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急着唱衰任素汐

 第十放映室 2023-03-18 发布于江苏

这周是被杨紫琼“屠榜”的一周。
杨紫琼成为奥斯卡史上第一位华裔影后。
在这个见证历史的时刻,我们必须要聊聊任素汐了(不是)
好吧,今天确实想从任素汐聊起,但是主题也的确跟杨紫琼有点关系,这里先卖个关子。
三月,任素汐有两部担纲主角的电影上映。无论是《回廊亭》还是《荒原》,任素汐饰演的主角都占有绝对的主导戏份。《荒原》是她的独角戏,《回廊亭》虽是双女主设定,但是任素汐的戏份要远多于刘敏涛。

由同一个女演员担任绝对主角的影片前后脚进入院线,这并不多见。
这中间当然有“存货”扎堆上院线的原因。不过,一部冒险题材,一部悬疑题材,同时段上映的两部电影,类型跨越之大,在平辈女演员身上实属罕见。
但是高产并不能讨来观众的欢心。
两部影片反响平平。《回廊亭》豆瓣评分不及格,预测票房勉强能破亿,目前是今年院线的犯罪片票房top1
Top2是哪个呢?
《断网》,郭富城、任达华、林家栋都救不了的扑街仔。
目前基本盘就这样,与其说任素汐的票房号召力超越了上面的老三位,倒不如说“为爱复仇,姐妹必看”这种硬蹭女权的营销的确好用。
《荒原》更惨,评分是及格了,票房只有《回廊亭》的零头。不过看完电影,我也只能说声,他值得。

虽然大家都知道,演员无法为一部电影最终的呈现效果负责,但自从2018年《无名之辈》之后,任素汐的每次出场总给人一种“用尽了全力却打不着七寸”的感觉,关于她演技究竟什么水准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重看她这几年的主要作品,我先给出自己的看法:
任素汐依旧是同辈女演员中兼具天赋和勤奋的佼佼者。
只是,今年35岁的她正在经历恼人的瓶颈期。
她的瓶颈并不特殊,紧缩的影视环境,演员的被动性质,女性的结构性困境,以及极具个性的表演风格,都在拖慢她进步的脚步。
但是一个演员的表演生命绝不应该由她的生理年龄决定。
重要的是,当她起伏不定的表演周期连在一起时,是否能够呈现一种连贯的求索姿态。
01
幸运的“小马达”
任素汐是一位非常早慧的演员,这可能和大众的认知有偏差。
大部分观众认识她、欣赏她,始于2016年的《驴得水》。
那一年,任素汐已经28岁了。
但其实她第一次跟大众见面时,就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演员了。
对普通的电影观众来说,这个女演员是横空出世。谁也不知道打哪儿来了这么一个“不好看”的女演员,驴脸,龅牙,可是只要她动起来,就像是山头杂草堆里一朵野玫瑰,仿佛阳光就是为她而生。

其实那会,任素汐已经是剧场版《驴得水》里的“女王”了。
我们看到的张一曼,是经历了话剧舞台千锤百炼后的样子。
《驴得水》上映后没多久,任素汐接受采访说,“除了我,没人能演得了张一曼”。这份对自己业务能力的笃定和自信,从一个首次触电、刚刚走红没多久、有分量的奖还没拿到手的28岁女孩口中说出,未免显得太不谦虚,太不客气了。
人家杨颖都是在拿了百花奖之后才表示自己发展得太不顺利。
顺嘴提一句,“大满贯”发言也发生在2016年。
但任素汐有这么说话的资本。
此前,话剧版《驴得水》已经连续演了四年,上百场演出为任素汐攒下了经验、粉丝和路人缘。
而她的表演首秀则要追溯到大二的一次“赶鸭子上架”。
当时她在北电学的是导表专业,专业对口是导演,不是表演。一次在剧场帮忙的时候,女主角没来,她被抓上去顶包,却意外开启了自己的小宇宙。
从来没有舞台表演经验的她竟然行云流水,毫不怵场地完成了任务,有如天助。

同辈的表演专业同学可能还在为课堂上无法抛下包袱解放天性而苦恼,她已经完成自我认知的确认。
虽然学的是导演,但她心里无比清楚,自己就是想演戏,这辈子“没有表演不行”。

这份早熟让她很快找到表演的方向。
在任素汐早期成名作(同时也是目前她最受好评的两部作品)《驴得水》和《无名之辈》中,她分别扮演张一曼和马嘉祺。
在一次采访中,任素汐坚称,自己这辈子就要做“体验派”的学徒。她接演的角色,一定要有与她本人个性相似的地方。
很显然,张一曼和马嘉祺身上的率直、纯真以及边缘化的身份,都与任素汐高度适配。
这两个角色的生活环境、性格脾气迥异,却有一定的相通性。
她们都是边缘人物,是充满生命力的野草野花,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张一曼对待性的随意态度,放在我们这个时代依旧会被某些人看作“道德瑕疵”,更不用说她所生活的民国时期。

因此,她被剧中人当做妓女,被随意践踏尊严,最终只能靠死亡得到解脱。
马嘉祺则是一个被命运践踏了尊严的年轻女孩,一心求死。

她们都是同一种人——心向明月,而身陷泥淖
身陷泥淖的人很多,但并非人人都心向明月。大部分人发现自己挣扎也是徒劳后,会接受现实,要么彻底忘记明月,要么换一种方式蛰伏。
而任素汐恰恰很适合演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人,她们始终剧烈地挣扎,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这种人有多恨周遭的现实,就有多爱鲜活的世界,爱憎分明,目标明确,生命的动作幅度巨大。
《无名之辈》中,马嘉祺决定赴死之前,隔着家门喊出对哥哥的嘱咐。那是藏在心底的爱,不到死之前绝对说不出来。
而哥哥的反应更有意思。他立刻听出了异常,马嘉祺只好切换回日常模式,对他破口大骂。哥哥反倒心满意足,“对嘛,这才是你”。

爱要裹着恨的外衣才能达到它应有的效果。我有多恨你,就有多爱你。多么极端的戏剧效果,任素汐演起来畅快淋漓,格外动情。
这里插播一条八卦,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2019年的时候,任素汐被爆婚内出轨,插足他人的婚姻,用现在的话就是,知三当三。
被拍到照片的时候,任素汐已经和上一任丈夫李洋离婚了。有记者连忙向李洋求证,李洋的回复也很给力,透露了几个重要信息:任素汐主动提的离婚,自认是过错方,直到最后也没有说离婚原因是什么,事后他才知道前妻婚内就爱上了别人。
先不谈道德问题,李洋口中的离婚过程也非常符合任素汐和她前期角色给人的一贯印象,利落、干脆、体面。
这篇采访最后有个细节,我甚至很不厚道地看笑了。
记者问任素汐有没有给他道过歉,李洋说有啊,任素汐一直道歉说不想给他更多的伤害,甚至还想和他做回朋友。但他不接受,认为自己就是被狠狠伤害了,甚至时过境迁还要接受采访也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
接着他说,任素汐的原话是,“李洋,你何必要这样老死不相往来呢?”
此时我仿佛听到了一个传统直男三观碎裂的声音。
这段对话简直就是张一曼和裴魁山决裂的翻版。

言归正传。
任素汐说没别人能演得了张一曼,因为张一曼的性格是她赋予的,这话不假。
虽然任素汐说从来不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但2018年《我就是演员》中接不到戏的发言也说明她很清楚,普通的外形客观上制约着她的表演之路。
普通的容貌一定让任素汐的自我认同有别于主流长相的女演员,但远超普通人的信念感却又给了她足够的天分,让她从一开始就摆脱容貌焦虑、成功焦虑的精神内耗(而我们都知道,这些焦虑困扰着很多女演员的前半生),专注表演本身。
所以,这让她演起那些内心极度渴望自由的边缘人物时游刃有余。
因为这些人物的根长在她自己心里。

但是,当她脱离舒适区,试图寻找突破时,情况就变了。
02
“千人一面”的困扰
开头说过,任素汐作为演员十分早熟,这体现在她在事业发展上目标非常明确。
她知道何为量力而行,也知道不适合自己的角色,再喜欢也要舍弃。
比如坊间一直流传着她拒绝陈可辛的故事。
她在采访里澄清,陈可辛并没有多求贤若渴,她也没有多么清高矫情。只是陈可辛曾经把她当做某个角色的备选,而她自认与那个角色差别太大,没法演好,于是主动退出。
即便这样,还是很难不佩服她的勇气和果断,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演员接到了顶流导演抛来的橄榄枝,居然还能理智地考量自身能力,这背后必定有极强的自信和理性做支撑。
我们看到过太多明明不合适还要硬上,最后两败俱伤的案例(这里就不点名《第一炉香》了)
事实上,没有多少年轻演员能够抵御被知名导演看中的诱惑,即便角色和自己没那么适配。
更多的演员其实也没有什么底气只看剧本和角色,而不看制作阵容的。
而任素汐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足够清醒,没有因为一时的成功就忘记自己的局限。

纵观她这几年的履历,几乎都是现实主义题材,合作的制作班底称不上豪华,比如《半个喜剧》《寻汉计》;最近上映的《荒原》《回廊亭》,导演都挺年轻,看得出还处在创作探索阶段;有些番位很靠后,给一些非常年轻的新人作配,比如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
但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能嗅出一股非常浓烈的个人风格。
这些作品也有一些小爆了一下,比如《我在他乡挺好的》,任素汐在里面演了一个现在流行的职业女强人。
不同于那些精致又精英的职场大女主,她演得格外接地气,经常大喇喇地忘记自己复查身体的日子,讨债不成还白搭进去一瓶价格昂贵的洋酒,因此把自己灌醉,在高端酒吧里流着泪唱《好日子》。

她的喜剧天赋让这个戏份不多且人设有些离地的角色瞬间活了起来。
这就是任素汐的魔力。
但是这两年,关于她演技的负面评价多了起来。有不少人开始吐槽,任素汐演什么都一个样。
这些质疑的声音在去年《亲爱的小孩》开播后达到了顶峰。
任素汐饰演的女主方一诺经历了生育、丈夫出轨、离婚、再婚,接着女儿得了白血病,她又得和前夫生个孩子救女儿。
总之,这是一个集各种伦理道德矛盾于一身的角色。
《亲爱的小孩》播出时,央视曾亲自点名批评它贩卖焦虑。剧里很多戏剧冲突和台词设置的确是有“热搜集合体”之嫌,而方一诺拧巴的人设也的确不像任素汐以前的角色那么讨喜。
不过在剧刚开播的时候,任素汐的演技还是得到了一致好评。好评的来源之一是本剧的开场,她挺着孕肚照镜子的表演。

从一开始对镜卸妆,到眼神逐渐挪至自己的孕斑和妊娠纹,她的微表情和略显局促的动作,传递出了一个准妈妈面对自己身体变化时微妙的心理。
先是不敢看清现实的瞬间焦虑、恐惧,到心情逐渐平复,对孩子的爱涌上心头,她的眼神也逐渐柔和、平静,慢慢多了一丝笃定。

这场戏完成度很高,的确经得住观众的夸奖。
当然,后面还有分娩的戏份,表演强度更大,给观众的冲击力也就更大,依靠这样“真实”的表演得到大家的夸奖,对任素汐这样的演员来说,没什么了不起的。
观众是在方一诺进入育儿模式之后开始产生分歧的。
开始有人受不了她在所有冲突中都过于外放的肢体、语气和表情,觉得她是个炸药桶,一点就着,随时随地都能给人来一段“炸裂式”演技。
有人觉得她没有当过妈妈,无法演出母亲面对孩子时那种不由自主流露出的柔情,看不出她对剧中的女儿有多深的感情,只能从她日常的纠结和暴躁中感受育儿的痛苦。
本文不想评价任素汐的演技到底是什么水平,毕竟这种评价过于主观,我说她好或不好,都会有人不认同。
我想说的是,任素汐的优势与劣势,其实早在她演艺生涯的开端就已经奠定了。
前面说过,她出道时就已经具备了成熟演员的特质:
拥有自成一套的理论体系,且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去完成她的目标。
成熟意味着清晰、明确和定型,但也意味着那些旁逸斜出的、游荡在目标之外的意外发现可能会被舍弃。
这也就是为什么观众开始有点厌烦她“不管演什么都一个味”的原因。
她很早就定型了。

在《驴得水》大火之后不久的采访中,她非常笃定地输出自己的观点:
“一个演员不可能演1000个人,这是不可能的……一个演员一生能够碰上三到四颗比较大的种子,能把他塑造的非常完满,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大家在多年后诟病的“千人一面”,她早早就给出了答案。
任素汐身上曾经遗留着浓重的舞台感,她最擅长的是用肢体和声音来塑造人物。
还记得张一曼最初是哪几个镜头打动了我们吗?
是她扬起蒜衣,天真地问“昆明也下雪吗”;

是她非要拉着校长在简陋的校舍前翩翩起舞;
是她面对铜匠的威胁,突然狠狠地扇自己巴掌;
是她看到自己心爱的头发被毁掉之后瞬间的崩溃,随即尖叫着躲进桌肚里。
大家发现了吗?
这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场景,都伴随着大幅度的肢体动作。
而到了《无名之辈》里,她不能动了,但没关系,她的声音也具有同样摄人心魄的演绎能力。她一张嘴,你就知道,这个人物对了。
B站上还有关于她在不同作品里“骂街”的名场面剪辑,这不是尬黑,她瞬间的爆发力是真的很猛。
但问题是,舞台剧和电影最多也就两个多小时,撑死也就有三四次情感高潮,在其中她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情感。
更何况,她的成名作都是群像戏,分给她的戏份本来就不多,几场大爆发足以惊艳观众。
但几十集的电视剧,总是在“炸裂”,确实要命。
在电视剧中出演主角,立刻让她暴露出问题。
在人物关系更复杂的情景中,她的角色一旦被剥除了声音和肢体,就会显得单薄,缺乏细节。
她的角色总是很难静得下来。
即便是在《寻汉计》里演一个温吞的老好人,任素汐也要让自己的角色见缝插针地动起来,没事儿就在小区里的健身器材里踩单车。
连演孕妇,她也要演一个生龙活虎的孕妇。

可演戏和生活一样,不能总是动,总得坐下来喘口气。
喘气的当口,可能什么也不想,只是做一些下意识的,早已习以为常的动作而已。
而她缺的,好像就是这些喘气的当口。
03
“匠人精神”的延续
可以说,对任素汐来说,成也“早熟”,败也“早熟”。
很年轻时拥有一套成熟的表演理念和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她高效率地选择并且进入角色。恰巧,她又很幸运,28岁就被大众所熟知,拥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不用像张颂文那样的演员,空有一身好本领,却只能在烂片堆里打滚,不合适的角色也要硬着头皮上。
张颂文曾经讲过一个以前拍戏的小插曲。
他演一个黑社会大哥,导演准备的服装特别张扬,他觉得不准确,总跟官场打交道的黑道分子在穿着上不会太浮夸,应该像我们看到的中老年高启强那样(虽然那会还没有高启强),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老干部。
但导演不同意。张颂文是什么反应呢?
他说,那就按导演的想法演,没关系的。
导演要什么就给什么,这看起来非常不像一个艺术家该有的态度。演员不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吗?
有意思的是,张颂文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演员,但同时,他对演戏的态度也很有弹性。
不是所有戏都得用搞创作的心态去拍,也不是所有角色都得适合自己、贴近自己才能去演。
也许这种心态是生活所迫,但不设限的表演也许能够拓宽演员自身的感知力。从前感受不到的东西,或许在一次不够顺遂的经历中突然就多了一份理解。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烂片里打滚的意义之一。
这么说,并不是想把任素汐和那些演技派们对立起来。
相反,任素汐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些年我能看到任素汐在努力打破自己固有的表演模式,为此不惜接拍很多吃力不讨好的类型片,比如《荒原》。

她在沙漠里拍戏吃了很多苦,回报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但她在乎的显然不是当下的票房和热度,而是拓宽自己的认知和感知边界。
在《荒原》和《回廊亭》中,她在情感爆发时的肢体和声音显然收敛了不少。
《回廊亭》是一部女主角忍辱负重的复仇故事,大多数情况下,她需要压抑汹涌的情感。
此时,演员的身体应该像一个水闸,再大的风浪涌进她身体里,也要平静地流淌出来。
说实话,我觉得大屏幕里的任素汐做得还不够好,感染力远不如她任凭情感喷涌而出时的表演。
不过我也没有因此对她失望,更不认为她这几年的尝试和探索是“失败”的。
35岁,对于一个终身致力于表演的女演员来说,黄金期尚未到来。
这是杨紫琼告诉我们的道理。
任素汐说,一个演员一辈子能把三到四个角色塑造得很完满已经足够了。
而杨紫琼说,她这辈子都像是在为《瞬息全宇宙》里的伊莲排练。
比起要求一个演员在每部戏里都惊艳众人,我认为在这样一个长视频不可避免走向衰落的大环境里,看她求索的姿态是否连贯,是否寻求突破,才是更加更加现实和客观的评价。
杨紫琼得奖让我最触动的不是那些励志故事,而是她在一个没有任何许诺、甚至一生都没有演过几部上乘佳作的前提下,依旧以最严肃的态度把演员这份职业做到了60岁。

你看她在得到伊莲这个角色之前,演过几部能让人记得住文戏片段的电影?
又有谁保证,她这辈子一定能得到一个专属角色,而非终生被困在打女、女强人、恶婆婆这样的刻板标签里?
没有。
但是,她就像年轻的任素汐所说的,像一个匠人一样,踏踏实实做自己的手艺活,做什么不重要,“做”这个动作本身很重要。

杨紫琼的获奖,在我看来,是一次匠人精神压倒性的胜利。
包括最近张颂文、高叶等演员的走红,也都是市场对匠人精神的肯定。
所以啊,任素汐只要能像从前那样,把自己的演艺生涯抻得够长。
没有什么不可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