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儒风君 《增广贤文》有言:“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够格坐上酒桌,起码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朋友多,能聊天,懂规矩,会看人。 喝酒有7大好处,一般人我还真不告诉他! 喝酒的人,有文采 古龙的武侠小说,备受追捧,常有编辑去他家约稿。 长子郑小龙回忆说:“跟我父亲邀稿,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但若编辑同我父亲对饮两杯,邀稿差事似乎就会变得非常顺利。” 古龙的酒风豪爽,就像他笔下的江湖,颇具大侠风范。 天王老子来了都一样:想要稿子,就得喝酒。 散文家林清玄,曾做过古龙的编辑。 每次去催稿,都得舍命陪君子。 有趣的是,两人都是海量,怎么喝都喝不醉。 喝到兴头上,干脆把绍兴黄酒倒在盆里,一人一盆捧着喝。 古龙一生好酒,临终时特地带了48瓶名贵的XO,放入棺中作为陪葬。 喝酒的人,人缘好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 朋友聚会,坐在一起光吃饭不喝酒,那场面简直无法想象。 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于谦,有一大爱好广为人知,就是喝酒。 十岁那年夏天,酷暑难耐。 于谦和舅舅走在路上,甚是口渴。 三毛八一升的鲜啤,爷俩喝了半升。 人生第一次大醉,让于谦爱上了喝酒。 他说:“三五好友围炉而坐,漫谈东西南北、世道人心。特快乐,特得劲。” 一天凌晨三点多,于谦和乔杉硬拉上韩童生。 仨人喝了两斤白酒,聊到凌晨七点多。 韩老师讲话剧团的事,谦儿哥讲德云社的事,热闹极了。 有种朋友关系,叫“一起喝过酒”。 别管熟不熟,一起喝过酒,就算是朋友。 酒场上的朋友,不分贵贱,三教九流都有。 从影视演员到商界大佬,大家都愿和于谦一块喝酒。 大家开怀畅饮,没什么负担,轻松自在。

喝酒的人,有自知 《宋书》云:“酒虽悦性,亦所以伤生。” 小酌可以怡情,豪饮可就伤身了。 真正懂酒的人,都有自知之明,从不吹自己酒量好。 蔡澜的母亲,是个性情中人。 平日里就好吃燕窝、喝XO级干邑。 蔡澜小的时候,她就喜欢拿筷子沾酒给儿子喝,锻炼他的酒量。 长大后,喝酒吃肉,成了蔡澜追寻快乐的方式之一。 饮酒而不酗酒,是他玩乐人生的底线。 他说:“把酒喝舒服了才是喝酒,不然就是被酒喝了。” 逞能拼酒要不得,身体健康最重要。 喝酒的人,能解忧 曹操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黄霑年轻时,投资电影失败,又与女朋友分手。 情场、商场两失意,很多人都不愿搭理他。 黄永玉却带着酒去看他,说:“失恋算个屁,你要懂得失恋后的诗意!” 黄霑立刻骂了回去:“你才放狗屁,失恋都要上吊了,还能有诗意?” 骂虽骂,心里却领情,听懂了这份别样的安慰。 很多年后还不忘感慨:“所有人都希望我死,只有他来安慰我。” 二两白酒下肚,人就觉得飘飘然、醺醺然。 平时不敢说的话,喝醉酒敢说了;平时不敢做的事,喝醉酒敢做了。 再灌下几杯,所有的苦闷烦恼全都忘了。

喝酒的人,身体好 俗话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酒业泰斗秦含章,寿年112岁;他的夫人索颖,也有93岁高龄。 家喻户晓的茅台、汾酒、青岛啤酒,都由章老参与改良。 一辈子与酒打交道,秦含章平时也会小酌两口。 他最常喝的是红酒,有时也会喝一小杯黄酒,或半杯白酒。 夫人索颖,四十年代曾在国外读书。 当时生活条件不好,睡眠不足、肚子饿。 章夫人两次冻到休克,都是被葡萄酒救醒的。 老两口虽然爱酒,但不嗜酒。 饮酒非常节制,才能健康长寿。 喝酒的人,爱生活 喝酒不仅仅是一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丰子恺爱酒,把饮酒当成一种乐趣,一种生活的调味。 他说:“吃饭和吃药,都是功利性的。吃饭求温饱,吃药求病愈。 而吃酒是因为兴味、为享乐。” 拔牙期间,医生责令戒酒。 丰子恺想尽妙招,竟用注射器吸酒,直接注射到喉头,再吞咽下肚。 他说:“我可以不吃饭,但少不了酒。 酒是米做的,吃了酒就等于吃饭。” 对他而言,人生无酒,便不再是人生;得以痛饮,才算真正的活着。 喝酒的人,更有趣 82岁的蔡澜,活得像个老顽童。 他曾对朋友笑称:“你的血型是AB,我的血型是XO。” 他曾驱车,到酿造椰酒的师傅家买酒。 酿酒师傅得知来意,指着屋檐下一个大塑料桶说:“要买就买整桶去。” 蔡澜当真花80元买回一大桶酒,请朋友们一起喝。 酒醉饭饱,只喝了三分之一。 他干脆请人将酒桶抬进浴室,倒入大浴缸中,刚好半满。 夜深,他脱光衣服,跳入缸内,全身乳白香甜,凉透心肺。 索性把整个人潜入酒里,张口骨碌骨碌狂饮。 谈起这段往事,蔡澜说:真是人生一乐也! 有人说他风流,有人骂他老不正经。 对蔡澜自己来说,快乐才是他的人生信条。 他乐观而豁达,不会为难他人,更不会和自己过不去,生活也因此自在满足。 文末点个在看,儒风君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