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没原则的好,是一个女人的顶级自律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3-17 发布于北京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好人往往被伤得很惨!

婚姻中总在付出、事业上成绩不小、外部人际关系处理得也不错……这些被大家公认的“好人”,却得不到理所应当的幸福。

好人:稀少,却并不珍贵

曾看到一个案例:一位国外的小朋友写信质问神父,为什么自己做个听话的乖孩子没有任何报酬,而那些不被待见的熊孩子却常常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封信引起了社会大面积的讨论,过了很久,一直都没有定论。最后便有人取巧的回答道: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就是给你最大的奖赏,这就足够了。

听到这样的答案,大家的疑惑不仅未消除,反而更糊涂了。

成为一个好人,就已经是最大的奖赏了吗?有人调侃道:那可能是上帝从它自身角度出发的。

生活中,具体到婚姻里,努力经营关系的人却被辜负,这不是善待、更不是奖赏,这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可善良就该被欺负吗?付出多有错吗?对婚姻抱有基本的期待就是贪心吗?都不是。

这些本是珍贵的东西,在自私自利者的破坏下变得廉价。他们无视规则、让原来拥有这些美好的人不敢亮出自己本有的那份赤诚。好人的忍辱负重不被看见,反而是那些耍小聪明、控制欲极强的人占尽了便宜。

这使得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成为好人,价值感是高(从上帝视角看),但并不珍贵。

所以,人人都变得不愿意付出、越来越计较得失、在试探和考验中博弈,最后一段关系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有人认为:当你决定做一个好人,你就注定了要在世间遭受伤害。

那请问:如果好人就该被欺负,那这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去当好人吗?我想,没有几个人愿意。

谁都想要好事发生,但又不去成全好事。这不合理。

好人付出再多,也很难长久

其实,比起“好人”这个称号,“正常人”或许更契合实际生活。但因为要和“坏人”有比较明显的对比,所以,正常人也就变成了“好人”。

当“好人”没办法应付坏人的时候,便又变成了软弱的人。

很大一部分所谓软弱的人,他们被欺负、被无视、被压榨,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害怕冲突。

一位网友说,她很害怕老公。可问她,究竟在怕什么?她说自己也不知道。

跟同事聚餐,即便老公没有催促,她也会在回家途中担心被骂;一件事明明是对方的错,她也不敢仔细询问,怕对方不耐烦,从而发更大的脾气;家中里里外外都是她在照顾,但最后的决策权却握在老公手里。

这样的情况,我们可能会觉得,是不是这个女生不够独立,在生活或思想方面依附于对方?

然而事实是,她有自己的事业,丈夫也从未在灵魂深处给过她丝毫的安慰,平时更多的是对她的否定和控制。

她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位好人,或者说,一个软弱的人。

如果说这样的生活她能乐在其中,那倒也没什么,但问题的关键是,她清楚自己的处境,也为此极度痛苦,但就是下不了决心。

人最害怕的就是清醒的痛苦,而她便是如此。其实,从她的表述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她在逃避这个不太乐观的结局。

她对家庭的尽心尽力足以说明她非常期待自己能有个美满的婚姻,但不幸的是,她又恰好碰上了一个不愿意和她共同前行的人。

她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结果,更没有应对冲突的办法。所以,才会那么害怕丈夫。

很多人都是这样,ta们在旁人看来,已经很好很优秀了,但因为得不到伴侣的赏识和配合,常常在关系中陷入自我怀疑。

ta们知道不能妥协,但又变相地为自己制造妥协的借口。ta们按照“好人”的标准,在阐述对方的一系列罪责过程中,适时地添上一句:其实他在某方面对自己也还不错。

说白了,就是在为对方的错误寻求被原谅的合理性。

这样的后果就是:ta总是忽略自己,忘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也需要被关注。所谓的“好人”名头并不能疏解内心的不适。

婚姻的初衷是长久,但也应该明确的是:做个小心翼翼的好人,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感,放纵对方一步步扯松自己的底线,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也都明白,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有了明显的“好人”和“坏人”的区分后,就已经预示着这段关系的不稳定性,它暂失的平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即便好人付出再多,你们也很难继续。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好人的痛苦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拖出来的。ta们常常因为下不了决心,做不了了断而让自己陷于进退两难的处境。

生气的时候是一种说法,平静之后又是另一套想法。

如果对方对ta稍微好点,ta便立马撤回自己本来挣扎好久的决定,而如果对方转变了态度,ta又跟着胡思乱想,企图从上回丢掉的决策中捡回点勇气。

虽然大家明白,成年人的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很多事情复杂难辨,很难从对方做过的一件事中去判断对错,或者评价一个人的是非。

但也得确信的是,如果我们没有一套自己的准则,便很容易被别人的态度所影响。

这对于一个习惯了当好人的人来说,是麻木的开始。

所以,当我们在遇上麻烦的时候,当你下意识地想要逃避的时候,不妨试着鼓起勇气反抗一次、叛逆一次、拒绝一次。

瞻前顾后很难两全,畏首畏尾不是良策。

接纳是婚姻的本质之一,既然你能为了做个好人去接纳对方的不足,那便也尝试着接纳一回自己的诸多情绪。

也就是说,好人也应该学着认真做一回切割,“切除”他人的同时,痛醒自己。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