地。或言河东临汾,有贾乡是也。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又晋既并,贾遂以为邑,故晋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食邑于贾,谓之贾季,其后则以邑为氏。
《廖用贤尚友录》贾姓: 贾,武威商音,又望出洛阳、长乐。
《贾姓部列传一》
周
贾华
按《左传》僖公六年(前655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注贾华晋大夫)
贾佗
按《左传》文公六年(前621年)春,晋搜于夷舍,二军使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阳处父至,自温改搜于董易, 中军阳子成季之属也。故党于赵氏,且谓赵盾能曰:“使能国之利也。是以上之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淹滞既成。以授太傅阳子与太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
贾季
按《左传》文公六年(前621年),贾季怨阳子之易其班也。而知其无援于晋也。九月,贾季使续鞫居,杀阳处父十一月丙寅。晋杀续简伯,贾季奔狄。
贾举
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欲弑公而不获间,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乃为崔子间公,遂弑之。贾举、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伊、偻堙皆死(按杜预注:侍人贾举与死事之贾举为二人)。
贾获
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六月,郑子展、子产帅车七百乘伐陈,宵突陈城,遂入之。陈侯扶其太子偃师奔墓,遇贾获载其母妻,下之,而授公车,公曰舍而母,辞曰不祥,与其妻扶其母以奔墓,亦免。
汉
贾谊
按《汉书贾谊传》谊(前200--前168),洛阳人也。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文帝初立,吴公征为廷尉。乃言谊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为博士。是时,谊年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大中大夫。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奏之文帝,谦让未遑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之属尽害之,于是以谊为长沙王太傅。谊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拜梁怀王太傅,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
贾山
按《汉书贾山传》山,颍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山受学祛,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尝给事颍阴侯为骑。孝文时(前179),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其后,文帝除铸钱令,山复上书谏,以为变先帝法,非是。又讼淮南王无大罪,宜急令反国。言多激切,然终不加罚。
贾嘉
按《汉书贾谊传》孝武(前140),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贾嘉最好学,世其家。
贾捐之
按《汉书贾捐之传》捐之,字君房,贾谊之曾孙。元帝初即位(前48年),上疏言得失,待诏金马门。初,元封元年(前110年),珠崖反,议大发军。捐之建议“以为不当击。”由是,罢珠崖。数召见,言多纳用。数短石显,以故不得官,后稀复见。长安令杨兴新以材能得幸,与捐之善。捐之欲得复见,即与兴共为荐显奏,又为荐兴奏,显知白之上。下兴捐之狱,坐罔上不道。捐之弃市,兴为城旦。
贾护
按《汉书儒林传》: 贾护(前48--前25左右),字季君,西汉黎阳(今浚县)人。修《春秋左氏》传授赵人贯公,子长卿授清河张禹,禹授尹更始,更始传胡常,常授黎阳贾护季君,哀帝时待诏为郎。
贾护一生博学多著,弟子众多,当时全国著名的经学家、岭南经学始祖陈钦便是其弟子之一。陈钦在西安跟贾护学习《左氏春秋》,成为远近闻名的五经博士,后来还担任“新朝”皇帝王莽的老师,官至将军,王莽许多治军、治国方略源于贾护的思想。
贾子光
按《汉书游侠传》酒市贾子光,长安名豪。报仇怨,养刺客者。京兆尹王尊,捕杀之
贾让
按《万姓统谱》让,哀帝朝(前6年),奏言:“治河有上、中、下三策,通渠有三利,不通有三害。”
贾萌
按《汉书王莽传》地皇三年(22年)十月,河东人贾萌,仕至豫章太守。与安成侯张普约,共起兵诛王莽,普背约,诣王莽自陈。萌恶其反覆,遂先伐普,战于新茨之野。其后九江连率贾萌,皆守郡不降,为汉兵所杀。
后汉
贾复
按《后汉书贾复传》复(-9--55),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王莽末,为县掾。时,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众于羽山,归汉中王刘嘉。嘉使持书北渡河,见光武,署破虏将军。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贼陈坚不却。复被羽先登,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光武即位(25年),拜为执金吾。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胶东侯。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剽甲兵,敦儒学,以列侯就第。三十一年(55年),卒。谥曰:刚。子忠嗣,忠卒,子敏嗣。建初元年(76年),坐诬告,国除。肃宗更封,复少子邯为胶东侯,邯弟宗为即墨侯。邯卒,子育嗣,育卒,子长嗣。
贾逵
按《后汉书贾逵传》逵(30--101),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也。九世祖谊,文帝时,为梁王太傅。曾祖父光,为常山太守;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洛阳徙焉。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古文尚书》《毛诗》。逵悉传父业,自在太学,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性恺悌,多智。尢明《左氏传》《国语》,为之解诂。永平中,上疏献之。时,有神雀集宫殿,帝敕兰台给笔札,使作《神雀颂》,拜为郎。肃宗立,降意儒术,迁为卫士令。和帝即位,以为左中郎将。八年,复为侍中,甚见信用。永元十三年(101年),卒。
贾武仲
按《汉马姜墓志铭》复五子武仲(36--64),妻马姜(34--106)。
【铭文】
惟永平七年64七月廿一日,汉左将军特進胶东侯/第五子贾武仲卒,時年廿九。/夫人马姜,伏波将军新息忠成侯之女,/明德皇后之姊也。生四女,年廿三而贾君卒(公元55年贾复卒时年)。/夫人深守高节,劬劳历载,育成幼媛,光□/祖先。遂升二女为/显节园贵人。其次适鬲侯朱氏,其/次适阳泉侯刘氏,朱紫缤纷,宠禄盈門,皆猶/夫人。夫人以母仪之德,为宗族之覆。春秋/七十三,延平元年106七月四日薨,/皇上閔悼,兩官賻贈,賜秘器,以禮殯,以/九月十日葬於芒門旧塋。□□子孫,懼不/能章明,故刻石紀(下闕)。/(按墓志,有二个女儿嫁入皇宫为显节园贵人。)
贾宗
按《后汉书贾复传》复子宗(?--88),字武孺,少有操行,多智略。建初中,为朔方太守。匈奴畏之,不敢入塞。征为长水校尉,宗兼通儒术,每燕见,常使与少府丁鸿等论议于前。章和二年(88年),卒。子参嗣,参卒,子建嗣。
贾建
按《后汉书.后纪.贾复传 》贾建,为侍中,袭封即墨侯,参子,胶东侯复之曾孙。尚章帝临颍公主利。阳嘉二年(133)五月庚子,诏公卿举敦朴之士,卫尉贾建举李固。
贾贵人
按《续汉书 贾贵人》孝明贾贵人,南阳人,明德马后之姨女,孝章皇帝之母也。初选入后宫,为贵人,生章帝。马后无子,帝既生,而马后母养之。明帝谓马后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也,但患养之不勤,爱之不至耳。若能爱如己子,则孝敬亦如亲生矣。”于是马后待章帝过于所生,章帝感养育之恩,遂专名马氏为外家,故贾贵人家不蒙舅氏之宠。
(贾贵人,是胶东侯贾复第五子贾武仲的女儿。后母马姜,是新息侯马援之女儿,明德马皇后之姐。 马皇后为贾贵人之姨母。 建武三十二年(55),入选刘庄太子妃。建武中元二年(57),生子刘炟,生女刘奴。刘炟,并由无子马氏抚养。刘庄即位,贾、马皆封贵人。永平三年(60),帝册封马为皇后,炟为皇太子。刘奴封平阳公主。永平十八年(75)皇太子刘炟登基,马为皇太后。然贾贵人生母家没受荣宠。 建初四年(79),马太后逝世,汉章帝封生母贾贵人,等同于诸侯王赤绶,安车一驷,永巷宫人二百,御府染锦二万匹,大司农黄金千斤,钱三千万。)
贾彪
按《后汉书贾彪传》彪,字伟节,颍川定陵人也。初仕州郡,举孝廉,补新息长。延熹元年,党事起。彪西入洛阳,说窦武霍谞等讼之,桓帝以此大赦。以党禁锢,卒于家。初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贾琮
按《后汉书贾琮传》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举孝廉,再迁为京兆令。有政理旧交址,土多珍产,前后刺史多无清行,故吏民怨叛。灵帝敕选能吏,举琮为交址刺史。琮到部诛斩渠帅,简选良吏,岁间荡定,百姓以安,征拜议郎为冀州刺史。诸臧过者,望风解印绶去。于是州界翕然。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贾淑
按《后汉书贾淑传》淑,字子厚,太原介休人。为舅宋瑗报仇於县中,为吏所捕,罄狱当死。乡人郭泰(128--169)字林宗与语,淑懇恻流涕。泰诣县令应操陈其报,怨蹈义之事,被赦。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林宗遭母忧,淑来修吊,既而巨鹿孙威直亦至。威直以林宗贤而受恶人吊,心怪之,不进而去。林宗追而谢之曰:“贾子厚诚实凶德,然洗心向善。仲尼不逆互乡,故吾许其进也。” 淑闻之,改过自厉,终成善士。乡里有忧患者,淑辄倾身营救,为州闾所称。
魏
贾诩
按《魏志贾诩传》诩(147--224),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董卓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后为左冯翊,拜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会母丧去官拜光禄大夫。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遂往,绣执子孙礼,诩说绣归太祖,太祖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徙太中大夫。文帝即位,以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又封小子访,为列侯。以长子穆,为驸马都尉。诩薨,谥曰肃。子穆嗣,历位郡守。穆薨,子模嗣。
贾逵
按《魏志贾逵传》逵(174--228),字梁道,河东襄陵人。初为郡吏,守绛邑。后举茂才,除渑池令。太祖征马超,以领弘农太守,召见计事,大悦之。拜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文帝即王位,以为邺令。月余,迁魏郡太守。大军出征,从至谯,以为豫州刺史。黄初中,封阳里亭侯。薨,谥曰:肃,子充嗣。
晋
贾充
按《晋书贾充传》充(217--282),字公闾,平阳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刺史。充少孤,袭父爵为侯。拜尚书郎,典定科令,累迁黄门侍郎。从景帝讨毋丘俭,后为文帝大将军司马,转右长史,迁廷尉。武帝受禅,转尚书仆射。寻,为侍中。充不能正身率下,专以谄媚取容任,恺庾纯等咸共疾之。因进说,请充镇关中。充以荀勖计,结婚太子,遂不西行,寻迁司空侍中尚书令。伐吴之役,诏充总统六师,充虑大功不捷,表以为虽腰斩张华,不足谢天下。”及吴平惭惧,请罪罢节钺。太康三年(282),薨,谥曰:武。
贾混
按《晋书贾充传》充弟混,字宫奇。太康中,为宗正卿,历镇军将军,领城门校尉,封永平侯。卒,赠中军大将军、仪同三司。
贾彝
按《晋书贾充传》充从子彝,有鉴裁,为黄门郎。
贾遵
按《晋书贾充传》充从子遵,有鉴裁,为黄门郎。
贾模
按《晋书贾充传》充从子模,字思范,少有志尚。颇览载籍,深为充所信爱。起家为邵陵令,遂历事二宫尚书吏部郎,以公事免,起为车骑司马。豫诛杨骏,封平阳乡侯。是时贾后豫朝政,欲委信亲党,拜模散骑常侍,二日擢为侍中。模乃尽心匡弼,推张华、裴頠同心辅政。数年之中,朝野宁静,模之力也。然模潜执权势,每事启奏贾后事,入辄托疾以避之。后性强暴,模每尽言,后不能从,反谓模毁已。于是委任之情日衰,不得志,忧愤成疾。卒,谥曰成。
贾谧
按《晋书贾充传》充薨无嗣,以外孙韩谧为后。谧字长深,好学有才思。贾后专恣,负其骄宠,奢侈逾度。历位散骑常侍、后军将军。转侍中,与后成谋,诬陷太子。及赵王伦废后,以诏召谧于殿前,斩之。
贾游
按《晋书贾充传》充从子模,模子游,字彦将,历官太子侍讲、员外散骑侍郎。
贾浑
按《晋书贾浑传》浑不知何郡人,太安中,为介休令。刘元海作乱,遣其将乔晞攻陷之。浑抗节不降,晞怒杀之。
贾疋
按《晋书贾匹传》疋(?--312),字彦度,武威人,魏太尉诩之曾孙也。少有志略,初辟公府,遂历显职,迁安定太守。雍州刺史丁绰,谮于南阳王模,模以军司谢班伐之。疋奔泸水,彭荡仲聚众攻班,绰奔武都,愍帝以疋为骠骑将军、雍州刺史,封酒泉公。时诸郡百姓饥馑,疋帅戎晋二万余人,将伐长安。刘粲使刘曜刘雅距疋,疋击败之。追至甘泉,旋自渭桥袭荡仲,杀之。遂迎秦王,奉为皇太子。后荡仲子夫护攻之,疋败走,夜堕于涧,为夫护所害。
贾坚
按《万姓统谱》坚,康帝时,为泰山太守。尝立小学于显贤里,以教胄子。
贾慧远
按《万姓统谱》慧远(334--416),雁门人。杖锡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雷次、宗竺、道生、宗炳等十八人结白莲社,惟渊明至,则许饮酒,谢灵运求入社,以心杂不许。
宋
贾恩
按《宋书贾恩传》恩,会稽诸稽人也。少有志行,为乡曲所推重。元嘉三年(426),母亡居丧,过礼未葬。为邻火所逼,恩及妻柏氏号哭奔救,邻近赴助,棺榇得免。恩及柏俱见烧死,有司奏改其里,为孝义里。
南齐
贾渊
按《南齐书贾渊传》渊(439--501),字希镜,平阳襄陵人也。祖弼之,晋员外郎。父匪之(?--453),骠骑参军。渊,升明中,为义兴郡丞。永明初,转尚书外兵郎,历大司马司,徒府参军,出为句容令。建武初(495),迁长水校尉,坐法。子栖长稽颡流血,朝廷哀之,免渊罪。数年,为北中郎参军。中兴元年,卒。
北魏
贾彝
按《魏书贾彝传》彝(367--427),字彦伦,本武威姑臧人也。六世祖敷,魏幽州刺史,广川都亭侯,子孙因家焉。父为苻坚,巨鹿太守。彝弱冠,为慕容垂辽西王农记室参军。迁长史,垂遣其太子宝来寇,大败执彝及其从兄润等。太祖即位,拜尚书左丞,参预国政。天赐末,彝为叛胡所拘,执送于姚兴。积数年遁归,又为屈丐所执,与语悦之,拜秘书监。
贾秀
按《魏书贾彝传》彝子秀(397--469),历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赐爵阳都男。恭宗崩,以爵还第,既而掌吏曹事。秀廉清俭约,不营赀产。皇兴三年,卒,谥曰简。
贾元绍
按《魏书耿元传》显祖高祖时,有冠军将军濮阳贾元绍,工于法术,有名于世。
贾隽
按《魏书贾彝传》彝子秀卒,赠武邑公。隽(?--500),字异邻,袭爵,拜秘书中散中军曹令。出为荆州刺史,依例降爵为伯。在州五载,清靖寡事,吏民亦安。景明初,卒,子叔休,袭爵。卒,子兴袭爵。
贾粲
按《魏书贾粲传》粲(400--500),字季宣,酒泉人。太和中,坐事腐刑。颇涉书记,世宗末渐被知识,得充内侍,自崇训丞为光禄大夫。与元乂、刘腾等废灵太后,威福震于京邑。自云本出武威,魏太尉文和之后,遂移家属焉。时灵太后反政,出为济州刺史。遣武卫将军刁宣驰驿杀之,资财没于县官。
贾祯
按《魏书贾彝传》彝从兄润,润曾孙祯(?--523),字叔愿,学涉经史,居丧以孝闻。太和中,为中书博士,免官。久之,征为郎中令。转治书侍御史,行鲁阳太守。清素善抚,接得百姓情,稍迁司徒谘议参军,通直散骑常侍。正光中,卒。
贾思伯
按《魏书贾思伯传》思伯(468--525),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思伯释褐奉朝请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及世宗即位,转辅国将军,为荥阳太守。有政绩,迁南青州刺史。以父忧,免后,拜兖州刺史。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改授太尉长史,转卫尉卿。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作五室,迁太常卿。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孝昌元年,卒,谥文贞。
魏故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使持节镇东将军青州使君贾君墓志铭
君讳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人也。其先乃武威之冠族,远祖谊,英情高迈,才峻汉朝。十世祖文和,佐命黄运,经纶魏道。九世祖机,作牧幽蓟,中途值乱,避地东徙,遂宅中齐,为四履冠冕。考道最州主簿、州中正、本郡太守。伯父元寿,中书侍郎,追赠青州刺史。自太傅已降,贤明间出。
君之生也,海岱萃灵,含章式载。十岁能诵书诗,成童敦悦礼传,备阅流略之书,多识前古之载。工草隶、善辞赋,文苑儒宗,遐迩归属,学优来士,游宦北都。年廿一,释褐奉朝请。时齐使继好来聘上国,以君造次清机,有端木之辨,命对南客,应西华之选。稍迁步兵校尉转中书郎,如纶之诏,擅美□时。太和廿三年,高祖躬总六军,五牛南指。时扈行间,参谋帷幕。凯旋之交,文皇不预,革辂奄次,大渐弥流。唯机之际,执笔记言,导扬末命,顾托宣于君手。宫车晏驾,武皇继统,以君事往奉居,忠照大节,除辅国将军、河内太守。非其好也,改授鸿胪少卿。正始三年,丁母忧,去职;服阕,除荥阳太守。岁序云周,策授持节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莅政未期,遭父艰离任。君性纯孝,善执丧,四载之间,再集荼蓼,哀毁骨立,未曾见齿。终丧,除光禄少卿、迁左将军、兖州刺史。班条邹鲁,化行如神。征给事黄门侍郎转凉州刺史,未拜,除太尉公、清河府长史。俄迁廷尉卿、转卫尉,迁太常兼度支尚书、摄都官七兵二局,真殿中尚书。司管帝阍,邀巡警柝。克谐金石,礼畅乐和;献替莫违,敷奏无隐。元凯润世弘多,号称武库;子□直道不回,未旬三陟。抚绩筹人,千载非二。加安东将军、 青州大中正, 斟酌乡部,氏□区分,抑扬昌替,污隆唯允。俄除侍读,讲《杜氏春秋》于显阳前殿。接筵御座,东面挥麈;讨论经传,博举宗致;言约义敷,辞高旨远。在己斯逸,帝功伊倍,爱业尊师,日隆其敬。虽营丘之训周王,安昌之师汉主,礼顾隆崇,亦不是过。 方当服衮台阶,位穷三吏,奉文思之君,陪升中之礼,而降年不永,春秋五十八,以孝昌元年七月甲辰朔十六日,薨于洛阳怀仁里。一人恸情,百寮轸泣。
齐桓之追仲父,况此非酸;汉明之悼子良,方兹未切。
惟君禀承明之略,载询直之姿;含利主之道,负经国之器,忠以奉帝,孝以承亲,守虚嘿以藏声,不能而求誉。凡典二郡、牧两州、历五隶、迳三省,莫不廉白持身,平恕宰物,加以温侔冬日,润等春云,穆若清风,淡如白水,厥德可依,其人可仰,不幸早逝,呼可悲矣! 即以其年十一月归葬于青州,追赠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使持节镇东将军、青州刺史。虽歌颂被于管弦,容像存于图画,但缣彩无弗朽之姿,玄石有永全之质,撰载芳猷,贻之九泉。其辞曰:
惟君笃生,命世抽英。岐嶷初载,气秀神清。行高童稚,业□□□。体无明□,遒骏有声。文极词宗,学穷替古。怀女引系,钟鸣齐鲁。运属飞龙,时乘九五。□潜入仕,利见高祖。释褐素枢,衣冠象阙。陟降承明,负映日月,类彼腾□,易麟化骨。位缘德至,劳无一代。列隶骤升,纳言亟践。饱恩饫泽,丰荣醉显。作守登州,目青徂兖。爱结民恩,黎歌勿煎。训商者伊,师周唯吕;道贵名尊,阿衡尚父。允穆具瞻,乃膺斯举。东面旷□,□来入□。阴阳紵燮,□实修□。垂乘台路,将□黄扉。可言天道,福善如疑。□焉没世,武□□□。□川泻海,翻潮不息。浮□□济,埋灵乡域。萧瑟松声,苍茫云色。将同万古,丘陵谁识!
贾思同
按《魏书贾思伯传》思伯弟思同(?--540),字士明,少厉志行,雅好经史。释褐,彭城王国侍郎。后除襄州刺史。元颢之乱,思同不降,庄帝还宫,封营陵县开国男,除抚军将军。迁邺后,除黄门侍郎。兴和二年,卒,谥文献。
贾景俊
按《魏书贾彝传》彝从曾孙祯,祯兄子景俊(?--510),以学识知名,迁京兆王愉府外兵参军。愉起逆于冀州,将授其官。景隽不受,愉杀之。永平中,谥曰贞。
贾景兴
按《魏书贾彝传》景俊弟景兴,清峻鲠正,少为州主簿,遂栖迟不仕。后葛荣陷冀州,为荣所掳,称疾不拜。
贾宾
按《魏书贾彝传》彝元孙宾,历尚书郎。以清素称,出为黎阳太守,卒。
贾子儒
按《魏书贾彝传》彝从曾孙祯,祯子子儒,司空田曹参军。
贾彦
按《魏书贾思伯传》思伯子彦,武定中,淮阳太守。
贾显度
按《魏书贾显度传》显度(587--534),中山无极人。父道监,沃野镇长史。显度初为别将,防守薄骨律镇。正光末,为贼攻围。显度率镇民浮河而下,为爾朱荣所留。表授直合将军。建义初(528),随爾朱荣破葛荣,又除抚军将军,广州刺史,转南兖州刺史。普泰初(531),还朝授卫大将军。出帝初,除尚书左仆射。未几,以本官行徐州刺史、东道大行台。殁于关中。
贾智
按《魏书贾显度传》显度弟智,字显智。孝昌中,除伏波将军,后为都督,隶太宰。上党王天穆、元颢入洛,随天穆渡河,以勋除持节、征南将军,寻行东中郎将。及爾朱仲远为徐州刺史,贾智隶仲远赴彭城,仲远举兵向洛,智不从之,招勒州民,与相拒击。庄帝闻而善之,除右光禄大夫,因镇徐州。普泰初(531),还洛,除使持节散骑常侍,进爵为公。出帝初,除沧州刺史。在州贪纵,甚为民害,征还京师。天平初,赴晋阳,后坐事死。子罗侯,秘书郎。
贾洪
按《万姓统谱》洪,字叔业,三国魏京兆新丰人。与苏荀并仕,魏为参军,时语曰:“州中晔晔贾叔业,辨论不穷苏文通。”文通,荀字也。以儒术知名,为白马王相病亡。亡时年五十余,时人为之恨,仕不至二千石。
隋
贾琼
按《万姓统谱》琼,中山人,受学于文中子。性明敏,治礼记。与房乔、魏征齐名。文中子尝称之,曰:“琼也,明而毅,可谓达道君子矣。”
唐
贾敦颐
按《唐书贾敦颐传》敦颐(588--656),曹州冤句人。贞观时,数历州刺史资,廉洁以公,屡下狱。太宗贳之,徙瀛州刺史。永徽中,迁洛州。敦颐发奸擿伏,下无能欺,卒于官。
贾敦实
按《唐书贾敦颐传》敦颐弟敦实(595--688),为饶阳令。政清静,吏民嘉美。咸亨初,为洛州长史,入为太子右庶子。历怀州刺史,有美迹。永淳初,致仕卒。子膺福(?--713),左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以窦怀贞党,诛。
贾公彦
按《唐书张士衡传》:士衡,以礼教诸生,当时显者永平贾公彦。公彦,终朝散大夫太学博士弘文馆学士,撰次章句甚多。
贾大隐
按《唐书张士衡传》:贾公彦子大隐(?--689),仪凤中,为太常博士,累迁中书舍人。垂拱中,博士周悰请武氏庙,为七室唐庙,为五下比诸侯。大隐奏言:“不可武,后不获已伪听之。”时皆服大隐。沈正不诡从,有大臣体,终礼部侍郎。
贾言忠
按《唐书贾曾传》曾父言忠,事母以孝闻,补万年主簿,擢监察御史,累转吏部员外郎。李敬玄兼尚书,言忠尚气及主选,不能下,贬卲州司马。失武懿宗意,下狱,左除建州司户参军,卒。
贾曾
按《唐书贾曾传》曾(?--756),河南洛阳人。父言忠,建州司户参军。曾少有名,景云中,为吏部员外郎。玄宗为太子,遴选宫僚,以曾为舍人。太子数遣使采女乐,就率更寺肄习,曾谏之甚切。开元初,拜中书舍人,与苏晋同掌制诰,皆以文辞称,时号'苏贾’。后历虔、郑等州刺史,迁礼部侍郎,卒。
贾循
按《唐书贾循传》: 循,京兆华原人,其先家常山。父会,有高节,亲亡负土成墓庐,其左手莳松柏,时号'关中曾子’。循有大略,苏颋为益州,表署列将,败吐蕃于西山,三迁静塞军营田使,以功擢游击将军。安禄山兼平卢节度,表为副。禄山反,循守幽州。颜杲卿招之,以倾贼巢穴。循许可为,向润客等发其谋,贼缢之,建中二年,谥曰忠。
贾至
按《唐书贾曾传》曾子至(718--772),字幼邻。擢明经第,解褐单父尉。从玄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宝应初,召复故官,迁尚书左丞。转礼部侍郎,待制集贤院。大历初,徙兵部,以右散骑常侍卒,谥曰文。
贾耽
按《唐书贾耽传》耽(730--805),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累进汾州刺史。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建中三年,徙东道,俄为东都留守,迁义成节度使。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疏乞骸骨,不许。卒,谥元靖。
贾载
按《万姓统谱载》载,初为南和县丞,升清池县尉。至德中(757),为沔州刺史,建秋兴亭。
贾直言
按《唐书贾直言传》直言(?--836),河朔旧族也。父道,以艺待诏。代宗时,坐事赐鸩,将死,直言取鸩代饮,迷而踣。明日,毒溃足而出,久乃苏。帝怜之,减父死,俱流岭南。直言由是躄。后署师道府属。及师道不轨,提刀入谏,师道怒囚之。刘悟既入,释其禁,辟署义成府。后悟死,子从谏不发丧,表求袭位。直言入让,从谏拜曰:“唯大夫救之。″直言乃自摄留后,使从谏居丧。太和九年,卒。
贾隐林
按《唐书贾循传》循从子隐林,为永平兵马使。当入卫属朱泚难,率众扈行在,迁检校右散骑常侍。贼围急,隐林冒矢石死战,既而解,拜神策统军,卒。
贾岛
按《唐书韩愈传》贾岛(779--843),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
贾餗
按《唐书贾餗传》餗(?--836),字子美,河南人。举进士高第,又策贤良方正异等,授渭南尉,擢累考功员外郎,知制诰。餗美文辞,开敏有断,然褊急,气陵辈行。李渤为谏议大夫,恶其人为宰相言之。而李逢吉窦易直爱餗才,得不斥。历礼部侍郎,再迁京兆尹,拜中书侍郎。俄为集贤殿大学士,刘蕡对策指中人为祸乱根本,而餗为考官,畏避不敢闻,竟罹其祸。
闽
贾郁
按《十国春秋闽》贾郁,字正文,候官人。(905年),以文策干太祖王审知,补仙游主簿,秩满为令。峭直不容人过,正身奉法,以风赇吏,吏多畏惮之。有客馈新果,郁曰:“此独非民间物邪?”却不受。客曰:“某家新果。”人众未知郁,曰:“君有子弟未?曰昆仲三人,豚子数辈。”郁曰:“古人畏四知,君兄知弟,知子携来者,知是倍于古人也。”客大惭,而退及受代。一吏酣醉于庭,郁怒曰:“吾当再典此邑,以惩汝!”吏扬言:“公欲再来,犹造铁船渡海。”惠宗(王延钧)即位(933年),闻郁治才,擢赞善大夫,再令典旧邑仙游。会醉吏为库史,盗官钱数万。郁署牍尾曰:“窃铜镪以润家,非因鼓铸;造铁船而渡海,不假炉锤。”竟抵罪。已而改福清,满考,召为御史丞。
后唐
贾馥
按《旧五代史贾馥传》馥(856--931.2.13),故镇州节度使王镕判官也。家聚书三千卷,手自刊校。天祐十八年(922)二月,张文礼杀王镕,时庄宗(李存勖)未即尊位,张文礼遣贾馥至邺都劝进,请李存勖建国称帝,被李存勖拒绝。因留邺下(今河北临漳邺镇),栖迟邮舍。八月,李存勖命阎宝征讨成德镇,围困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庄宗即位(923),授鸿胪少卿。年才七十上表请致仕,许之,乃以鸿胪卿致仕,赐紫金鱼袋。遂归镇州,结茅斋于别墅,自课儿孙耕牧为事。馥初累为镇、冀属邑令,所莅有能政,性恬澹,与物无竞,乃镇州士人之秀者也。长兴二年二月十三日辛丑,卒,废朝。
后周
贾纬
按《五代史贾纬传》纬(?--952),镇州获鹿人。唐天成中,范延光镇成德,辟赵州军事判官,迁石邑令。晋天福中,为太常博士。数求为史职,改史馆修撰,与修唐书。除知制诰,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汉隐帝时,诏与王伸、窦俨等同修《晋高祖、汉高祖实录》,广顺元年,实录成。纬求迁官,不得,由是怨望。是时宰相王峻监修国史,纬书日历,多言当时大臣过失。峻怒言之高祖,贬平卢军行军司马。明年,卒于青州。(注:纬子,珪、玭、琏、琰。)
宋
贾玭
按《宋史贾黄中传》黄中父玭,字仲宝,晋天福三年(963)进士。宋初,为刑部郎中。终水部员外郎知浚仪县,年七十卒。玭严毅,善教子,士大夫子弟来谒者,必谆谆诲谕之。
贾黄中
按《宋史贾黄中传》黄中(945--1001),字娲民,沧州南皮人。唐相耽六世孙,父玭,善教子。黄中幼聪悟,六岁举童子科。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开宝八年,判太常礼院。黄中多识典故,每详定礼文,损益得中,号为称职。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八年,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淳化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畏慎过甚,中书政事颇留不决,四年罢。明年,知澶州。至道初,诏令归阙,拜礼部侍郎。二年,以疾卒。子守谦,雍熙二年进士;守正,赐进士第,后为虞部员外郎;守约,国子博士;守文,殿中丞;守讷,右赞善大夫。
贾琰
按《宋史贾昌朝传》昌朝伯祖父琰(908--977),字季华,晋给事中纬之子也。以荫授临淄、雍丘主簿,历通判澧州。太宗尹京,奏以为开封府推官。及即位,超拜左正议大夫、枢密直学士。未几,擢三司副使。太平兴国二年,卒。子湜、汾。湜,至军器库使,坐失律诛。汾,至殿中丞。湜子昌符,赐同学究出身。汾子昌龄,第进士,为屯田员外郎。
贾同
按《宋史贾同传》同(961--1049),字希德,青州临淄人。初名罔,字公疏,笃学好古,有时名。年四十余,(祥符四年1011)同进士出身,真宗命改今名。王钦若欲致之,固谢不往,居八九年,始补历城主簿,张知白荐为大理评事,通判兖州。天圣初(1023年),上书言:“丁谓造符瑞,以欺先帝,今谓奸既白,宜罢宫观崇奉。”又言:“寇准忠规亮节,宜还之内陆。”再迁殿中丞,知棣州。卒,门人谥曰存道先生。
贾昌朝
按《宋史贾昌朝传》昌朝(998-1065),字子明,真定获鹿人。晋史官纬之曾孙也,天禧初,赐同进士出身。历知宜兴、东明县,累迁右谏议大夫。议者欲以金,缯契丹使攻元昊,昌朝力止之。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吴育数与昌朝争,议上前,遂罢育,而除昌朝武胜军节度使、判大名府。徙郑州过阙,留为祥符观使,拜尚书右仆射。嘉佑元年,为枢密使。三年,出判许州。英宗即位,徙凤翔节度使,进封魏国公。治平元年,以侍中守许州。明年,以疾留京师。卒,谥文元。子,章,馆阁校勘,蚤世;青,朝请大夫。
贾昌衡
按《宋史贾昌朝传》昌朝弟昌衡(1027--1090),字子平,举进士,为梓州路转运判官。徙提点淮南刑狱,熙宁更法,昌衡数以利害闻,神宗奖其论奏忠益,召为户部副使。加集贤殿修撰知河南府。历陈、郓、应天、邓州,以正议大夫致仕,卒。
贾逵
按《宋史贾逵传》逵(1010--1078),真定藁城人。隶拱圣为卒,至西染院副使。从狄青征侬智高,战于归仁驿,既陈不待令而趋。山贼至逵麾众驰下,断为二,贼首尾不救,遂溃。逵诣青请罪,青拊其背劳谢之,迁嘉州刺史。以利州观察使,入为步军副都指挥使。迁马军副都指挥使,转昭信军节度观察留后。元丰初,拜建武军节度使。卒,谥武恪。
贾黯
按《宋史贾黯传》黯(1022-1065),字直孺,邓州穰人。擢进士第一,起家将作监丞,通判襄州。还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迁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皇佑四年,同修起居注,累迁尚书左司郎中。罢为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英宗即位,迁中书舍人,拜给事中。被疾求出,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陈州。未行,卒。黯修洁自喜,在朝数言事,人称其介直。
贾嵓
按《宋史贾嵓传》嵓(1049-1090),字民瞻,开封人。起家从戎,神宗选材武。以为内殿承制、庆州荔原堡都监。为河东将,累功转庄宅副使。绍圣中,迁西路钤辖。嵓在兵间二十年,有智略,能拊御士卒,所乡辄胜。时以良将入对。留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濠州团练使,卒。
贾收
按《尚友录》收(约923-1096),字耘老,乌程人。有诗名,善饮酒,其屋有水阁,曰'浮晖’。李公择、苏子瞻与之游,倡酬极多。子瞻游道场回,值风雨泊舟,登浮晖阁,命官奴秉烛,扫风雨竹于壁间,后刻石于墨妙亭。收素贫,东坡每念之。尝写古木&#石,书其后以赠,云:“今日舟中霜寒,十指如悬捶,适有人致嘉酒,遂独饮一杯醺,然竟醉。念贾处士贫甚,无以慰其意,为作古木&#石一纸,每遇饥时,辄一开看不知能饱人否?若吴兴有好事,能为君月致米三石,酒三斗,终君之世者,便以赠之。不尔可令双荷叶收掌,须添丁长以付之也。双荷叶,耘老侍姬。添丁,耘老之子。后苏去,耘老作亭,以怀苏名之,有诗一编,号《怀苏集》。
贾易
按《宋史贾易传》易,字明叔,无为人。中进士甲科,调常州司法参军。元佑初,为兵部员外郎,迁左司谏。与吕陶交攻,遂劾陶党,附苏轼兄弟。谪知怀州,徙广德军。明年,召拜殿中侍御史。苏辙为中丞,易引前嫌求避,改提点淮东刑狱。复入为侍御史,上言:“辙与轼,昔皆诽怨,先帝至指李林甫、杨国忠为喻,议者由是薄易,出知宣州。元符中,累谪保静军行军司马,邵州安置。徽宗立,召为太常少卿,进右谏议大夫。以宝文阁待制知邓州,寻入党籍,卒。
贾亨彦
按《万姓统谱》亨彦,元祐中挂冠。于佚老堂五日一集。有朱光复、孙谕、呉师道、梁宏、贾亨彦、张叔(景)达、布衣唐愈,约元祐末年(1094 )活动于江陵,时人荣之,曰元祐七老会。
贾青
按《万姓统谱》青(1027-1100),字春卿,真定人,昌朝子。初,提举京西刑狱,改知祥符县,历大名府通判。元丰二年,为福建转运使。绍圣中,知苏州,除两浙转运使。元符初,以朝请大夫知河中府。
贾伟节
按《宋史贾伟节传》伟节(?--1107),开封人。纬六世孙,第进士,累擢两浙转运判官,为江淮发运副使,蔡京坏东南转般法,为直达纲。伟节率先奉承,花石海错之急切,自此而兴。论功进秩,遂拜户部侍郎,改刑部。岁余,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卒。
贾炎
按《宋史贾昌朝传》昌朝幼子炎(1053--1120),字长卿,以荫历管库,积迁至工部侍郎。政和中,以显谟阁待制知应天府,徙郓州、永兴。初,陕西行铁钱,蔡京设法尽敛之,更铸夹锡钱。其后童贯又尽废夹锡。炎徙知延安,因表言:“钱法屡变,民不安则边不可守,愿得内郡以养母。”乃命为颍州,未行。复留,又与贯制疆事不合,贯沮之,改河阳,又改邓州。入对,留为工部侍郎,以疾卒。
贾公望
按《万姓统谱》公望(?--1127),字表之,昌朝孙。资禀甚豪,尝谓:“仕宦,当作御史,排击奸邪,否则为将,攻羌戎。”知苏州,疾朱勔父子,与奔竞其门者。为诗自励,因以刺之云:“正直之流少,倾邪朋类多。阳光一销烁,不复见妖魔。”朱大衔之。
贾泰亨
按《万姓统谱》泰亨,至元丁丑年1337,京山县尹。兴立庠序,改塑先圣及从祀诸像,教民礼让。一新学校,惠政及民,邑人怀之。
贾安宅
按《万姓统谱》安宅(1088--1147),字居仁,乌程人。大观三年状元,累官至户部侍郎。历仕三朝,屡司文柄,其所抡选皆得成材。徽宗尝手诏,奖谕之。
贾如规
按《万姓统谱》如规(1088--1166),字元范,乐清人。宣和中,补太学生。靖康之乱,诸生欲逃去,如规特奏召,调广昌尉。捕盗有功,再调兴国军司理,不赴。重义好施,族里赖之,时称尚义者,必贾司理云。
贾逸祖
按《万姓统谱》逸祖,字元放,邯郸人。好古博学,尝应宏词科,寓居天王寺,空如悬磬,安贫守道,有《半隐斋》笠泽陆公游为记。
贾廷佐
按《万姓统谱》廷佐(1099--1166),字子野,炎之孙,东阳人。绍兴二年进士,刚毅有大节。高宗时,为大理司直。秦桧主和议,廷佐上书,力言不可。乞斩王伦,以谢天下。忤桧意出,通判湖州。
贾伟
按《万姓统谱》伟(1133--1197),字之奇,天台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尝守开江,贻书丞相赵雄,极论武兴守吴挺之横。他日陛对,又乞裁抑郭杲、郭棣兵权。孝宗嘉纳之,后反为所挤以没。
贾涉
按《宋史贾涉传》涉(1178--1223),字济川,天台人。幼好读古书,慷慨有大志,以父任高邮尉,屡擢太府少卿、制置副使,迁权吏部侍郎。涉时已疾,力辞事任。值金人大入,强起视事。命张惠率诸军出战,金人大败。涉乃以所获,上于朝卒。
贾子坤
按《宋史陈寅传》贾子坤,字伯厚,潼川怀安军人。嘉定十三年进士,为西和推官,摄通判。关外被兵,子坤与郡守陈寅誓死城守,城陷,子坤朝服与其家,十二口死之。子仲武,奉议郎,果州通判卒。仲武子昌忠、纯孝,同登咸淳七年进士第。纯孝,扬州教授,北兵下江南,二王在福州。丞相文天祥辟佐其幕,寻授秘书丞,擢吏部郎中。厓山师败,抱二女偕妻牟,同蹈海死。
贾似道
按《宋史贾似道传》似道(1213--1275),字师宪,天台人。制置使涉之子也,少落魄,为游博。以父荫补嘉兴司仓,会其姊入宫,有宠于理宗,擢太常丞军器监,益恃宠不检。淳佑十年,以端明殿学士,镇两淮。宝佑六年,改两淮宣抚大使,元兵攻鄂州,以似道军汉阳援鄂,即军中拜右丞相。似道密遣宋京诣元军,请称臣输岁币许之,元兵拔寨而北。似道上表以肃清闻,帝以其有再造功,以少傅右丞相召入朝。明年,元遣郝经持书申好,且征岁币,似道方使廖莹中辈,撰《福华编》称颂鄂功。乃密令淮东制置司拘经等于真州。时理宗在位久,似道权倾中外,进用群小,取先朝旧法,率意纷更,增吏部七司法,买公田以罢和籴,浙中大扰。理宗崩,度宗又其所立。每朝必答拜,称之曰师臣而不名。度宗崩,元兵破鄂。似道不得已,上表出师。时一军尽属孙虎臣,虎臣败,似道以单舸奔扬州。陈宜中请诛似道,乃谪为高州团练使,籍其家。福王与芮素恨似道,募有能杀似道者,使送之贬所。有县尉郑虎臣请行,至漳州木绵庵,拉杀之。
贾诩的西晋后人-贾模、贾胤、贾龛与贾疋
贾诩为三国颇受瞩目的谋士,以目前世面上充斥大量的三国相关二次创作的情况下,贾诩为人熟知的程度大概仅次於郭嘉荀彧、卧龙凤雏、周瑜陆逊。在本人受到观注的情况下,其后人自然也有人开始讨论,然而由於魏末晋初时以贾充为首的平阳贾氏崛起,加上部份史料语焉不详,因此身为武威贾氏的贾诩后人可能会与平阳贾氏发生混淆。
《三国志.贾诩传》「诩年七十七,薨,諡曰肃侯。子穆嗣,历位郡守。穆薨,子模嗣。」
裴松之引郭颁《魏晋世语》「模,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模子胤,胤弟龛,从弟疋,皆至大官,并显於晋也。」
在此先补充一点,郭颁的《魏晋世语》常简称为《世语》,故常被误以为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对於贾诩长子贾穆的年龄,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很可能出生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前。
《三国志.贾诩传》「天子既出,诩上还印绶。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与诩同郡,遂去傕托煨。诩素知名,为煨军所望。煨内恐其见夺,而外奉诩礼甚备,诩愈不自安。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将行,或谓诩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诩遂往,绣执子孙礼,煨果善视其家。」曹操迎献帝为建安元年九月,初征张绣为建安二年正月,此时贾诩已投奔张绣,而《贾诩传》中以提及贾诩「妻子」,按文意与「善视其家」乎应,此「妻子」当包含儿子,因此排除早夭等因素,身为长子的贾穆应该已经出生。进而探讨贾穆之子贾模。按《世语》所言贾模於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晋惠帝於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即位,若贾穆晚至建安元年前不久出生,并且又晚年得子贾模,或是贾模本身够长寿的话,确有可能至晋惠帝时仍旧在世,然而对照晋书却有可疑之处。《晋书.贾充传》「充从子彝、遵并有鉴裁,俱为黄门郎。遵弟模最知名。模字思范,少有志尚……是时贾后既豫朝政,欲委信亲党,拜模散骑常侍,二日擢为侍中……模不得志,忧愤成疾。卒,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諡曰成。子游字彦将嗣,历官太子侍讲、员外散骑侍郎。」 此中的贾模为贾充族子,自然是平阳贾氏而非武威贾氏,不是贾诩之孙。然而《世语》的贾模亦曾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因此,姑且不论贾诩后人的贾模晚出生或长寿,以及同样担任过散骑常侍这种些微的可能性,《世语》关於此贾模的记载应当是与贾充族子混淆。实际上,裴松之对於郭颁也颇有微词「惟颁撰魏晋世语,蹇乏全无宫商,最为鄙劣,以时有异事,故颇行於世」。 除此之外,《世语》云贾模之子为贾胤、贾龛,按《贾充传》贾模之子仅记载贾游,因此《世语》与《贾充传》的贾模若为同一人则相互矛盾。也就是说,两方史料的贾模几乎可以认定为不同人。接下来分别探讨《世语》其余三人「模子胤,胤弟龛,从弟疋」。 首先是贾胤。《水经注.晋中州记》亦有记载「惠帝为太子,出闻虾蟆声,问人,为是官虾蟆、私虾蟆?侍臣贾胤对曰:『在官地为官虾蟆,在私地为私虾蟆。』令曰:『若官虾蟆可给廪。』」 武威初遇
《晋书.刘元海载记》「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元海僭即皇帝位……於是命其子聪与王弥进寇洛阳……是冬,复大发卒,遣聪、弥与刘曜、刘景等率精骑五万寇洛阳,使呼延翼率步卒继之,败王师于河南。聪进屯於西明门,护军贾胤夜薄之,战于大夏门,斩聪将呼延颢,其众遂溃。」
三段史料以《水经注》的内容时间最早,此事在《晋书》中也有记载,不过未指明为贾胤所答,晋惠帝也没有「官虾蟆可给廪」的回应。最晚的记载则是《刘元海载记》,而晋惠帝於态始三年(公元267年)至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为太子,故至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於洛阳击败刘聪为止,贾胤有所作为期间乃19年至41年不等。 这其中较有问题的部份为《阎缵传》。《阎缵传》中提到的贾谧为贾充次女贾午之子,从母姓,确定为平阳贾氏,又云「侍郎贾胤,与谧亲理」,看起来贾胤与平阳贾氏颇有关联。但是若将「亲」解释为「亲近」,「理」解释为「连理」,即同宗之连理,那麼贾胤非平阳贾氏也还说得过去。
其次是贾龛。
《晋书.司马顒传》「弘农太守裴暠、秦国内史贾龛、安定太守贾疋等起义讨顒,斩马瞻、梁迈等。东海王越遣督护麋晃率国兵伐顒。至郑,顒将牵秀距晃,晃斩秀,并其二子。义军据有关中,顒保城而已。」
《晋书.张轨传》「永嘉初,会东羌校尉韩稚杀秦州刺史张辅,轨少府司马杨胤言於轨曰:『今稚逆命,擅杀张辅,明公杖钺一方,宜惩不恪,此亦《春秋》之义。诸侯相灭亡,桓公不能救,则恒公耻之。』……轨后患风,口不能言,使子茂摄州事。酒泉太守张镇潜引秦州刺史贾龛以代轨,密使诣京师,请尚书侍郎曹祛为西平太守,图为辅车之势。轨别驾麹晁欲专威福,又遣使诣长安,告南阳王模,称轨废疾,以请贾龛,而龛将受之。其兄让龛曰:『张凉州一时名士,威著西州,汝何德以代之!』龛乃止。」
两段记载贾龛为秦国内史、秦州刺史,与凉州有地缘关系,因此贾龛为武威贾氏的可能性颇高。又《张轨传》虽未明言责难贾龛的兄长为何人,但按照《世语》的记述,这兄长大概就是贾胤。
最后的贾疋的身世最清楚,《晋书》写明是贾诩曾孙。
《晋书.贾疋传》「贾疋,字彦度,武威人,魏太尉诩之曾孙也。少有志略,器望甚伟,见之者莫不悦附,特为武夫之所瞻仰,愿为致命。初辟公府,遂历显职,迁安定太守。雍州刺史丁绰,贪横失百姓心,乃谮疋于南阳王模,模以军司谢班伐之。疋奔泸水,与胡彭荡仲及氐窦首结为兄弟,聚众攻班。绰奔武都,疋复入安定,杀班。闵帝以疋为骠骑将军、雍州刺史,封酒泉公。时诸郡百姓饥馑,白骨蔽野,百无一存。疋帅戎晋二万余人,将伐长安,西平太守竺恢亦固守,刘粲闻之,使刘曜、刘雅及赵染距疋,先攻恢,不克,疋邀击,大败之,曜中流矢,退走。疋追之,至於甘泉。旋自渭桥袭荡仲,杀之。遂迎秦王,奉为皇太子。后荡仲子夫保持帅群胡攻之,疋败走,夜堕於涧,为夫护所害。疋勇略有志节,以匡复晋室为己任,不幸颠堕,时人咸痛惜之。」
《晋书.麴允传》「麹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麹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洛阳倾覆,阎鼎等立秦王为皇太子于长安,鼎总摄百揆。允时为安夷护军、始平太守,心害鼎功,且规权势,因鼎杀京兆太守梁综,乃与综弟冯翊太守纬等攻鼎,走之。会雍州刺史贾疋为屠各所杀,允代其任。」
贾疋是晋室忠臣,被晋闵帝封为雍州刺史,或多或少也有地缘关系。多次击退匈奴人建立的刘赵,试图光复永嘉之祸以后的西晋,可惜最后仍死於匈奴之手,时人为之痛惜。《麴允传》中的「屠各」即为匈奴最豪贵的部落。
《晋书.四夷传》「北狄(匈奴)以部落为类……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统领诸种。」
总而言之,郭颁《世语》提及的贾诩孙贾模、曾孙贾胤、贾龛、贾疋应当无误,然云贾模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则很可能是误将平阳贾氏之贾模张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