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勾践时代 吴国已灭,勾践也想尝尝称霸的滋味,于是把吴国所夺的土地分给楚、鲁、宋等国,得到了三个国家的支持,勾践挥军北上在徐州与齐、晋等诸侯会盟,号称霸王。之后,勾践又把国都迁到琅琊,既是加强越国对中原各国的影响,也便于越国吸收中原文化。 ![]() 越国灭吴后地图 回军的途中,范蠡走了,他最早发觉勾践的变化,那个礼贤下士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冷酷残忍的君王。勾践不停地猜忌群臣,即使臣下歌颂他的丰功伟绩都无法让他高兴,他只是冷漠地看着对方,猜测对方是何居心。范蠡知道,再不走,大祸必至。走之前,范蠡找到文种,劝说后者与他一同离开,但文种不以为然。 ![]() 范蠡归隐 在勾践虚情假意的挽留中,在文种匪夷所思的目光中,范蠡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文种很快便等到了他的结局。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公元前472年文种被勾践赐剑自尽。 公元前471年,邾国国君不得人心,怨声载道,作为霸主的越国帮邾国换了个新国君,之后越国再也没有较大的军事行动。 公元前464年,勾践死,其子鹿郢继位。鹿郢在位6年,公元前458年死,其子不寿继位。不寿在位十年,于公元前448年被其子朱勾所杀。 从朱勾上位的手段就能看出他不是个普通的君主,事实上朱勾就像他的曾祖父一样是个好战君王。朱勾上位后一反父亲和祖父休养生息的国策,连年出兵与楚交战。并且在公元前414年、前413年,出兵并吞了滕、郯二国。成为勾践之后国势最强、武功最为显赫的君王。 朱勾在位37年,公元前411年死,太子翳继位。 公元前405年,田氏代齐进入最后阶段,越国趁田和在齐国地位不稳,出兵灭了齐国的附属国缯国。 ![]() 田氏代齐 公元前386年,周天子正式承认田氏齐国的合法身份。此时,楚国也恢复了往日国力,而吴国旧氏族正为复国蠢蠢欲动,于是,越王翳把都城迁到了姑苏城。距离勾践迁都不到90年,越国人再次回到了东南一隅,再次远离中原文明,也因此错过了战国时期那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浪潮。 迁都是为了避免越国遭遇危机,然而事与愿违,危机还是到来了,只不过发生在萧墙之内。翳和勾践一样是猜忌心很重的君王,他的弟弟豫为了继承王位,利用翳的猜忌心先后谋害三个王子。当时的太子诸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干脆先下手为强,在公元前375年7月发动政变,赶走豫,杀死翳,继位称王,但三个月后,诸咎便被越人杀害。越国陷入内乱。 越人拥立诸咎之子错枝为国君,但错枝担心三弑其君的魔咒降临到自己身上,于是逃到了荒山的山洞里,越人在洞口焚烧艾草将其熏了出来,错枝无奈只能暂时继承王位。两年后越国卿大夫寺区内乱平定,错枝将王位让给翳的儿子无余。无余在位11年,于公元前361年被寺区的弟弟寺忠杀害,其子无颛继位。为了摆脱越国颓势,找回昔日的荣光,无颛将国都迁回故都会稽,但依然不能阻挡越国衰落的命运。 无颛在位18年去世,其弟无疆继位。无疆在位共37年,屡屡用兵,与中原各国争胜。公元前311年,无疆发兵攻齐,齐威王派说客游说无疆攻楚,于是越军掉头攻向楚国,但大败而归。五年后,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军,杀无疆后将越国之地尽收囊中。 ![]() 战国形势图 公元前406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在魏国变法。 公元前386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在楚国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当战国各大国轰轰烈烈展开变法时,越国却逐渐远离中原文明,甚至发生了连续不断的内乱,多重因素作用下,越国国力大幅衰退,与中原各国差距越来越大,直至被楚国吞并。 公元前306年,由晋楚争霸延伸出来的吴越争霸,以三家分晋、楚国灭越而告终,楚国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