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毫针针刺痹症,偏痹范畴

 新用户63932099 2023-03-18 发布于河南

医学渊源,源于从事中医的邻家爷爷,记得小时候玩耍脚崴伤了,疼的一瘸一拐的去找爷爷看,爷爷看到后立刻拿针往我手腕上扎,吓得我直冒冷汗,扎上针让我来回走动,当时我以为爷爷扎错了,脚疼怎么扎手,边走边想,走着走着,“哎!奇怪了,脚上的疼痛减轻了,能正常走路了!经过这次脚崴伤让我对中医针灸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医学特色:目前我治疗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人体十四条经络上的腧穴实施一定的治疗手法,调整脏腑功能和治疗相关的疾病,如:颈,肩,腰,腿疼等四肢部位,更加擅长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以(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及足外侧),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坐骨神经中医称“坐臀风,腿股风,腰腿疼及偏痹范畴,《素问.痹症》由风,寒,湿三气杂之合而为痹,也进一步说明其病机分为,风,寒,湿邪客淤经脉和气血亏损所致,为用力不当和外伤所致气滞血瘀和经络损伤,或久居湿地而寒所阻络,不通则痛,采用针灸治疗遵循中医经络进行辨证论治,坐骨神经痛多为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不通,气血淤滞!辩经络:1 足太阳膀胱经症:疼痛沿腰部和臀部,大腿,小腿外侧及足外侧放射痛2 足少阳胆经症:疼痛沿着臀,大腿,小腿后侧至足外侧呈放射痛。辩症候:1 寒湿症腰腿冷重,重痛遇冷加重,得温则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2 血瘀证腰腿疼痛剧烈,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夜间加重或伴有外伤史,舌质暗紫,脉涩.3 气血不足痛势隐隐,喜揉喜按,劳则加重,舌淡脉细,治疗关键穴位,1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肾腧,大肠腧,关元腧 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2足少阳胆经:阳陵泉,风市穴,悬钟,环跳,侠溪穴,加上双侧的秩边穴,临床上的经验用穴,是治疗坐骨神经的重要穴位,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有修复神经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