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大学,狗都不读。

 冬不拉拉 2023-03-18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大家下午好,我是陈茶茶。

今天分享的是作者景阑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家人们,分数刚出,想报临床医学,有人说说这专业怎么样吗?”

“快逃,刚下班,夜里被病人骂,家属指着鼻子说我们这治疗水平差要告法院。

读了十几年书职称依旧雷打不动,关系户在一边稳步上位,还没报的速速逃!”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快逃”,成了我常常听到的词。

图片

“这大学真的狗都不上,速避雷”、“这恋爱你到底分不分?对方这态度你还不跑??”。

“这工作量……6,我的评价是远方传来的风笛”。

学业、爱情、事业,所有人都在告诉我要理性,遇到苦难,能跑则跑。

后来我习惯了凡事不尽全力、遇人不露真心——报课题挑大众化的内容,以防选题新颖而被拎出来当特例;

遇到有困难的活动能不上就不上,怕付出精力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谈恋爱总留一手,对方一有不合心意的地方说分就分。

习惯了自己留一条能够全身而退的后路,努力不完全、逃跑却斟酌,学的不专心、玩的不欢愉。

直到马上面临毕业,别人奖学金拿到手软、保研直博样样都来、接近满绩的成绩单、不过二十岁出头就早已经济独立。

我才回来看看当下茫然的自己。逃得快,摆的烂,然后一事无成。

图片

失败的经历最终令我恍然大悟。

前人的经验当然值得借鉴,不然年迈的老人将失去智者的光辉。

但我们需要明晰两点——其一,每个人对于“苦难”的标准不同,于对方而言的泰山压顶或许在你这儿轻如鸿毛;

其二,适度的苦难需要迎难而上,不然生活将失去勇者的乐趣。

在借鉴着别人经验的同时,我希望各位能深刻地理解什么叫做“个体的差异性”。

就像身为贫困生的你发帖问“去美国留学开销多吗”,评论最多赞可能是一位家庭小康水平的同龄人。

图片

“还行的,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够用,而且留学自己也能赚点外快,生活还是挺滋润的。”

难道双方父母给的生活费是一个数量级?对方在国外获取信息差的方式你是否能够具备?

对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外快——打工、投资、还是超越你认知的方式?

总而言之——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有些时候对方的建议于你而言还真就是放屁。

建议适度听,合理结合自身情况,切忌照单全收。

连和你住了十几年的父母提建议有时候听着都觉得荒谬,更何况是“百花齐放”的互联网呢?

图片

再者,生活真的需要适度挑战,原本如枯木的生活才能逢春。

如同在疫情猖狂的阶段,每个人都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居家生活——上网课的学生可以挂机去打游戏;

公司的白领终于不用在领导眼皮底下装勤奋,该摆则摆;也不再需要赶公交,省出一大笔路途上的时间睡懒觉。

但看看那些余出的时间,我们摆烂偷懒而不尽力,生活平淡如水且安适。

但如果一直过这样的生活,我想问,你们真的愿意吗?

我的评价是:“还不如赶ddl来的刺激”。

我没疯,也不是没事找事,但就像那句台词说的:“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不快进一百倍都没法看的。”

大多数人的生活,惊心动魄的情节本来就少,我们不是小说里的人物,会有刻骨铭心的爱恋、遇到宛如神明的少年。

我们也无法像电视剧里一样,穿越时空去圆满过去的遗憾,大多数我们留有余念的人和事,穷其一生都无法弥补。

这样本就平淡的生活,真的需要我总给自己留条后路,恋爱的时候全身而退、工作的时候不悦则辞,最终两手空空吗?

我倒觉得,这逃真不值当。

图片

我总是在想,金钱、地位、职称,这些东西活着带不来,死了也带不走——那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或许就是在最后一口气散掉的时候,心里少些遗憾吧。

我不想当我最后躺在病床,满脑子都是——

“当年我该选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当年我该勇敢追初恋的”。

“当年创业不该就那样放弃的”、“当年我该放下面子好好道歉的”。

哪有那么多“如果”呢,“当年”亦不会再来。

有些时候真的不必那么“理性”,想好所有退路,担惊受怕的只希望把自己保护的好好的。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唱歌吧。

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干活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去吧,去年轻,去疯狂,去徜徉本不富饶的时光,去完成天马行空的畅想。

只因为我还活着。

—END

﹥认识茶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