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工•防潮 “水文化”主题征文展播22|料场院内那眼‘泉’

 文乡枞阳 2023-03-18 发布于安徽

万元奖金等您拿|左工·防潮 “水文化”主题征文活动来啦!

温馨提示

文乡枞阳/左工·防潮 “水文化”主题征文活动,得到广大文友积极响应,应征稿件如雪片般飞来。即日起,文乡平台将根据来稿时间顺序,对初审合格稿件编号展播。为公平起见,平台编辑不对原作进行任何修改(包括错别字);作者简介一律省略,只标注姓名和省籍。不合征文要求的稿件,编辑即时回复退稿,敬请理解。感谢大家踊跃参与,欢迎继续来稿!

料场院内那眼'泉’
作者:韩景生(吉林)
        城北端,有个环境十分清静的料场,北临一条小石河,一座日伪时期建筑的砖瓦小房,凸现在院子中央的高地上。
        尽管城区不断发生变化,几经扩展,也未将这座“孤岛”包了进去,始终原来的样子,安静地存在着。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僻静、别无他店的院落中,有一个常年流淌着的清泉。泉眼的蓄水处,形成一汪纯净透明的小小“湖泊”,泉水顺着一条自然形成的弯弯小溪,发出潺潺的声音流淌着,缓缓地,隐隐地,流向坡底的小石河。冬天的时候,泉眼四周隆起了许多冰瘤,尽管一天天的“挂蜡”,让此泉眼变得越来越小,却仍未断流。使这那黑洞洞的泉眼,一天天仿佛神话般的变得愈加神密起来。
        “古语讲: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后来经人这样一说,人们也就相信了这泉眼。时间久了,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了。
        至打两年前建筑公司的王经理租下了这个院落,院子里不再是只堆一些砖石、房架等拆卸下来的旧建筑材料了,经常有翻斗货车、吊车、挖掘机、推土机、混泥土搅拌机等一些重型机械停放在院落里。
        “水聚再好不过了,王经理准能大发大旺!”针对着那眼泉,王经理已经不止一次听人这样说他了。事实上,他承包经营的建筑公司这些年在当地风生水起的。就冲院落里那堆得满满的建筑材料和那些不断增加的建筑机械,足以证明他的事业正在一天天的发展壮大。
        这不,今天又有几名工人围着那眼泉,站成了弧线型说笑着,王经理也正好走到这儿,好趣地凑了过来。
        “宝地啊!王经理这两年可发大发了!”
        “水旺财运,冲这眼泉,王经理不发才怪哩!”
        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当着王经理的面,拣好听的嗑唠。王经理也没有理会他们的话,一边凝视着那个泉眼,一边静静地发呆。
        多么清澈的泉水呦!他想起前几天在酒桌上有人猜谜时出的一道题:世界上最后的一滴水是什么?答案:上帝的眼泪。想到这,他猛然意识到什么似的抬起头,望着不远处的那座日式小房,若有所思起来。
        片刻,王经理让护院的老李头找来几把锹和镐,二话没说,呸!呸!往手心里啐了两口吐沫,抡起镐头对准泉眼周围刨了起来。那几名工人虽不明其意,也拿起工具跟着干了起来。
        大约用了半个钟头的工夫,大伙在泉眼周围抠出了十多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和一堆沙土。泉水此刻也变得浑浊起来。
        正当大伙歇气的时候,泉水也逐渐恢复得清澈起来。这时,就听有人大声喊道:“快来看!自来水管,自来水管。”
        这回大伙都看得真切,一柱清水,正顺着露出的那截已经腐烂了的铁管,不断地向上喷涌……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