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式,可以通过体内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数量来判断患者的血液状况以及身体是否存在异常。 相信大家都会做过血常规方面的一些检查,只需要在医院的窗口处抽取定量的静脉血,就会由医护人员放入相关设备中进行检测。 ![]() 癌症能通过血常规检查出来吗? 血常规并不属于癌症的筛查指标,它主要是检查血细胞的数量,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变化为主。 比如血液性的疾病,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都会引起血常规的明显变化,癌症相关检查分为三类:筛查类、确诊类、疗效评估类,临床常用筛查类检查来筛查癌症高风险人群。 虽然血常规不能检测机体癌细胞,但它其中的一些数据变化表示我们机体出现病变,需要进一步治疗。 ![]() 01 血常规检查中,若这3个指标升高,要引起警惕,别大意了 ——红细胞计数增多 红细胞就好像是体内的一个搬运工,主要作用是把体内的氧气和氧分输送到全身,然后再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输送出体外。 对于甲亢患者来说,若是运动时身体摄入的水分过少,那么身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就会增加,红细胞的作用非常重大,如果出现异常会导致人体不能正常吸收食物,让血液浓度降低,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红细胞在血常规检查中增加,可能意味着慢性肺心病、肺气肿甚至癌症正在袭击你的身体,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检查。 ![]() ——嗜碱粒细胞增多 相信大家针对于血浆中的白细胞都有着充足的了解,一旦出现数值水平增高的现象时,则被定义为自身患有炎症感染疾病,嗜碱粒细胞较低时,也可能是出现癌症变化造成,它属于白细胞的一种。 因为白细胞含有抵御和保护的能力,一旦白细胞的数量下降,则身体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反应,所以我们要特别小心。 ![]() ——血小板指数异常 血小板的临床作用在身体主要是参与凝血功能,当身体的潜在部位或者是皮肤组织出现出血倾向或者是感染状态有血液渗出时。 如果人体内缺乏血小板的话,伤口的愈合速度就会变得比较慢,相反,含量过高也不是什么好事,容易出现急性失血和感染的问题,不管血小板的数量是偏高还是偏低,都会让身体出现异常,只有血小板的数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维持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 血常规需要空腹吗?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项目之一,包括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常用缩写分别是RBC、WBC、Hb和PLT。 血常规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去进行检测,抽血检查前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喝酒,不做剧烈的体育运动,尽量保持心情的平稳,减少对血常规检查的影响。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不用空腹,这些检查与进食没有关系,检查结果不受进食影响,若血常规与糖代谢、血脂、骨代谢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等项目同时检测,则需空腹。空腹要求至少禁食 8小时,以 12~14小时为宜,但不宜超过 16小时,宜安排在上午 7:00~9:00 采血,空腹期间可少量饮水。 ![]() 血常规一般多久出结果? 血常规检查,是医院检验科急查的项目之一,可以随时进行抽血,随时出结果,如果为急诊患者,检查的项目仅血常规,在抽血后10-15分钟内即可以出结果。 患者在进行采血化验时,往往由于标本量比较大,异常结果需及时复合等原因,最终检查结果会在一个小时之内集体发放。 大家是否了解呢? |
|
来自: ha888cz > 《医疗检查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