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敖艺焜|到头来,终究是树倒猢狲散

 120035948@qq.com 2023-03-18 发布于江西
到头来,终究是树倒猢狲散

文/敖艺焜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有言:“我禁不起的药,你哪里经得起?比如人家坟里的大杨树,看着枝叶茂盛,却是空心子的。”曹雪芹写出的是整个封建社会进入崩溃阶段的历史,在“乾隆盛世”的表象里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泰极否来”的本质特点。所谓盛世仅仅是没有什么较大的战争而已,大观园以外的一切,无不与之反衬着这一点。

首先,《红楼梦》无情揭露了贵族阶级所推行的以政治地位为基础的政治压迫。作者没有直接写或写不出反动阶级对广大劳动农民的政治统治与迫害。这个压迫,是从大官僚地主阶级对于其他阶级的单方面所反映出来的。贾雨村徇情枉法乱判葫芦案,贾赦霸占石獃子家的古董扇子,王熙凤铁槛寺弄权,害死张金哥和守备的儿子,王熙凤独占林黛玉本应该继承的财产等等。贾雨村第一次被罢官即因为“外沽清正之名,暗结虎狼之势”,“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这说的是贾雨村,也是说的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政治上的极端反动。这个压迫,是无孔不入的。它不但反映在社会上,也表现在荣、宁二府内表现在大观园里。像贾珍鞭打鲍二,王熙凤下令把柳五儿“他娘打四十板子撵出去”和五儿被禁闭,都表明贵族对奴隶阶级压迫已成了日常的事。金钏儿跳井自杀,晴雯被拖出去病死,鸳鸯在贾母死后不愿被折磨而自杀……都是对这种压迫的血淋淋的一种冷嘲热讽。这个压迫,是异常残酷的,他用的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手法。如此,不论其他人如何解读,至少在表现上可以看出曹公如此的意图便是反映压迫。

其次,《红楼梦》虽然反映了封建灭亡的首要原因,即封建阶级内部的矛盾与腐败,但是若只是压迫,封建势力仍是占主要,仍是不能将封建制度推向崩溃。这就是第二个点,从中所反映的“腐朽”。《红楼梦》时代的地主阶级尽管已入不敷出,但仍是挥霍无度。不讲薛蟠这样的个例如。一整个贾府都是是这样,婚丧大事,逢年过节,送往迎来,日常生活,铺张到了顶点。秦可卿死了,一场葬礼横跨红楼梦十三回、十四回、十五回,一部棺材便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用的樯木棺,“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如金玉”。暂且排除其身份不谈,处于渐衰之时的贾府,如此挥霍就是把它推入灭亡的因果,当然封建势力也不例外。贾府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贾蓉,贾琏,薛蟠之类,有着阶级的劣根性,这是蠹食封建社会的顽虫。一种是黛玉,宝玉,探春,有所怀疑阶级却又无能为力。所以,其腐朽还体现在后代无法振新这个社会。“生于末世运偏消,无可奈何花落去”如此而已。

压迫为外因,腐朽为内因,若撇开宝黛爱情《红楼梦》就是一个树倒猢狲散的故事。不知好歹的贵族如猴子般刨空了大树的根,而在大树倾倒之际,那些猴子能想出什么好方法使烂根的树起死回生呢?所谓“盛世”,已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在它寿命最后时刻的回光返照。曹雪芹写出了封建制度必然没落的两个根本原因,反映了社会的本质方面,揭示了历史的阶级斗争规律。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