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的“五液”与“五脏”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23-03-18 发布于天津

文章图片1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饮食入胃,其精微之气化为津液,藏于五脏。五脏津液充盈,可输布于外窍,而为汗、涕、泪、涎、唾等,是谓五脏化液。五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组成部分,由五脏津液充盈,输布于外窍而成。

泪为肝之液

中医认为,泪由肝精肝血所化,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故称“泪为肝之液”。眼泪具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

肝与泪

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可见泪液分泌异常。如肝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见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

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文章图片2

长期过度用眼、熬夜会耗伤肝血,引起肝血不足、虚火上炎等,从而导致眼睛干涩、痛痒等一系列泪液不足症的症状。

调养建议

1、避免过度用眼:平时注意有意识地多眨眼,使用电子产品40分钟左右,可上下左右运动眼球,让眼球做米字操。

2、睡前热敷眼睛:可改善眼周血液循环及睑板腺分泌,减轻眼睛干涩症状。

3、减少使用润眼液:长期滴用某些眼药,可能导致干眼症。

汗为心之液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后,经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素问·阴阳别论》中说:“阳加于阴谓之汗”。

心在液为汗,是指心血、心精为汗液化生之源。《素问·五藏生成论》有“五脏化液,心为汗”之说。

心与汗

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中的水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既可滋润皮肤,又可排出体内代谢后的废水。

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心神清明,对体内外各种信息反应灵敏,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就会随体内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调节。所以情绪紧张、激动、劳动、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

一般情况下,出汗其实是保护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通过出汗,人体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驱散热邪,从而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

如天气炎热、剧烈活动、饮用热水或食用辛辣等情况后,汗孔会打开,汗出增多可及时泄热以保护人体。而当天寒饮冷和安静夜卧时,汗孔就会关闭,汗出减少,以免损伤阳气。

但要注意的是,汗出过多又会耗散心气或心阳,大汗可致心气、心阳暴脱而出现气脱或亡阳的危候。

文章图片3

中医认为,若是白天经常出汗,稍一活动就加重者,称为自汗,多因脾肺气虚引起,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倦怠、容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畏寒等症状。

若在睡眠时出汗,醒后自止者,甚至湿透衣被,则称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常伴有手脚心燥热、口干咽燥、失眠、颧红等症状。

调养建议

1、饮食调养:气虚自汗者,宜常食蜂蜜、山药、大枣、黄芪等补气固表的食物。阴虚盗汗者宜食用猪肾、鸭肉、黑豆、枸杞子等滋阴补肾的食物。

2、穴位按摩:合谷穴和复溜穴是止汗的常用对穴,对于自汗、盗汗均有显著功效。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3、药茶调养:红枣6枚,黄芪10克,将上药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益气固表,适用于气虚自汗。

唾为肾之液、涎为脾之液

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多出于舌下,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

肾与唾

唾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肾为唾。”

由于唾源于肾精,若咽而不吐,则能回滋肾精;若多唾久唾,则能耗伤肾精。故古代养生家主张“吞唾”以养肾精。

脾与

脾与涎

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

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则导致涎液化生异常增多,可见口涎自出。若脾精不足,津液不充,或脾气失却推动激发之能,则见涎液分泌量少,口干舌燥。

唾与涎,虽然都是口腔分泌的液体,但是二者有一定区别。涎为脾精所化,出自两颊,质地较清稀,可自口角流出;唾为肾精所生,出自舌下,质地较稠厚,多从口中唾出。故临床治疗口角流涎多从脾治,唾多频出多从肾治。

文章图片6

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

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唾液为脾肾所化,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富集了五脏之精,气血之华,故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对养生保健有着特殊的作用。

古代医家曾认为,唾液充盈者必体质强壮,并根据唾液盛衰来判断疾病状况。

调养建议

1、多补水:口干无津时,应及时喝水。

2、适量吃酸:可适当吃些山楂、梅子等易于生津的食物,但患有脾胃疾病的人要少吃。

3、常吞津:每日清晨,用用舌尖舔动上腭,待口内唾液聚满,分数次咽下。

4、勤鼓腮:这一动作能帮助分泌大量唾液,并能促进消化。

涕为肺之液

涕,即鼻涕,为鼻黏膜的分泌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肺为涕。”

鼻涕正常情况下是无色、透明的,有滋润鼻窍,使其保持畅通,保证呼吸和嗅觉功能正常的功效。

文章图片7

肺与涕

肺精、肺气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从涕的变化中得以反映。如肺精、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寒邪袭肺,肺气失宣,肺之精津被寒邪所凝而不化,则鼻流清涕;肺热壅盛,则可见喘咳上气,流涕黄浊;若燥邪犯肺,则又可见鼻干而痛。

就感冒而言,可以通过观察鼻涕的颜色,来初步判断其是感受了风寒还是风热,对证施方以促进感冒的症状早日缓解。

当外界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风寒感冒,此时会流出凉凉的清鼻涕;如果是风热感冒,就会流出热乎乎的黄鼻涕。

调养建议

1、风寒感冒:初期可以取豆腐150克、豆豉6克加水400毫升煎煮至200毫升,再加葱白3段煮沸后取汁饮用,此食疗方具有解表散寒之功。

2、风热感冒:初期可以用桑叶、菊花、薄荷、淡竹叶各3克加适量蜂蜜煮沸代茶饮,连服3日。此方具有疏散风热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