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法成了书法的遮羞布,自己写的字怎么样难道心里没数吗?

 家有学子 2023-03-18 发布于甘肃

如今的书法界龙蛇混杂,大书法家和江湖书法表演家难分高低、民间高手可以秒杀书协会员、勤学苦练尽心临帖的人被视为墨守成规、能说会道精于诡辩的人看成书法创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是非难分、真伪不明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原因是用章法做了书法的遮羞布,自己写的字难不难看心里真的没数吗?

图片网络图片:自己写的字心里真的没数吗

书法入门没有门槛,只要想学习随时可以开始 ,理论上所有会写字的人都可以成为书法爱好者,只不过看自己愿不愿意而已。但想要有所建树,闯出一番成就来就很难了。而且真正的成就不是获奖证书、书协会员,而是后世的高度评价,更是难如登天!

书法界有一个潜规则,有名就有利,和能力大小无关。很多早期的书协会员,几十年下来书法水平一般,不进反退,捧着会员证书吃一辈子。那时入会难度不高,却终身受益。个别中书协会员三十多年前就在电视上讲课,如今的水平还原地踏步,但身价却不可同日而语。还有一些社会名流、达官贵人,身份显赫也成了提升艺术造诣的因素,随便涂鸦也可以一字值万金。

图片网络图片:名人书法,身份提升艺术造诣

面对这种名利双收的诱惑,一些书法界的老前辈不甘寂寞,出来表演什么乱书、吼书等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从中获利,也不管是否会让书坛蒙羞、给下一代带偏了方向。年轻的书坛新秀们也耐不住清贫,无心钻研书法,开始卖弄自己的才情。为了自己的作品多卖几两碎银,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不敢讲的话、什么牛都敢吹。

这种唯利是图的人,无论是书坛前辈还是后起新秀,其实他们知道自己写的字就那样,干吗还敢公开自吹自擂呢?原因很简单:说的不熟、熟的不说。换言之,批评的人反正不认识,没有顾虑。反之,大家都认识还是同行的人,又不好意思说。看看那些书法大咖、网络红人的视频评论区大量的负面评论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利用章法当成了书法的遮羞布。

章法主要在行草书中运用,可以提高书法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前面文章对章法多有论述,此文不复赘述),初级书法爱好者对此了解不多甚至根本不懂,他们就利用章法大做文章,说什么书法只能在行家和行家之间沟通,只有内行才看得懂,大肆忽悠粉丝或者盲目崇拜者。岂不知很多专业人士嗤之以鼻根本不屑,而很多与其无关的普通人直接批评他们是鬼画符,糟蹋笔墨,余祸下一代。

图片网络图片:书法家的作品也饱受诟病

章法的运用确实非常重要,但前提是写出来的字要有美感。所有人都有楷书的欣赏能力,而对行草书的欣赏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两个关键点就行了:字体本身的美感和章法运用是否恰当。大部分人对前者有鉴赏力,看得出字体的好坏,而对后者却知之甚少。很多写字一般的人可以运用章法提升整幅作品的观赏度而忽略字体本身的美感。所以,当章法遮盖不住或者运用不妥,字体的劣势就加倍显现出来,不挨骂才怪!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字体的美感是建筑材料,章法是设计方案,而书写就是施工过程。只有三者都做好了,才能造出精美的建筑物。那些“名人大咖”拿着劣质的建筑材料,施工质量又不过关,再好的设计方案也无济于事,建出来的房子又丑又烂。大家都看得出建筑材料(字体的美感)质量的好坏,也看得懂施工(书写)过程,他们只有拿设计方案(章法)说事,反正大部分人也不懂设计。

图片网络图片:材料、设计方案和施工怎么样

其实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有多少真材实料,只有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利用章法做遮羞布。反正一般人不懂,而懂得人也不会当面说,这也是书法界的潜规则。谁吃饱了没事去砸别人的饭碗,搞不好惹祸上身。他们都是“名人大咖”,同等身份的人没必要和他们火拼,一般的专业人士又没实力和他们叫板。在这种氛围下,他们还可以继续玩下去,不用担心爆雷。

正楷不需要章法的加持,字体美感是唯一评判标准,来不了半点虚的,不敢拿楷书搞怪。所以这些“名人大咖”最怕别人要求看他们的楷书作品。不是说楷书写好了就一定能写好其他字体,但它可以让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把握字体的美感。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乱书作者审美观存疑,也许真的写不好楷书,只有在行草书领域继续玩他们的章法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