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范陈贾张列传(一)

 新用户66885325 2023-03-18 发布于山东

      《后汉书》为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写,因其极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超越其他写后汉的史学专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公认的记载后汉历史的正史著作。

       黄河歌者金石点评:

      后汉著名的经学家郑兴,他劝刘玄向西定都长安,本来是个好主意,可刘玄自己不争气,其实留在洛阳也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因为水平就那样了。郑兴的儿子郑众出使匈奴不辱,被匈奴人称赞为超过苏武。请看《<汉书>研读》第162章:

郑范陈贾张列传(一)


郑兴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县人。他年少时学习《公羊春秋》,晚年精通《左氏传》。他积精深思,通达主旨,他的同学们都以他为师。天凤年间,郑兴率领学生跟随刘歆讲解订正大义,刘歆赞美郑兴的才华,让他撰写条例、章句、传诂,校定《三统历》。

刘玄称帝后,任命司直李松代理丞相事务,先行进入长安。李松任命郑兴为长史,命令他奉迎郑玄迁都。刘玄的部将都是山东人,他们都劝刘玄留在洛阳。

郑兴劝说刘玄:“陛下起自于荆楚,政权还未实施,只是朝代建号,但山西雄杰却争相诛杀王莽,开关郊迎陛下的军兵,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天下人都苦于王氏虐政,思念高祖皇帝的旧德。现在长久不进行安抚,臣恐怕百姓会离心离德,盗贼会再次兴起。《春秋》中说'齐小白入齐’,他不称侯,是因为还没有朝庙祭祖的缘故。现在的提议者都说应先平定赤眉军后再入关,这是未认识根本去争夺其末,恐怕陛下的军兵辗转在函谷关时,陛下就是高卧在洛阳,怎么能安枕呢?”

刘玄说道:“朕向西入关的决心定了。”刘玄封郑兴为谏议大夫,派他安排关西和朔方、凉、益三州,返回后封凉州刺史。天水有造反者攻杀郡守,郑兴因此被免职。

这时赤眉军攻入函谷关,向东的道路被隔断,郑兴只好向西归附了隗嚣。隗嚣以礼虚心向郑兴请教,但郑兴耻于屈身为其服务,推辞有病不起。隗嚣夸耀粉饰自己,经常认为自己是周文王复生,和众将商议自立为王。

郑兴听说后劝说隗嚣:“《春秋传》中说:'口不说忠信之言为嚣,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前者众将集会,难道会没有听到不道不忠信的话吗?大将军却听从,难道不是缺乏详细观察吗?当年周文王承接几世积累的大德,再加上为人睿智,三分天下有其二,却仍然服侍殷商。到周武王继位后,八百诸侯未经谋划全部集会,大家都说'纣可伐矣’,周武王认为未了解天命,还军等待天时。高祖皇帝连年征伐,仍然以沛公的名义行师。现在将军虽然大德鲜明,却几世没有宗周那样的福祚,威武谋略虽然提振,还没有高祖皇帝那样的功勋,要想去行不可能的事情,这明明是要迅速招来祸患,难道不是这样吗?希望将军明察。”

隗嚣最后放弃称王,随后广为设置职位,用来提高自己的尊贵位置。郑兴又劝阻隗嚣说:“中郎将、太中大夫、使者持节官职都是帝王的器物,不是人臣应当制定的。孔子说:'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既然不能借给别人,当然也不能向别人假来。这些都对实际无益,却有损名声,不是尊上的做法。”隗嚣感觉为难而停止这些做法。

等到隗嚣派遣儿子隗恂到洛阳侍奉,将要出发时,郑兴借护送隗恂一行,请求返回安葬父母,隗嚣不听,迁徙了郑兴的房舍,增加其官位和俸禄。郑兴进入见隗嚣说:“我以前遭遇赤眉军之乱,因为是将军的老部下,所以才敢归身于将军。幸蒙将军拯救之恩,使我又一次保全性命。我听说过侍奉亲人之道,活着侍奉为礼,死后安葬为礼,祭祀也为礼,我尊奉这些礼仪,不敢有所遗失。现在我的父母还未安葬,所以请求退休回家,将军用增加官位俸禄、迁徙房舍来挽留我,中间又会耽搁很多时间,这只是用亲人作为借口,是真正失礼。将军怎么能这样呢?”

隗嚣问:“难道我不值得挽留先生吗?”郑兴回答说:“将军占据七郡之地,拥有羌胡之众,又拥戴本朝,其德无比丰厚,其威势无比重大。居位能作为专命大使,入朝必定担任鼎足大臣。郑兴我只是一个俗人,不敢深居这里不出,通过将军求进官位,不用担心不发达;托身将军求取进入朝廷,怎会担心朝廷中没有亲近之人呢!这正是我不违背将军的意思呢!我只是因父母安葬请求,属于迫不得已,希望留下妻子独自回家安葬父母,将军又有什么猜忌呢?”

隗嚣说:“这太好了。”随后命人为郑兴置办行装,让他妻子一起东归,这年是30年。

侍御史杜林先前和郑兴同居陇右,因此推荐他说:“臣私下里看到河南人郑兴执义坚固,喜读《诗经》《尚书》,好古博物,见疑不惑,有公孙侨、观射父那样的德行,应当让他侍奉陛下帷幄之中,掌管宫廷机密。当年张仲在周朝辅佐周宣王,诗人感觉非常喜悦。希望陛下留心观察,以协助处理政务。”刘秀征召郑兴担任太中大夫。

第二年三月晦日发生日食,郑兴借机上书说:

“《春秋》中认为,天违反时令为灾,地违反物理为妖,人违反大德为乱,乱就会妖灾发生。去年以来,怪象连续出现,料想是行政出现了很多缺失。查看《春秋》中的记载:'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发生日食。’书传中说:'日过春分而未到夏至时,日月星三辰有灾,于是百官穿素服,君主不能举行盛宴,躲避办公,乐师击鼓,庙祝用币,史官用话祷告。’现在孟夏是纯乾行事,阴气没有来到,灾祸尤其严重。国家无善政,就会表现在日月上,灾异的到来不能不慎重对待,其要害在于能切合之心,选择合适的人处于官位。帝尧知道鲧不可用却强行使用,这是委屈自己的识人之明,因人而异。齐桓公不计前嫌使用管仲为相,晋文公返回国中使用郤縠(音hú,胡),这都是不因私废公,选择贤良处于其位。现在公卿大夫大多举荐渔阳太守郭伋可以担任大司空,但陛下没有及时确定,道路上就有了流言,都说道:“朝廷想使用功臣”,按照功臣的标准来使用就是位置错乱了。希望陛下向上师从唐、虞,向下观览齐、晋,以便成就屈己从众的大德,促成群臣让善的大功。”

“日月交会本应出现在朔日,但近几年的日食多发生在晦日,先于原来的时间会合,这是因月亮行的太快。太阳象征君主,月亮象征大臣,君主亢急就会导致臣下急促,所以月亮才行的太快。今年正月发生大霜,从那时开始,大多都是寒冷的天气,这都是行政过急的惩罚。天子作为贤圣君主,就像慈父对待孝子一样。上天反复叮咛告诫,想要让君主反思政事,所以灾变频繁出现,这是国家之福。现在陛下高明,但群臣惶恐局促,应当多留意用柔和的大政,垂意于《洪范》中的说法,博采大家谋略,采纳群下之策。

上书奏报后,大多被刘秀采纳。

刘秀曾经向郑兴询问郊祭的事情,他问:“我想用谶纬来决断,你看怎么样呢?”郑兴回答说:“臣不研究谶纬。”刘秀大怒说道:“卿家不研究谶纬,难道是不相信吗?”郑兴惶恐答道:“臣只是在书中没有学到,并不是不相信。”刘秀的怒气这才平息。

郑兴多次谈论政事,依经守义,文章温雅,但都因为不善于讲谶纬的原因而得不到重用。

33年,刘秀派郑兴监军征伐南方、在津乡准备军需物资。这时,征南将军岑彭被刺客所杀,郑兴兼领其营军兵,和大司马吴汉一起进攻公孙述。公孙述去世后,刘秀诏令郑兴留屯成都。不久之后,侍御史举奏郑兴奉使期间私自购买奴婢,被贬为莲勺县令。这时正在国家战乱之后,各郡县残破荒费,郑兴想要修筑城池,修行礼仪进行教化,却碰到有事被免职。


郑兴借机离开隗嚣

郑兴喜欢古文经学,尤其通晓《左氏》《周官》,擅长历数,杜林、桓谭、卫宏等人,无不斟酌取其大意。世上解读《左氏》的,大多以郑兴作为鼻祖。贾逵传承父亲学业,所以才有郑、贾学派。郑兴离开莲勺县后,再也不出仕做官,他到阌(音wén,文)乡作客教授,三公接连征辟,他不肯答应,最后在家中去世应。

郑兴的儿子叫做郑众。郑众(?~83年),字仲师。他在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学习《左氏春秋》,精研学问,通晓《三统历》,写成《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晓《周易》《诗经》,闻名于世。建武年间,皇太子刘庄和山阳王刘荆,通过虎贲中郎将梁松送去细绢锦帛聘请郑众,想让他讲解经义,能够自由出入皇宫殿中。郑众对梁松说:“太子是国家储君,他没有对外交往的大义,汉朝制度有所防备,藩王不应当私自交接宾客。”于是推辞不肯接受。

梁松又派人传话给郑众说:“这是长者的意思,不能违逆。”郑众回答说:“如果行触犯禁忌的罪过,我还不如守正而死呢。”刘庄和刘荆听说后感觉惊奇,也不再勉强他。后为梁氏被窦氏陷害事败,他的宾客大多受到牵连,只有郑众没有涉及其中。

永平初年,朝廷征辟郑众到达司空府,因通晓经术担任给事中,两次升任越骑司马,留在皇宫担任给事中。这时,北匈奴派遣使者请求和亲。

65年,汉明帝派遣郑众持节出使匈奴。郑众来到北匈奴王庭,匈奴人想让他下拜,郑众不肯。单于大怒,把郑众软禁起来,不提供水火,想要胁迫郑众屈服。郑众拔刀发誓,单于因为害怕停止,派使者跟随郑众前往京师洛阳。

朝廷商议又想派使者答复,郑众上书劝谏说:“臣听说北单于之所以要向汉朝派出使者,只是想离间南单于的部众,坚定三十六国跟随自己的决心罢了。他还想宣扬与汉朝和亲,以便向邻敌夸耀展示,想让西域那些归附汉朝的局促狐疑,让怀土之人对中国绝望。汉朝使者到了后,他便更加自信。如果再次派遣使者,匈奴人必然自认为计谋得逞,让手下群臣中持反对意见的不敢再次提议。如果这样去做,南匈奴王庭就会动摇,乌桓也会生出叛离之心了。南单于久居于汉地,很了解形势,如果出现离心离德,马上会成为边境大害。现在万幸有度辽将军率领部众扬威北垂,虽然没有什么报答,他们也不敢为患。”

汉明帝不听,仍然派遣郑众出使。

郑众又上书说:“臣以前奉命出使时不向匈奴单于下拜,单于非常憎恨我,所以派兵包围臣。现在再次衔命出使,必然再次受到陵折。臣确实不忍心手持大汉衔节,却对着单于下拜。如果让匈奴有机会制服臣,肯定会有损大汉的威仪。”

汉明帝不听,郑众迫不得已,已经出发了,还在路上接连写书信向汉明帝力争。汉明帝下诏书责备郑从,追回他后逮捕交给廷尉,却正好碰到天下大赦返回家中。

随后,汉明帝见到匈奴来者,询问郑众和单于当庭抗礼的情况,他们都说匈奴人传言郑众意气壮勇,就是苏武也不能超过他。汉明帝又征召郑众担任军司马,派他和虎贲中郎将马廖一起进攻车师。汉军到达敦煌后,汉明帝封郑众为中郎将,派他出使护卫西域。这时匈奴胁迫车师,包围戊己校尉,郑众派兵救援。郑众升任武威太守,他谨修守备,匈奴不敢进犯。郑众又升任左冯翊,非常有政绩名声。

81年,郑众接替邓彪为担任司农。这时汉章帝提议恢复盐铁官,郑众劝谏认为不可。汉章帝下诏书对其严厉责备,以至于被奏报弹劾,郑众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变,汉章帝也不听。郑众在官位以清廉公正著称,他随后按照诏令写成《春秋删》十九篇。83年,郑众在官位上去世。

郑众的儿子叫做郑安世,也传承家业,担任长乐宫、未央宫厩令。延光年间,汉安帝废掉太子刘保为济阴王,郑安世和太常桓焉、太仆来历等人一起持正议谏争。汉顺帝刘保继位后,郑安世已经去世,汉顺帝追加赏赐钱帛,封郑众的儿子郑亮为郎官。郑众的曾孙叫做郑公业,单独有传记。


郑众出使匈奴不屈

黄其军

        作于2022年11月30日(古历壬寅年十一月初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