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1名开国中将离奇失踪,最后发现他的时候,他却被关在爬满了老鼠的地牢中。 这名开国中将在1955年被授衔,而他的消失时间,则是在1971年。当时新中国早已成立,按理说,这是开国中将的巅峰时期。 可为何他会离奇失踪? ![]() 另外更奇怪的是,当周总理发现他消失之后,连周总理都亲自出马,下令要求彻查清楚。 可即便是有了周总理的命令,整个彻查过程却依旧相当困难。 这名开国中将究竟经历了什么?解救的过程为何会受到阻挠?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52年前的中将消失案。 失踪7年的中将事情的开端发生在1971年,这一年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在这个紧要关头上,周总理和毛主席频繁地开展着各种会议。 为了给我国的发展制定计划,在1971年的某天,周总理按照惯例举行了一次会谈,此次会谈的参与者众多,其中开国英雄们几乎都达到了会场。 然而就在会议即将开始的时候,周总理却突然发现了异样,他在开国中将的席位里浏览了一遍,整个177位开国中将,能到来的几乎都在现场,可唯独少了一个人,他就是吴克华。 ![]() 吴克华 如今会议即将开始,吴克华却迟迟不现身,这让周总理有些怀疑,于是他赶紧询问众人,可得到的回答却都是一问三不知。 有人猜测,最近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并且吴克华已经58岁,他可能忙于工作而忘了这场会议。 但周总理心里清楚,这绝不可能。 因为吴克华可是海南军区的司令员,同时他还是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周总理对吴克华十分了解,他做事向来有计划有条理,就算是迟到或者缺席,他也会提前告知。 但周总理的会议邀请发出之后,他从来没收到过吴克华的回复。本以为吴克华会按照计划参加会议,但直到会议开始,吴克华也没有出现。 出于担心,周总理多询问了几句,这一问之下,竟然让周总理大吃一惊。 “最近有人见过吴克华同志吗?” 这一次回答周总理的却是, “我们已经好久没联系过他了,外界关于他行踪的消息也寥寥无几。” ![]() 吴克华(左4) 据其他干部所言,吴克华似乎已经很久没在外面露过面,作为一个工作繁多,随时都需要外出谈话的人,这种情况显然不合理。 会议一结束,周总理便找到相关人员,他准备派人前去调查一番。 但调查的结果却更让人吃惊,吴克华家里早就人去楼空,看样子吴克华似乎是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 加上之前的种种情况,周总理心里生出了一种可怕的推测: 吴克华同志无故失踪了! 开国中将的失踪,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当下周总理便找到了政治部的人,他表示: 必须找出吴克华同志!不管下场如何,他必须要见人。 向来温和可亲的周总理,竟然在吴克华的事情上动了怒,意识到事情严重性后,相关人员立马展开了一场更大的搜查。 可奇怪的是,政治部人手众多,可调查起吴克华的行踪来,却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 吴克华(左后排1) 好在此次搜查还是有结果的,只不过周总理听到这个结果后,却再次拍桌大怒! 原来,吴克华根本没有失踪,他是被秘密关押进了地牢里。戴着一顶胡乱扣上的“帽子”,吴克华在地牢里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 为了污蔑吴克华有罪,地牢里的人隔三差五便去审问吴克华,一段时间下来,吴克华身形瘦削,就连精神也有些恍惚。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堂堂一位将军,住的地方却阴暗潮湿,地上爬满了肮脏的老鼠,就连伙食也是一些残羹剩饭。 并且在审问中,吴克华必须按照指令回答问题,否则就会遭到新一轮的非人对待。 很难想象,一位年近60岁的将军,竟然在这种困境中度过了7年的时间。 当周总理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罕见发了脾气,随后周总理下令: 立马解救吴克华同志! 只不过周总理万万想不到的是,整个解救过程竟会如此艰难。 ![]() 周总理 其实从发现吴克华同志消失,整件事情就透着古怪。 1971年,周总理才在会议上发现吴克华缺席,这是吴克华正式被确认成消失。 但在此之前,吴克华早就被关进了地牢里,他已经在地下度过了7个年头。 一边是开国中将的称号,一边是政治部高级委员的身份,吴克华的消失必定会立马引起旁人注意。 但为何整整过了7年,吴克华的消失才被发现?这其中,少不了有心人士的故意隐瞒。 另外,对于吴克华的搜查也相当古怪。吴克华并没有遭遇意外,也就是说,查找一个活人,根本花不了几个月的时间,可在周总理的命令下,相关人员却调查了将近一年,才查到一点关于吴克华的风声。 当然,最大的疑点还在于,周总理下令后,相关人员却还是不能立马解救吴克华。 原来,在长期审问打压中,吴克华同志早已精神恍惚,面对地牢的压迫,他只能被迫承认自己有罪。 ![]() 即便是周总理心里清楚,吴克华绝对是清白的,但要在大庭广众下救出一个“有罪”的人,这事也极不容易。 为此,不少人都在为吴克华想办法。有人建议,直接偷摸进地牢,找到吴克华同志后强行将他带出。 这条建议显然不可靠,在周总理看来,法律规则还是必要的,如果他们带头私自救人,那么对于那些真正有罪的人,就将会是一个不好的开头。 也有人说,直接拿着周总理的命令,另外再带着吴克华是清白的资料,到地牢里去提人。 这个方法看似合情合理,但真正操作起来,却是适得其反。 据周总理反应,吴克华是因为被扣上了“有罪”的帽子被抓进去的,如今他们带着证据去捞人,虽然吴克华的罪名被洗去,但地牢里的负责人却不会善罢甘休。 一旦吴克华被证实无罪,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抓错了人,到时候他们就会面临组织上的惩处。 ![]() 吴克华(左1) 为了躲避这些处罚,地牢负责人是坚决不会让出吴克华的,并且更糟糕的是,或许在解救行动的前一步,他们就会层层串通,将吴克华同志藏起来。 包括之前的调查,也是因为这点才受到了阻力。想要成功解救吴克华,必须在不引起警觉的同时又要保证解救行动的合法性。 周总理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将任务交给李德生处理。 李德生是总政治部的主任,他出生在1916年,在多年抗战中,李德生凭借着自身的能力成为了毛主席身边的得力干将。 在抗美援朝时期,李德生还担任过12军的军长,虽说他没什么政治经验,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却破例将他任命为总政治部的主任。 用主席的话说就是: 李德生同志有大智慧,各种疑难政治问题在他面前都能得到解决。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确高瞻远瞩,而李德生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 李德生 当时周总理还担心李德生搞不定,但李德生接到任务后仅仅3天,他便想出了一个解救吴克华的好方法。 他准备“提审”吴克华! 提审一般是对犯人进行的一种审问手段,可吴克华明明是无罪的,李德生为何还要审问他呢? 原来,这就是李德生计划中的一环,在接到周总理的任务后,他花了一天时间,查清楚了吴克华被关在炮兵司令部招待所的地下室。 随后,李德生尝试过会见吴克华,但关押吴克华的人相当警惕,他们生怕吴克华被救走,为此在层层隐瞒下,李德生根本见不到吴克华。 但“提审”就不一样了,“提审”意味着李德生也认为吴克华有罪,这样一来,招待所便不会隐瞒吴克华的存在。 当李德生的“提审”批条被下发后,他立马便得到了招待所的回应。 ![]() 李德生 时隔7天,李德生终于见到了曾经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但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一名开国中将离奇消失7年,被发现的时候,他却在阴暗地牢里神志不清。 李德生费尽心思终于见到了吴克华同志,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无比心酸。 只见吴克华身体瘦弱,头发花白,在见到李德生的第一眼,吴克华没有任何喜悦,反而是不断念叨: 我有罪!我有罪! 此前的吴克华将军那是何等的风光,27岁当旅长,32岁当司令员,42岁被评为开国中将,51岁进入国防委员会任职。 可就在他任职不到3年,他便遭到了集团污蔑,从此锒铛入狱。 在狱中的这7年,无尽的折磨让他双眼无神,连续的打压令吴克华见人便承认自己有罪。 这哪里是一个开国中将应该有的对待! ![]() 李德生红了眼眶,他不敢耽搁,在见到吴克华同志后,他将证明吴克华无罪的材料递交上去,直到这一刻,59岁的吴克华终于重获自由。 吴克华被解救出来后,周总理亲自上前慰问,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吴克华的职位终于得到了恢复,他的生活也逐渐回归了正常。 至于招待所对吴克华的污蔑,也在1974年正式被洗清。炮兵党委上报了一则报告,名为《关于吴克华同志问题的复查报告》,在这则报告里,他们正式否定了吴克华身上莫须有的罪名。 吴克华同志在休养一段时间后,身体刚一好转,他便立马拜会了周总理,对于想出奇招救出他的李德生,吴克华同志也亲自表示了谢意。 吴克华复出之后,1975年4月,他接到了军委的最新命令,他将任铁道兵的司令员。 1977年8月,吴克华还参加了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中,他被选为军委委员。 这时的吴克华早已是64岁高龄,但我党对他的委任却还没有结束。 ![]() 吴克华将军 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吴克华再次被任命为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 1980年1月,吴克华从乌鲁木齐被调走到广州,在广州军区里,吴克华的职位依旧是司令员。 在吴克华的一生中,他前前后后担任过16次司令员,在我军历史里,他是担任军区司令员最多的一位,没有之一。 每次接到我军任务后,吴克华总会拼尽全力,在1948年的塔山阻击战里,吴克华曾带领部下和国军拼搏6天6夜。 当时国军带着最后一战的决心,飞机、大炮齐齐攻来,在国军4大师的进攻下,吴克华熬得双眼通红,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和将士们持续在战场上厮杀了6天之久。 等战争到最后的时候,国军甚至出动了敢死队,但在吴克华周密的计划下,国军最后的反扑也被平定了下来。 虽说在这场战役中,我方损失也不小,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彻底熄灭了国军的反扑之心。 经过6天血战,吴克华带领的第41军一战成名,甚至在世界上,这支军队都算得上是王牌军。 ![]() 可惜的是,连年征战,以及7年的牢狱之灾,这些都给吴克华的身体造成了无可挽回的负担。 从1986年开始,吴克华的身体便接连出现问题,到了1987年2月,吴克华只能卧床休息。 病重时期,吴克华替自己留下了遗嘱,吴克华表示,自己这一辈子过得值,但对母亲以及当年在塔山战役里牺牲的队友,却始终充满了愧疚。 吴克华是家中独子,自从16岁加入红军后,他就再也没见过母亲。在吴克华征战的时候,国民党还抓捕了他的母亲,并打算命令她写信,以此要挟吴克华叛变。 但吴克华的母亲却坚决拒绝,由于母亲态度强硬,最终她没能活着走出国军阵营。 等吴克华再见母亲时,却已经是几十年后在坟前为母亲上香。 ![]() 吴克华 出于对母亲和战友的愧疚,吴克华告诉身边的人,他死后骨灰要撒在塔山,最后要埋葬在母亲身边。 1987年2月13日,吴克华病逝。 1988年8月,吴克华和当年牺牲的战友们一同长眠在了塔山之下。 英雄已逝,但我们伫立的大好河山之上,却始终铭刻着英雄的事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