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斜阳挂在巷口,缤纷的晚霞照在小巷口那位画糖人身上,照在他创造的精彩糖画上,显得格外美好。 画糖人在巷口的右侧,摆放着一张半米高的小木台桌,旁边燃烧着的小火炉,上面架着一口不大的铁锅,铁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糖汁,空气中弥漫着糖汁的香甜。火炉另一侧摆放着一根圆木棒,上面插着各式各样的糖人,让人仿佛置身于缤纷的童话世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挥舞着一把长勺,从铁锅中盛起糖汁,盛起时还不忘在锅边把勺子外的糖稀蹭干净,他先把勺子放在桌上,一两秒后在轻轻敲几下,接着抬起勺子,在桌台铺好的糖纸上飞舞,我要了只蝴蝶状的,他先勾勒出蝴蝶的外形,再小心翼翼地用横竖交叉的细线画出蝴蝶翅膀的花纹,根根流畅,丝丝纤细。 在人来人往的小巷中,老人的摊位显得有些冷清,安静的摊位与热闹的街巷似乎格格不入。我在摊位旁观看老人制作糖画,他的手尽显粗糙,看似粗笨,手法却很灵活。他潇洒自如,拿在他手里的哪是勺子呀,分明就是画笔呀。他并不吆喝,只专心制作,我看得入迷,和老人闲聊。老人说他在这里制作糖画已经十几年了,除了天气不好,他都会来。我好奇地问:“坚持这么多年,生意一定很不错吧?”老人笑着摇摇头:“不赚钱!这手艺需要平心静气才能做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大愿意学习制作糖画呦,我是舍不得这门手艺失传……”听了老人的话,我心中五味杂陈,看似平凡的老人,却心系传统手工业的传承,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只因喜欢和热爱。我为自己的莽撞感到羞愧,但仍不解地问:“爷爷,您十几年做同样的事情,不会觉得太枯燥乏味吗?”老人说:“糖画制作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研究哦,我呢,没有什么大志向了,只想学会更多的图形,让大家既能保眼福,又能保嘴福!”说话间,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完成了,他拿出长签,放在蝴蝶的脊背上,用平铲把它压实,再用平铲小心地把蝴蝶翻个身,继续压一会儿,最后老人把木签的尖头剪掉,不让它戳到人,可真是个细心的人! 糖画老人使我明白了,心中有热爱又怎会觉得枯燥乏味呢?但我同时又感到难过和失望,妈妈说在她儿时,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画糖人的身影,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糖浆的香甜。但糖画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甚至出现在博物馆中,即使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玻璃,但却感觉相隔万里,这是一种空间上的疏远。有些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走着走着便被淹没在记忆深处,回首再寻,已隔山河。 我边走边品尝蝴蝶糖画,品到了老人对生活的积极乐观,也品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惜。这将永远封存在我的内心深处,成为无法忘却的美好。 ![]() ![]() 亲情是世间的一种最珍贵的温情,亲情是一棵青青的小草,沐浴它的是充满着爱的雨露;亲情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照耀它的是充满着爱的阳光;亲情是一棵常青树,浇灌它的是出自心田的清泉。亲情是无价的。人间的亲情犹如宽广厚实地大地,无所不在,无所不有。也许平常你感觉不到亲人们对你的爱,可是在细小的地方,他们无处不在,时时刻刻的关爱着你。 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每天都有一个任务,就是向家里打一个平安电话。可以说,一年365天,没有一天间断。无论他多忙,无论他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他总是问我们:今天吃饭了吗,有什么好吃的,最近学习忙不忙,都学了些什么,今天天气怎样,要记住增减衣服…… 有一次,我考试考得很差。爸爸正好从外地打电话回家了。当时,我心情坏到了极点,第一次对爸爸大吼:“你烦不烦啊!整天就问这些无聊的问题。”在电话那头,爸爸沉默了一会儿,说“对不起!女儿,我不知道你心情不好。但是,你有什么烦恼,可以向爸爸说说呀!爸爸会帮你解决的。”我淡淡地说了声“不用了”,就把电话挂断了。事后,我也没有想到爸爸当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前不久的一天,爸爸昔日的几位好友来看望爸爸,爸爸很高兴。席间,一位叔叔对爸爸说“你的女儿现在这么开心。”他又过头来,对我说:“上次打电话,你还向你爸爸发火,害得你爸爸一夜都没睡,为你担心。”我听了这话,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心想:爸爸对我那么好,我却还对他发火。我真不应该啊! 后来,我向爸爸道歉。爸爸没说什么,只是淡淡一笑,告诉我: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都要找一个人来发泄一下。这是情有可原的。我只是希望你把你的不愉快说出来,我们一起承担,有问题一起解决。在我看来,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同样蕴含着爸爸对我的关爱,体现出亲情。 是啊!亲情有时就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我终于明白了,亲情是无私的,亲情是温暖的,亲情是伟大的,得到爱的人是幸福的,付出爱的人是伟大的!亲情的流露无需理由,无需驱使,就在平凡的生活中自然地体现出来,为人们所感动,所珍惜。也许,我发现得太迟了,但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已经发现了的亲情,让亲情伴随着我成长。 人们总是在自己知道的苦难里生活,即使知道会伤痕累累,却愿意回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深悟,深悟它的含义,即然知道回头你改变不了,那就不要回头,要勇敢地继续向前走,去寻找更好的远方。 ![]() ![]() 青春的我们总是冒冒失失,有时,会做出一些错误的事,从而影响自己潜力的发挥。而青春的我也是如此,做事马虎,不想后果,做错事情之后才后悔,而在那时,我也曾站不起来,无力,无助,仿佛掉进了一个深渊,透不过一丝光。 那一段时间里,不知是什么原因,我的数学成绩总是提不上去,110分的试卷只能拿80几分,昔日对数学热爱不已的我已变得无影无踪。那次数学分数出来以后,我的状态就不好,吃饭时,总想着上一节的数学课,睡觉前总想着今天的数学作业。尽管每日依旧努力的学着,却还是没有提高,就像是蒙着眼睛走路没有方向,没有光,没有声音,我沦陷在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找不到方向。 于是,我把自己封闭起来,每日疏导知识点,刷题,身边的人都劝我,让我劳逸结合。但我并没有在意,依旧封闭着自己,认为自己缺乏的是更多的努力。 直到有一天,我被母亲拉了出来,:“走嘛!你天天待在房间里都要闷坏了。”母亲硬生生地把我拉了出来,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在她身后。“咱俩去菜园,顺便去你姥爷那块地里摘点儿黄瓜,他早就说”母亲自己叨叨了半天,我随口应了几声。 快近黄昏的天空有一点鹅黄色,万里无云,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蓝,像大海一样,望不到尽头。菜园有很大一片,环潭的居民几乎在此处种地。抬头是一望无际的天空,低头是一望无际的田垠,很宽阔,很安静,是向往的朴实的生活。菜园的一边是河堤低,一边是大家居住的矮房,一列一列整齐地排着。河堤上有吃罢饭出来散步的人们,田垠上有冒着汗劳作的人们。 我好像捕捉到了一丝美好,明白了母亲带我出来的意义。我把自己看的太严了,压得喘不过来气,即便我想努力做好,但这个方式却改变不了什么,看似我在努力,在向上,实则我还是沉溺在无尽的自责与愧疚中。本不该回头,不该过于沉溺的东西,我却一次又一次的走向它。 刘墉说过,“一边跑一边回头的人绝对跑不快,而且容易摔倒。”我在不停地回头,而且我似乎找到了一个回头的理由,却一次次摔倒。真正的远方不是逃避,不是自责,而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站起来,直面它,击败它。 人们总是在自己知道的苦难里生活,即使知道会伤痕累累,却愿意回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深悟,深悟它的含义,即然知道回头你改变不了,那就不要回头,要勇敢地继续向前走,去寻找更好的远方。 太阳一直都在,只是一时被遮盖,我们不要害怕,我们要更坚定地向阳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