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体到实战中,所有形态的识别,都是通过画颈线来确认的。 (2)颈线绘制三原则:“设想符合常理”,“过影线不过实体”,“接触点越多越好”。 (3)如果市场走势证明设想错误,我们就止损出局,如果市场走势证明设想正确,我们就持有到目标位后止盈。 (4)在形态分析上,我们认为如果所画直线能够接触到的K线越多,那么它作为颈线就会越准确。 由第4章可知,《姚尧股市形态学》针对市场运行的基本形态,共罗列出28种形态。具体实际操作中,我们如何去识别股价K线的形态,是通过画颈线来确认判断的。本文将要讲述的画线其实就是如何绘制颈线,颈线的绘制并没有科学严谨的方法,画出的颈线很多时候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为提高形态识别的准确率与可靠性,书中讲述了颈线绘制的三大基本原则供大家参考使用。 (1)第一原则,“设想符合常理” 股市上所有的分析方法大致上都是对于市场运行方向的一种预判,那么形态学也不例外,我们在识别形态绘制颈线时往往就是一种设想,设想股价的未来走向。当我们对于未来走向的判断正确时,可坚定持有至止盈目标;当判断错误时,我们需及时止损。虽然颈线的绘制是基于股价现行走势的一种假设,但是这种假设须满足基本的合理性,也就是书中所讲述的第一条原则,“设想符合常理”。 下面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解释,图1为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上证指数周线走势图,根据前面所讲述内容,可能会绘制出图中3055的颈线,将上证指数周线图识别成头肩顶形态,顶点为5178,左右肩在3500点左右。顶点距颈线距离为5178-3055=2123,那么第一跌幅位在3055-2123=932点。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以当时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和国家层面态度,绝不允许上证指数跌倒此位置。所以,3055颈线的设想显然是不可行的。 图1 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上证指数周线图 下面再来看一个案例,图2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创业板指日线走势图,显而易见,图中将该段时间的走势形态识别为上涨中继的下飘旗形。计算可得涨幅位为4037-1429=X-2304,X=4912点。当年4037点对于创业板指已经是极度高度,此时还将其识别为下飘旗形形态,在经历暴跌后再次突破颈线上涨至5000点左右显然是不合理的。 图2 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创业板指日线图 “由此可见,画线虽没有具体的标准,但是我们提出的设想必须满足基本的合理性,不能太过于脱离现实面。” (2)第二原则,“过影线不过实体” K线是根据标的当天的开盘价、收盘价、最低价和最高价绘制而成,收盘价和开盘价构成K线的实体,最低价和最高价构成上下影线,如图3所示,国内证券交易软件一般以绿色实心表示阴线,红色空心表示阳线。 图3 K线结构 《姚尧股市形态学》中更加看中的是收盘价和开盘价,而最低价和最高价是股价一天的运行中触及而没有停留住的地方,其重要性次之。形态学在绘制颈线时,其颈线位置往往反映的是股价长期想真正突破而没有突破的价位,因此颈线绘制时原则上是不能穿过K线实体的,但可以在影线范围内做适度调整。“一般来说,颈线穿过K线实体只能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某个特定形态刚开始或刚结束的时候。”对比图4和图5,图4所画三根线合理,而图5所画线条穿过K线实体,显然不合理。 图4 颈线绘制不过实体 图5 颈线绘制穿过实体 图6为国机汽车自2017年1月至6月的日线走势图,不难看出为双重顶形态,图中我们共绘制有两条颈线,显然,褐色颈线穿过K线实体,不合理。 图6 2017年1月至6月国机汽车日线走势图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案例,图7为兖州煤业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的日线走势图。显然,该期间兖州煤业构筑了一个底部形态,图中我们绘制了三条颈线,第一次底部形态构筑完成后向上突破时我们绘制了蓝色颈线,结果突破当天股价冲高回落,第二天低开,我们需及时止损。第二次构筑底部形态为粉色颈线出,同样在突破后回落达到止损位,并进行了大幅回调。第三次构筑底部形态为红色颈线处,这次底部构筑时间周期较长,并突破有效。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在设想的颈线一次次失效后,为了避免后期颈线穿过K线实体,我们将颈线不断上移至合适位置。 图7 兖州煤业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的日线图 “需要说明的是,过影线不过实体的原则最主要应用于日线,亦可应用于更长的周线、月线、季线和年线,但未必适用于更短的60分钟线、30分钟线、15分钟线、5分钟线等。” (3)第三原则,“接触点越多越好” 当绘制完颈线后,通过观察影线与颈线的接触情况,可发现每次影线与颈线的接触都是股价中蕴含的一波力量对于阈值刺破的一种勇敢尝试。只是由于买卖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市场其他因素的影响,最终收盘时并没有真正突破。而当某一天,买入力量或卖出力量足够时,股价有效突破颈线,形成趋势力量,引导股价走向。与K线接触点的多少直接会适当的改变颈线位置,我们期望接触点越多越好,并不是关注于涨跌幅的计算,而是当接触点越多时,该位置可能积攒的突破力量越强劲,当其真正突破时我们能够及时准确的抓住交易机会。因此,颈线绘制的第三条原则是“接触点越多越好”。 如图8所示,该股构筑了一个三角形底部,图中共画出三条颈线。显然紫红色的颈线画法是不合理的,穿过了太多实体,蓝色颈线虽然不能算错,但是不是最佳,因为其与K线的接触点太少。图中褐色线为最佳颈线画法。 图8 不同颈线不同数量的接触点 大家再分析下下面兴业证券这个案例的颈线画法。根据本文所学,先自主分析下哪种画法最为合适,不合适的画法违背了书中所说的三条原则中的哪一条? 图 9 图10 图11 图12 图9为正确画法,图10颈线穿过K线实体,图11颈线与K线接触点太少,图12为形态误判。当出现形态误判时,投资者要懂得及时纠正,该止损就止损,然后提出新的设想。 此外,如果在实际操作中K线的最终高点或最低点并没有和颈线实际接触,但是他们的距离非常小,该位置也可算作一个接触点,可增强颈线的可信度。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颈线的画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不是非得讨论个谁对谁错,随着投资者经验的不断丰富,对于颈线的绘制自然而然会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如何绘制使得突破准确率和可靠性比较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