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1期】如何催账能拿回钱还不伤感情?

 快乐学而时习之 2023-03-18 发布于天津

场景1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不咋联系的朋友,突然发消息邀请你这周去参加他的新婚宴。收到消息后你的不爽感蹭蹭暴涨….

场景2

那么,再来看一个例子:如果你有使用信用卡消费的习惯。你会发现,银行的还款日一般设置在月初,而且每次提前15~20天给你发送还款提醒。随后,每到还款日,你心理的波动并不会很大。

面对以上1、2两种场景,同样从你口袋里掏钱,为什么相比信用卡还款,来自朋友突如其来的份子钱会让你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

嘿嘿……不得不说,专业玩金融的都是人精。银行巧妙的利用了人性的两个漏洞,降低了从你口袋中掏钱时,给你带来的痛苦感。


具体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原理1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脑袋中有多个虚拟的金钱账户。对于同一笔钱,人们会将它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去。也就是说,关于你每月的收入,你会把它归类到生活、娱乐、房贷、养娃、存款…..等多个心理账户里。

当你支出时,你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虚拟账户中取钱。所以在场景1里,面对朋友突然告知的喜事时,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建立一个支付份子钱的账户,这才是导致你负面情绪爆棚的原因。

原理2

根据上面的解释,你现在可以理解银行有多精明了吧?银行提前发送还款提醒,相当于帮你提前建立关于还款的心理账户。

但是银行为什么要把还款日放在月初呢?因为此时,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上班族)刚领到工资,金钱心理账户比较充裕,对支付痛苦的敏感度最低。所以此时收账,消费者的金钱支出疼痛感远低于月底荷包憋憋时。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该明白如何向你的客户催账了把?那就是:

首先,搞清楚你的客户心理账户什么时候最充裕(注意,是心理账户!通常当新增一笔收入时人们感觉有闲钱可以花花)。

其次,你需要提前提醒他该还钱了。这样就相当于给他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创建一个还钱的心理账户。因此可以避免你们之间的生意关系,由于突如其来的收账而遭到破坏。

(银行就是使用这种方式,让你成为信用卡忠实用户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