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代有一件老工具,名叫麻砣,它是如何工作的,一般人不知道

 历史解密坊 2023-03-18 发布于辽宁

民国时期的四川地区,一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老工具,它的名字就叫“麻砣”。据当地人说,麻砣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工具,往往缺少它,生产生活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绳索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基本上都会出现绳索的身影,无论是建筑、运输、生活等等,都需要用到绳索进行捆扎,以此来完成各项任务。比如,我们在平时穿鞋的时候,往往都会使用鞋带将鞋子绑紧,在装卸货物的时候,往往也会使用绳索进行捆扎,保证货物的稳定性。当然,现代绳索的种类多种多样,质地也会因为使用方式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可谓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用。

相比于现代社会,民国时期的生产力较低,制造业也极其不发达,民间百姓在使用绳索时,往往都会选择自制,这无疑也是小农社会中手工业发达的必然产物。在民国时期,百姓们使用最多的绳索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正是我们熟知的麻绳。

在民国时期的四川,一直存在麻绳手工业的编织作坊,小小的编织作坊林立,不少贫苦百姓家的妇女也都以此为业,用以改善家庭生活。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四川搓麻绳的妇女们在搓麻绳的时候,往往都会用到一种较为特殊的工具,它便是“麻砣”。

顾名思义,麻砣就是用以压住麻丝的石砣,其本身也存在木制和其他材质,不过从本质上来看,麻砣本身最重要的用途,还是其自身的重力,用以压住麻线细丝。麻砣呈厚厚的饼状,其下方为平滑状,上方有一处凹槽,因其做工本身较为粗糙,故此使用和保存也都较为方便。

众所周知,麻绳的制作需要使用到麻线,而麻线的采集过程十分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首先,人们会在田地里大量种植麻,待其成熟之后将其采割。制作麻绳的麻丝,其实是麻的茎,但是其本身十分紧致,如果贸然割取,势必耗时耗力。久而久之,人们便想出了一个较为省力的办法,就是将采割下来的麻全部泡在水里,使得麻皮从茎上彻底脱落,由此便可以对其大量采集。

接下来的步骤,便是对其展开大规模的编织,也正是此时,麻砣便要正式登场了。首先,妇女们会将麻皮放置在地上,使用麻砣将其死死压住,保证麻丝的总体稳定,之后妇女们会使用特殊的工具,将本来连在一起的麻皮割成一根根细丝,继而将其搓成一缕缕细小的麻线。该道工序就需要保证麻砣的稳定性和重量适中,既不能太重压毁麻线,又不能太轻导致麻线不能绷直。

更加有趣的是,麻砣除存在压麻线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因为在搓麻的时候,妇女们的手心需要较大的摩擦力,故此而言,她们的手心绝对不能出汗,否则会严重影响搓麻的效率。

不过,麻砣的另外一个功能便极大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在麻砣的上方,存在一个小小的凹陷部分,其内部添加有大量的草木灰,草木灰本身存在极强的吸附性,故此能够吸收手上的汗水。如果妇女们感到手上光滑,便需要从麻砣上方抓取一些草木灰进行揉搓,如此便能持续的进行搓麻,不会担心因为手滑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直到现代社会,麻绳的使用仍然相当普及,其本身质地结实耐用且价格低廉,一直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不过相比于一些专业的行业而言,从业者多会选择使用专业性较强的绳索,以此保证目标的顺利达成。当然,现代尼龙绳的出现,也极大程度上代替了麻绳,麻绳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从此走进博物馆之内,成为勤劳的重要象征,以及祖先睿智与聪明的代表。

参考资料:《地理故事》 李君著 山西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