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人有多爱面?专门为苏式面开了一场峰会……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3-18 发布于江苏



在富饶的江南水乡

丰富的食材奠定了苏州人独特的味觉

以及生活中对吃食的情趣

不用多么豪华的宴席

仅仅一碗苏式面

就能成为苏州精致生活的缩影



图片

苏式面的精致主要体现在它的讲究

首先,苏式面与苏帮菜一样

讲究一个 “不时不食” 

一年四季,不同节令

都有一碗让苏州人心动的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春天万物生发

蕈油面、笋油面

鲜得人眉毛都要掉下来

图片

夏天气候炎热

白汤的枫镇大肉面、三虾面

或是咸甜口的卤鸭面

吃起来清清爽爽

图片

秋天是吃蟹的季节

大闸蟹拆出来的秃黄油

做面浇头真是豪华又美味!

图片

冬天温度再低

挡不住老饕们想吃冻鸡面的心

或者吃碗热乎乎的羊肉面

也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

有时候这个“时”还能精确到“天”

一天当中要吃面

首选是起个大早去吃“头汤面”

用第一锅汤下出来的头汤面

总是汤色最清、味道最鲜

图片

为了保证风味,时机”同样重要

下馆子吃面通常是



只可人等面,不可面等人


知道了这些,还没完

点单也有很多门道

图片

苏式面的品种相当丰富

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汤面

还有拌面、煎面、炒面……

如果不想浇头直接盖在面上

记得要嘱咐“过桥”

图片

选好了品种,还可以选择面的软硬

软硬适中的一般面称“软长”

爱吃硬面(称“一串头”“断生”)

爱吃烂面(称“托托烂”“烂面”

图片

苏式面的面汤是“灵魂”

用肉骨、鳝骨、鸡壳等熬制而成

清、香、浓、鲜

点面的时候根据喜好调整汤的多少

想要汤多一点称宽汤

汤少一点称紧汤

不喜汤者也可选拌面、半卤拌面

图片

苏式面上的蒜叶虽是点缀却也重要

喜爱者点单是要“重青”

不喜者记得要免青

图片

待到面上桌了,老吃客不用尝

看一眼就知道正宗不正宗

因为苏式面连捞面亦有讲究

地道的捞面师傅擅长用小抓篱

捞面出水时不拖水,速度快

入碗卷作整齐,俗称鲫鱼背

整整齐齐,式样美观

图片

如此繁复的“精工细作”

各种细节精准拿捏

塑造出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苏式面

难怪很多老苏州把吃面当做一件

颇具仪式感的事

图片

一碗苏式面,凝结着

苏州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和坚持

近年来,苏式面已经成为

苏州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如何让“苏式面”进一步发扬光大呢?



图片


为了进一步推动苏州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品牌创建,扩大苏式面品牌影响力,苏州推出“苏式好面”评选大赛,让更多人了解苏式面,了解苏州美食文化。

3月2日,“江南好味·苏式好面”创新发展交流峰会在苏州举办,业内外专家代表共济一堂,研讨交流苏式好面品牌化发展新趋势、新思路。

图片

图片

此次峰会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商务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苏州市旅游联合会承办,采取“会议+展览”的方式,展示苏式面的传统和发展,邀请业内专家分享交流实践经验,旨在加快推动苏州文旅与美食的深度融合,打造苏州美食文化的“金名片”,探讨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发展之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特别邀请中国饭店协会顾问、江苏省烹饪协会名誉会长华永根等行业专家、烹饪大师,以主旨演讲和圆桌论坛的形式,从专业的视角讨论苏式面作为苏州的地标性美食之一,在传承和发展,守正和创新中的探索和思考。

图片

峰会现场举办了2022“江南好味·苏式好面”评选大赛的颁奖仪式,获评“苏式好面”奖的十家优秀面店及各单项奖、“优秀组织奖”的代表分别上台领奖,他们中有深耕多年的老字号面店,也有专注发展的新生力量,生动绘就了苏州文旅融合的“双面绣”新图景,让苏式面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光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发布了《“苏式好面”寻味地图》,在全市范围内串联了6条主题鲜明的游线,邀请市民、游客开启“苏式好面”寻味之旅,感受苏州文旅与美食深度融合带来的独特魅力。

图片

 打造“苏式好面”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