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赵语去世,魏、楚、秦、燕、齐五国诸侯各派锐师万人入赵,名为吊唁,实为伺机图赵。年仅15岁的赵雍听取肥义建议,南联韩、宋,北赂越与楼烦,巧妙地挫败了五国的阴谋。 公元前325年,领教了赵武灵王手段的魏惠王,开始着力弥补魏、赵关系裂痕,带领太子嗣到赵国祝贺赵武灵王正式即位。同时,韩宣惠王与太子仓也来祝贺赵武灵王登基。 公元前323年,赵国开始攻略中山国,在靠近中山边境的鄗筑城。同年,赵武灵王与魏、韩、燕、中山五国国君在徐州进行五国相王。 公元前322年,赵武灵王与韩宣王在区鼠相会,商讨结盟与联姻的事宜。 公元前321年,赵武灵王迎娶韩国王室的女子为夫人。 公元前315年,赵国的邻国燕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相邦子之。太子平引齐军入燕,杀死了子之和燕王哙。但齐军胜利后在燕国境内大肆劫掠,致使燕国元气大伤。 公元前314年,赵武灵王派乐池入韩迎立燕国质于韩的公子职,也就是后来的燕昭王。 公元前311年,在赵国和秦国的帮助下,燕国公子职击败齐军,正式登上王位,史称燕昭王。 公元前310年,大臣吴广把女儿孟姚献给赵武灵王,孟姚即是吴娃。 ![]() 胡服骑射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开始在赵国进行军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再次进攻中山。一直攻到了中山国都城灵寿附近,彻底控制了太行山的重要孔道井陉。 公元前301年,赵武灵王的新夫人吴娃死,赵武灵王十分伤心。赵武灵王答应了吴娃死前的最后请求,废掉了长子太子章,改立吴娃的儿子何为太子。此举为赵武灵王悲剧式的人生结局埋下了祸根。 公元前300年,赵国夺取了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建立了雁门郡和云中郡。 ![]() 赵惠文王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将王位禅让给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希望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分别负责国内的政治和军事,自己不再使用国王的称号,改称主父。 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国,中山国国王投降,中山国灭。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此事被赵惠文王和肥义察觉,同年,赵国爆发沙丘之变,此次事件,肥义被害,公子章被赵惠文王杀死,而赵武灵王则被困于沙丘行宫,活活饿死。 公元前292年,赵惠文王于南行唐筑城。 公元前289年,赵国与燕、韩、魏、齐五国联兵攻秦,迫秦废除帝号,并使秦将先前夺取的王公、符逾归还赵。 公元前288年,魏昭王在强大的秦国进攻之下,将葛孽、阴成两地献给赵惠文王,欲联赵抗秦。 公元前284年,赵与秦、燕、韩、魏五国举兵伐齐,赵惠文王并以相国印授燕将乐毅。 公元前283年,名将廉颇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昔阳,威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跃居山东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 完璧归赵 公元前281年,秦赵发生完璧归赵事件,蔺相如由此得到赵惠文王重用。 公元前280年,赵奢攻取齐国麦丘 公元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同年,秦赵发生渑池之会事件,蔺相如临危不乱,维护了赵惠文王的尊严。此后,蔺相如被拜为上卿。不久便发生了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276年,廉颇再次伐齐,攻陷几。 公元前275年,廉颇攻魏,陷防陵,安阳城。 公元前270年,秦军越韩的上党向赵地阏与大举进攻。赵奢率赵军先是慢行军使秦军麻痹,后急行军赶至阏与据高临下,歼灭秦军八万。此后,廉颇又于几大败秦军,赵国在赵惠文王期间为秦国兼并战争中的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国家。 ![]() 赵孝成王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丹即位,是为赵孝成王。 公元前265年,秦国进攻赵国,攻下了三座城。 公元前264年,赵孝成王的母亲赵惠文后去世,田单任赵国丞相。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截断了上党和韩国都城的联系。上党的郡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于是让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同年,赵孝成王派军队接收了上党。 ![]() 长平之战示意图 公元前260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随着两国军队的不断摩擦,战事逐渐扩大,长平之战爆发。同年,秦相范雎使用反间计诱使赵孝成王用赵括换下廉颇,秦国则换上白起,之后白起使用诱敌深入的方法,将赵军围困在长平谷地,赵括领兵突围时被杀,赵军投降,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赵国元气大伤。 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进围赵都邯郸,攻灭赵国。赵国用重金贿赂范睢,范睢受贿后替赵国解围。同一时期,蔺相如因病去世。 ![]() 毛遂自荐 公元前258年,平原君赵胜奉命出使楚魏两国,出发前发生了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257年,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公元前256年,秦、燕先后攻赵。燕军攻克赵国昌壮城。赵将乐乘、庆舍打败了秦国信梁的军队。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出动两支军队,让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赵国派廉颇用八万军队在郝邑迎击栗腹,派乐乘用五万军队在代地迎击庆秦,将燕军打得大败,最终杀死主将栗腹,并俘虏了卿秦、乐闲。赵孝成王遂将尉文城封给廉颇,号信平君,任其为假相。同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去世。 公元前250年,廉颇趁胜围困燕都,赵孝成王封乐乘为武襄君。 公元前249年,乐乘复与廉颇一同包围燕都。燕国用厚礼向赵国求和,赵国才退兵解围。 公元前247年,赵国和燕国交换国土,赵国把龙兑、汾门、临乐给燕国;燕国把葛城、武阳、平舒给赵国。 ![]() 廉颇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薨,太子赵偃即位,史称赵悼襄王。同年,廉颇攻取魏国繁阳,赵悼襄王即位后,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回师攻打乐乘,乐乘逃跑,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在魏国时期,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此时发生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廉颇见归国无望,遂去了楚国,最终死在寿春。 公元前244年,赵国便以李牧为将进攻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公元前243年,秦国国君秦王政召见赵国的春平君,并将他扣留在秦国。后因相国吕不韦反对而释放春平君回赵国。同年,赵悼襄王下令修筑韩皋城。 公元前242年,燕王喜便派剧辛率军攻打赵国。赵悼襄王派庞煖指挥军队抵抗燕军,庞煖击败燕军,杀死剧辛,并俘获燕军二万人。 函谷关地形 公元前241年,庞煖率领赵、楚、魏、燕四国精锐部队,进攻秦国的蕞地,因没能攻克,于是转而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饶安。同年,赵、韩、魏、卫、楚五国结成南北合纵联盟,共同讨伐秦国,挥师直逼函谷关。秦军出关迎战,五国联军都大败而逃,这是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 公元前240年,赵悼襄王派将领傅抵驻扎在平邑;将领庆舍率领东阳河外的部队,防守黄河桥梁。 公元前239年,赵悼襄王将饶阳封给长安君。同年,魏国将邺地割让给赵国。 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派兵攻打燕国,夺取燕国的貍阳城。战事还未结束,秦国将领王翦、桓齮、杨端和趁机率军进攻赵国,夺取邺地的九座城邑。 同年,赵悼襄王去世,赵迁继位,史称赵王迁(赵幽缪王)。 公元前235年,赵王迁下令在柏人筑城。 公元前234年,秦国派将领桓齮率军攻打赵国的平阳和武城(一作武逐),赵国将领扈辄率军前往援救。秦军在平阳(一说武城)击败赵军,杀死扈辄 ,并斩杀赵军十万人。同年十月,秦将桓齮再度率军攻打赵国。 公元前233年,秦军攻打赵国的赤丽和宜安,赵王迁任命将领李牧为大将军,率军前往抵抗秦军。李牧率军在宜安、肥下与秦军交战,大败秦军,桓齮逃回秦国。赵王迁因李牧击败秦军有功,于是封李牧为武安君。同年,秦军再度在平阳进攻赵军,大败赵军,杀死赵军将领,夺取宜安、平阳和武城。 公元前232年,李牧率军挫败秦、魏、韩的进攻。 公元前231年,赵国的代地发生大地震。 公元前230年,赵国发生大饥荒。 ![]() 李牧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举兴兵攻打赵国,李牧率军顽强抵抗秦军。秦国一时不能击败李牧,于是派人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迁面前诋毁李牧企图兴兵反叛。李牧被召回后,赵王迁派人将他杀害。 公元前228年,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