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4 别自以为

 默默十一 2023-03-18 发布于广西
当你目睹了现实的残酷时,你对自己的行为就多了几分小心翼翼。比如,有些人表面上跟你很聊得来,看似也很要好的样子,可背地里却对你说出很恶毒的语言来。当你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心里难免有几分敬而远之的心理。

所以,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一个交朋友很吝啬的人,特别是那种能够很放得开,很能深入地去交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与a是同学,我们之间的同学情很纯粹,时间长了,自己说话也没什么顾忌。昨天,看到同学的信息,不假思索地回复了过去。

过了一段时间,同学回复了信息,说我回复的信息太伤人心了,几乎要断送多年的同学情。看了信息,怔了一下。自己只不过是说了一句玩笑的话,就引来了同学如此的感受,我以为……。

就是自己的自“以为”引来了同学的不好的感受。虽然之后也有了道歉,但是错了就是错了,人家心里已经承受了不好的感受,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道歉,只不过是为自己的犯错行为找一个借口而已。

这时,我想到了自己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刚担任班主任的那些年,每当看到学生犯错时,都自以为是当事人的什么什么,很多时候都不愿意花多一分钟的时间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是在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老师,请您给我们一分钟》。文章讲的是一位班主任因看到自己班学生晚睡说话在量化上被扣分了,该班主任看到后,就狠狠地批评了那个宿舍的同学。其中有一个同学小声的说“老师,你怎么就不给我们一分钟呢,你花一分钟的时间去了解我们为什么说话。”后来,那位班主任去了解情况后,后悔死了。原来是晚上有个同学肚子疼,宿舍的同学起来询问病情,找药,找开水,窸窸窣窣地就有声音发出来了,这个时候正好生活老师碰见,就有被扣分的一幕了。所以,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主观的“自以为”是怎样怎样,做了很多“错事”。

近年来,自己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多少缘于自己的阅读与学习吧!

别“自以为”了,凡事多换位思考,其结果就不一样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