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名人故居多 1、写完了苏州之行的旅趣,再回到早先的无锡人文之旅。前些日子发了无锡访“居”,阅读者甚多,接着,把旅程中遍访其他名人故居的观感也发上。我们住的酒店对面不远,就是秦邦宪故居,计划之外,但是到了一定要看看。里面是两轴七进、各为面宽三间的江南大户民居建筑群。秦邦宪孩童时代在这里居住到六岁离开。 2、相貌堂堂的秦邦宪,幼年失怙家贫,母亲带着他租住在族叔的这处三间房子里。长成后的秦邦宪不到三十岁就成了中共最高领导人,化名“博古”,直到遵义会议后,才按会议决定在长征途中把印章、文件移交给新的“负总责”的张闻天,以后仍任中央政治局委员,1946年飞机失事牺牲,年仅39岁。 3、在此处建筑的沿街正面,有这个石牌。上面的字样是“旧居”,与门额的“故居”不一样,不知是何道理。 4、秦邦宪小时候住的这一轴正堂,是第二进的“慎德堂”。 5、秦邦宪和母亲租住的是第四进三间,中间是“既翕堂”。翕音同西,意思为“和顺”或“收敛”。怎么理解,自己看吧。从博古同志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后,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离开最高领导职务的安排,以及后来赴重庆“草宪”谈判的表现,“和顺”,“收敛”,都是做到了的。仔细看了这块匾的题字者,是清末状元、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南通州人的骄傲。 6、24年前,秦邦宪的子女们来无锡瞻观这座故居留影。现在的驻美大使与其中的秦钢不是同一人,坊间传说有误。 7、转场,再去看无锡当代另一位大名人荣毅仁故居。嚯嚯,好气派的牌坊,天地山海! 8、红色资本家,不用多介绍。最佩服荣毅仁先生常常引用的一副楹联: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据去过荣家公子办公室的朋友说,在那里就看到过这副楹联的书法作品挂着。很重要啊。要记着,还要行着,那才好。 9、荣氏故里,现在经过了开发,面貌有新意,但不失旧味。 10、招商办公室在一座旧宅里面,装饰得不错。 11、故里新筑,还有宗教场所。 12、乐农桥。真乐的好像不是农民,而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太太们,又一个拍照的好场景! 13、牌坊的另一面。 14、荣毅仁纪念馆门口贴着告示,节日开放后补休,闭门谢客。很巧,荣家第四代传人荣伟(红T恤)等人,也来这里,同样进不去。 15、冷冷清清的故里,留下的一切,似乎味道都不一样了。只有这开了口的石榴,还跟以前一样酸吗? 16、完全意外地遇上了“薛家花园”,一个令人看了过瘾的近代大官僚宅第花园! 17、薛家花园,是一处故居建筑群,全国重点牌牌挂着。 18、故居主人是晚清一位大人物薛福成。他于乱局中文章经世,于战乱中运筹帷幄,还是维新运动、洋务运动的中坚智囊人物,更是出使英法意比利时四国的大清使节,一个艰难时世里出现的中国外交家。 19、薛福成故居又称“钦使第”,这个称呼符合薛福成身份。1890年开建,1894年建成,五进深度,100余间房屋,规模布局宏大气派,人称“江南第一豪宅”。 20、二进正厅曰“务本堂”。 21、令人吃惊的,是正厅务本堂两侧,各有气魄不逊正堂的大厅,这是左侧的议事厅,装饰配置甚至比正堂更加华贵!这在其他类似豪宅里真没见过。 22、后花园。薛家小姐玩耍的地方。第三代闺女与荣家联姻,再出生的闺女,人称“一人连着半部无锡城市史”。 23、好几处花园互相连通。美妙的月洞门。 24、另一处园林水景。 25、庭院深深,廊道长长。曾闻曰“一入侯门深似海”,这里不是侯门也似侯门。《红楼梦》里那个不识相的贾瑞,就是被封闭在类似这样的廊道里,整夜冻成一团,得了要命的病吧? 26、看看这个示意图,规模布局就清楚了。除了皇家园林宫室之外,似乎难有出其右者矣。但是,回过头来说一句,薛福成一辈子留下的这所豪宅,建了四年,他在国外当四国大使。等到要落成,他也正好回国,应该可以享受了吧?可是漂泊海上个把月,踏到上海地皮,他就一病不起了,不久就挂了,再也没能住进豪宅一天。唉,人啊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算不如天算,古往今来谁都一样。看故居,难免看出点儿感想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