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塔市镇佳风物,天岳诗人妙锦章

 海涵之 2023-03-19 发布于湖南

本期作者:

曾漾源、曾定保、孔正球、余田保、何跨海、卢放明、杨铁平、李丽、王广常、黄新平、巢湘平、唐尚方、余振之、曾杜芳、冷浪漫、钟健如、方春、卢水清、何种玉、余忠瑞、方探春、余炎生、李派如、胡依仁、罗卿能、陈湘平、何昵喜、肖跨鹿、潘亦农、何孟良、徐新舫、胡璋琳、胡和兮、叶林岚、王彪如、方杏林、孔信相、余奇志、叶检如、周仁杰、何荣军

前    言

    2023314日,春风和煦,艳阳高照。平江县诗联学会、天岳诗社部分诗友,在曾漾源会长、李派如会长、胡和兮会长、潘亦农会长、曾文军会长、方国新秘书长等领导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上塔市镇进行采风,受到了上塔市镇党委、政府的热情接待,游览了该镇的亚林小学、张师山、中药基地、黄泥湾大屋等名胜,激发了诗友们的创作热情,谱写了百多首(副)描绘上塔市镇风土人情的诗词作品,兹收集整理于后,以飨读者。

◎曾漾源

上塔市镇诗联采风活动

策马奔驰原野中,笛声飞处畅春风。

晴光满塅无涯际,人赏衣裳花赏容。

◎曾定保

登冬桃山鹰嘴岩

登临不觉喜开颜,陡峭悬岩指顾间。

乐土自多新岁月,故乡如此好江山。

猿俦鹤侶凭来去,竹友松盟仼往还。

更对烟霞频啸傲,华颠又得一回闲。

张师山城门堡垒

城堡残留旧战场,几番凭吊几凄凉。

偏师不解生民厄,庙祝徒教俎豆长。

正气直追文信国,事功难继郭汾阳。

运筹无复回天力,一死留将姓字香。

张师山北门残雪

危峰天半雪飞英,积素凝辉万壑盈。

偶有深沟残腊雪,尚无粉蝶戏春晴。

寒惊天地日犹冷,白映蟾光夜转明。

料是丰年先种玉,郢中高曲客频赓。

张师山牧歌樵唱

樵径迂回薄暮天,歌声宛在白云巅。

无腔不碍高低句,和比何分老少年。

草履香凝花上露,夕阳影挂担头烟。

输他独得清闲地,流水高山乐自然。

说明:以上为二十年前旧作,用韵不严,还望行家鉴谅。

鹧鸪天·冬桃山(通韵)

峻岭崔嵬踞势横,一山两界半分明。云牵林樾布迷阵,雾锁巉岩设障屏。    通道险,探幽惊,天成物象妙肖形。家山自古沾灵气,任取诗材待墨耕。

上塔市镇巨变

小镇寒街千载悠,卌年巨变豁双眸。

全乡互接林阴道,到站便多商业楼。

野陌闲沟成市肆,轿车摩托各风流。

一隅锦绣犹如许,沧海桑田看九州!

冬桃山(通韵)

石径如盘步步摇,早行人老却情豪。

溪云密处疑天近,岫雾开时觉地遥。

寻胜岂辞悬壁险,揽奇何畏此山高。

风光尽在惊心处,不立潮头怎弄潮。

冬桃山

石撑土长几光年,烟火家山感大千。

俯首尘寰浮绿海,昂头星斗撞青天。

浓阴密树飞禽闹,峻岭奇峰走兽穿。

长喚一声天外客,景观也借好诗传。

冬桃山(孤雁格)

挺拔雄姿出碧霄,三峰屏立竟妖娆。

绿波万顷清风醉,白雾千层紫气飘。

秀谷盘山闻鸟语,云峰石涧听筠箫。

回归此处尘心净,何必仙源再种桃。

黄泥湾老屋

凤绘龙雕楼外楼,明清文物耐勾留。

回廊曲巷通堂庑,峻阁飞檐贯斗牛。

风火垣墙精绘画,阴阳水道巧疏流。

善林始创遗徽远,迭代书香展壮猷。

曲巷虬龙一线穿,马鞍尖下望巍然。

丹墀天井星光织,墙角檐头燕尾连。

屋貌依稀留古韵,人烟沿革換新弦。

善林后裔风风雨,谁解沧桑三百年。

雕梁画栋韵尤长,四面云山绕屋场。

凤饰龙盘添异彩,小桥流水染斜阳。

村庄错落烟霞古,阡陌交通稻菽香。

留得明清文物在,百年风雨证沧桑。

屋后参天古桂苍,风狂干挺御豪强。

饱经岁月观尘世,历数王朝看热凉。

四季枝繁张翠绿,九秋花放散幽香。

千年福荫南阳第,五桂骈臻毓栋梁。

始祖善林期衍孙,宗居老屋铸龙魂。

堂沿格定梯行貌,户对风规水立门。

《后学津梁》光世代,前人缵绪系乾坤。

严明忠孝循家训,世袭崇文报国恩。

◎孔正球

上塔诗联采风会

我驾春风上塔来,吟坛处处见高才。

骚人荟萃诗香溢,笔友欢欣笑语诙。

泼墨同描千锦现,挥毫共赞百花开。

文藏佳句飞光彩,且把深情寄感怀。

游览张良庙(通韵)

山顶之巅一庙堂,千年供奉汉张良。

深谋远虑诛秦帝,伟略雄才克项王。

辅佐沛公成霸业,扶持太子定安邦。

试观天下诸多事,能有谁人效子房?

参观上塔亚林小学

亚林老板会经商,致富酬恩建学堂。

好善乐施施厚爱,解囊相助助家乡。

山沟崛起新楼美,村寨传来赞语芳。

一代忠良谋奉献,千年学子享安康。

◎余田保

题亚林学校

义无反顾拓洪荒,何惧倾囊办学堂。

姊妹高楼童梦筑,风云翰墨亚林香。

丹心一片为乡梓,善果千秋育栋梁。

二月春风花烂漫,红霞朵朵沐朝阳。

游张师山

张师山上忆张良,一片忠心保汉王。

千古英雄归古庙,风云依旧聚潇湘。

◎何跨海

上塔市镇采风活动

趁闲驰赴白云乡,风采诗题聚此方。

杨柳色中观景色,菜花香里嗅书香。

乡情村趣联珠壁,地脉天葩焕锦章。

多少繁华归笔底,文人传递韵悠长。

题冬桃山

春日前瞻咫尺颜,冬桃秀挺白云间。

遐搜海拔超千米,遥接天穹镇一山。

几处清泉龙吐出,半空幽鸟凤呼还。

今朝有幸盘旋至,气象涵胸意象闲。

梦游张师山

故里名山梦里游,登高拾趣正清秋。

东迎幕阜烟霞蔚,西揽洞庭云气收。

笑我如何能跨海,知翁得道是留侯。

相逢把盏添吟兴,酒醒时人在小楼。

游张师山

云崖芳草自春秋,林下溪声日夜流。

传说山中藏玉柱,相闻洞里响琳球。

遥凭形胜观三楚,小隐英雄望九州。

远取风光从掌上,家乡神妙待闲游。

小坪石头河

梦里家乡纵一游,彩排风景正清秋。

松云袅袅林间隐,溪水潺潺石上流。

日色不知吾是主,山光难解蜃非楼。

欲将诗意归名片,拉我身形照影留。

题黄泥湾黄鳝面节

紫苏黄鳝,白面青芹,色香味俱全,一道珍殽供品鉴;

翠岭碧云,红男绿女,天地人皆济,千年民粹作弘扬。

青玉案·访上塔市黄泥湾大屋

     驱车行驶乡村路,看油菜、花无数。旷野春风香暗度。黄泥湾静,清凉国古。简朴深幽处。     雕梁画栋涵芳树。素壁朱牌泐诗句。试问书香余几许。百年楼阁,一流门户。经纬编文武。

八声甘州·上塔市镇

羡江南烟雨杏花天,上塔市居然。看冬桃河畔,石头河岸,油菜花妍。是处两山一水,形胜类桃源。更有东风惠,景色无边。    今日驱车闲逛,品三农政策,四面家园。自鸡鸣犬吠,楼阁绕春烟。美舆图、千般锦绣,白云乡、一等好山川。清明世、青霞散绮,流水鸣弦。

上塔市镇石头河

小坪林下石头河,流水潺潺吐白波。

一曲清溪漱寒玉,千重碧树挂幽萝。

浪中投影繁如此,眼底浮云妙若何。

故里风光原有味,好凭诗兴放高歌。

上塔市镇亚林学校

高楼耸立在林坳,跑道环形镀塑胶。

瑶室书声犹起伏,芸台字句正推敲。

百年大计谁常念,一品林园孺可教。

今日陶欣孩子气,他时云外看腾蛟。

◎卢放明

   参加平江县诗联学会癸卯岁赴上塔市镇春季采风有感

相逢丽月踏乡尘,揽胜寻芳共赏春。

游目繁花迷客眼,骋怀诗绪醉心神。

民安一地千家富,政惠三农万象新。

古镇今颜非昔比,描摹盛世赖贤人。

游张师山谒张良庙

寒寺栖身几许年,留侯到此化为仙。

庙陈足见宇龄古,众信常观香火连。

妙计何多扶汉立,灵神岂少助人全。

隐居绝顶嚣尘远,作伴闲云看世迁。

登张师山有感(孤雁格)

久闻湘北峙名山,今日登临幸始看。

忽觉轻车行蜀道,才知高路入云端。

羊肠百转尤人畏,峭壁千寻亦胆寒。

唯有飞仙居此处,生灵徒步更堪难。

辛丑孟夏偕窗友游上塔市镇黄泥湾古屋有感

幸得初晴曙色开,同游胜迹慕名来。

年镌砖上昭高寿,联刻堂中展俊才。

历代隆昌垂匾额,一场骤雨损楼台。

五轮甲子人间久,今日巍然气度恢。

同游上塔市镇石头河有感

鹅卵参差布一河,光圆巨细是谁磨?

层峦似黛地图美,流水如弦天籁歌。

涛落深渊雷震荡,人攀险径日蹉跎。

年高步蹇犹寒胆,秘境求全莫奈何。

赓韵曾定保学兄《新修后黄泥湾老屋观感》

楼台损毁足堪忧,饱历沧桑数百秋。

幸矣今贤还旧貌,焕然古迹列名流。

秦砖汉瓦当无价,暴雨狂风已不愁。

村落非凡遗胜景,珍稀民宅惹人游。

附曾定保学兄原玉:新修后黄泥湾老屋观感

百里乡居第一楼,古香古色醉人眸。

风摧雨蚀绵延恨,此塌彼修无尽忧。

绮构留存长有待,先贤智慧尚追求。

申遗保护酬宏愿,不负善公寄望攸。

◎杨铁平

参加平江县诗词协会赴上塔市镇采风活动有感

属平邑边陲,商贾繁华文化古;

听张良故事,云山缭绕地天宽。

瞻张师山古城墙

城堡立巍峨,任雨剑风刀,洗却旧痕余傲骨;

豺狼休睥睨,有猎枪土炮,誓将热血沃中原。

题新建亚林学校

地厚人文,宜志士倾囊,爱心送暖;

林成松竹,仰春风播惠,澍雨培根。

◎李丽

有感上塔市采风未成

源于口腹苦经营,计划春游憾不成。

读友诗中增画意,观朋画里涌诗情。

高山锁雾泉声隔,翠竹摇风鸟影惊。

联合十村同发展,人文乡镇步坚铿。

题上塔市油菜花节

花秀东君意,色彰王者魂,香风常引诗风盛;

荚酬黑土肥,籽惠农家梦,一亩堪知万亩盈。

◎王广常

参观上塔市镇黄泥湾老屋

宝地不寻常,画栋雕梁,三百来年存古意;

奇观多雅致,崇文重礼,万千游客醉书香。

张师山采风

篆出平安缕缕烟,登临身处白云边。

春浓瑞气分南北,踵接游人恐后先。

飞蝶匆忙花换影,隔屏可听鸟谈天。

留侯典故桩桩在,风自多情月自圆。

◎黄新平

上塔市采风(二首)

湘北边陲故事多,遥临光怪石头河。

张师山上梵音语,冬岭桃红引妲娥。

幕阜源头奇秀丽,黄泥大屋焕春波。

亚林学校魁江助,乐奏时贤最美歌。

之二

采风塔市临湘北,遍野葱笼色彩柔。

幕阜清泉流涧谷,黄泥湾屋径通幽。

明珠镶嵌吾欣赞,画卷张开你最牛。

春不醉人人自醉,群贤感叹即吟酬。

◎巢湘平

参观上塔市黄桥村战地医院有感

当年战地血斑斑,火线伤兵聚此间。

罹难只因驱日寇,仁心圣手誉人寰。

春游上塔市小坪村石头河有感

攀岩淌水斗山魔,绝叫声声刺激多。

四十八滩雷鼓动,人人喜探石头河。

五上湘北张师山

高祖访乡间,留侯远帝关。

子房曾隐此,我爱张师山。

◎唐尚方

采风上塔市

冬塔风光早有闻,书香一脉最传神。

情融古镇幽怀远,道隐张师妙悟真。

后学津梁多故事,汗牛经史育贤人。

黄泥大屋欣欣意,唱和随游莫负春。

题上塔市亚林学校

亚林善举法先贤,不吝家财百万钱。

建校捐资心最美,树人立德志弥坚。

孩童捧砚书香远,我辈吟怀韵逸绵,

子曰之章谁在读。喧呼精彩续开篇。

◎余振之

沁园春·天岳诗社赴上塔市春季采风活动

     三月冬桃,景色撩人,春意盎然。望灵羊献瑞,祥云霭霭;师山迎碧,紫燕翩翩。古屋黄泥,新街闹市,攘攘熙熙人比肩。怡心处,闻石头河里,流水溅溅。     城乡盛况空前,兴百业,三农总为先。看路边楼阁,鳞差栉比;村间车马,语沸声喧。政简身闲,莺啼凤集,泼墨挥毫赋雅篇。流连久,纵人皆兴尽,我独情牵。

◎曾杜芳

陪天岳诗社上塔市采风

十年树木已成林,万壑师山翠竹深。

百载光阴苍狗过,黄泥额壁任搜寻!

◎冷浪漫

冬塔油菜花节采风

有幸冬塔赏菜花,层层金浪与明霞。

等闲相识春风面,我写清诗先寄家。

闲游冬桃山

相随挚友上冬桃,笔直清溪无怒涛。

身后山峰来幕阜,犹如身挂紫龙袍。

黄泥湾大屋颂

曾忆相随游此地,一条清溪任路弯。

百年大屋今还在,山自悠悠水自闲。

冬塔石子河

曾忆随游石子河,青山怀抱凤凰窝。

农家米饭香甜味,一路顺风一路歌。

◎钟健如

上塔市采风题联

左张师,右冬桃,好听大山中故事;

春花萼,秋硕果,喜闻上塔市书香。

◎方春

游上塔市黄泥湾大屋

九岭巍巍障北门,杀倭前线典型存。

黄泥湾里医堂在,铭勒千秋抗战魂。

(二)

画栋雕梁岁月牵,叶家义教着鞭先。

古居长在魂长在,漫漫书香千载传。

◎卢水清

清平乐·游张师山

一览山小,路上春风袅,谢履飞岘惊栖鸟,风景这边独好。     张师山倚仙谣,垣墙残拂刁刁。都是洞天故址,轻装上塔春潮。

行香子·访上塔市黄泥湾古村落

半踏轻车,乘兴而行。况春树时纵啼莺。山阴趁道,目不暇停。对黄泥宅,红桃树,碧天明。    幽悠村落,如庄智叟,似诉当年一枯荣。堂中圣学,抗战医营。更海尘扬,明时遇,信风迎。

◎何种玉

感赋黄泥弯大屋

黄泥大屋一民居,叶氏书香冠里闾。

显祖善林兴大厦,后昆贤俊典方舆。

家规整肃宗亲顺,道德传承陋习纾。

责任担当毋懈怠,维修保护冀真如。

石头河

弯弯曲曲石头河,流水潺潺故里过。

壑险潭深林木盛,旅游开发变金窝。

石头河里石头多,万载千秋经打磨。

活水源源流不息,锦鳞游泳泛清波。

儿时长在石头河,洗菜清衣故事多。

时代变迁兴旅业,招来游客写诗歌。

◎余忠瑞

柳长春·赞平江县上塔市镇亚林学校

        三月春光,亚林榜样,孩童茁壮蛟龙藏。耕耘博览洒琼浆,课堂听讲书声朗。      教养传儒,尊师敬仰,其昌百世兴邦将,栋梁沐雨露朝阳,辉煌憧憬长兴旺。

参观黄泥湾大屋有感

沧桑时代贵珍藏,遗产传承瑰宝祥。

外眺庭楼披旧貌,内观栋宇碧辉煌。

溪流岁月江南景,幕阜天伦楚域昌。

璀璨文芳亢上塔,与时俱进雅华章。

上塔市新貌(通韵)

虎踞龙盘景桂林,乡村绚丽物华新。

青松嫩叶森萧锦,玉笋初芽得意春。

上塔千秋儒学府,亚林万代翰文孙。

霞辉艺苑奇葩绽,墨海扬帆击浪奔。

◎方探春

游平江张师山

汉天一柱壮张师,千载留侯众仰之。

伟略雄韬青史著,亡秦破楚令名垂。

居功明哲抛虚誉,退隐佯为悟道痴。

霜日苍松舒望眼,差同范蠡竟先知。

◎余炎生

题上塔市

幕阜山巍,石头河澈,紫气自东来,看英雄辈出,一方胜地千秋盛;

黄泥屋古,新镇人勤,祥麟朝北骋,叹故事无穷,百里边陲万众趋。

赞陈魁江暨上塔市亚林学校

非凡抱负一贤亨,慷慨解囊奉挚情。

助力家乡兴教育,倾心童龀献丹诚。

亚林瓜子功勋卓,庠序园丁模范并。

喜看春苗茁壮长,蒸蒸上塔更峥嵘。

临江仙·张师山

     突兀奇峰雄峙,轩昂庙宇凌霄。烟云浩淼望迢迢。古垣绵十里,游客漫山腰。    故事千年不废。留侯万世长昭。忠良杰士叹高标。重来归隐地,无限恋嶕峣。

◎李派如

赞上塔市书香文化镇

上塔名扬故事多,群贤代代壮山河。

书乡文化传承处,引领潮流唱赞歌。

◎胡依仁

初访湘北黄泥湾

人才辈出有标兵,自古尊师享盛名。

昌水源头流雅韵,黄泥湾里听书声。

崇文重教恢先绪,继往开来仰后生。

育李培桃今胜昔,与时俱进启新程。

◎罗卿能

张师山

南楚白云寺,风光望眼赊。

青松葱郁郁,绿竹碧奢奢。

汉相留芳躅,骚人咏物华。

骋怀何处是,抱樸有仙葩。

名山薄旭曛,风采早传闻。

西望洞庭水,东瞻幕阜云。

昌流铺画卷,故垒掩晨雰。

遥看明时月,闯王曾驻军。

黄泥湾大屋

昌水上游东,黄泥迥不同。

画屏峦叠翠,花木圃燃红。

孝义千秋仰,书香百世崇。

沧桑经万古,依旧振寰中。

上塔市石头河

冬塔石头河,从来故事多。

潭中仙喷雾,桥上客穿梭。

午夜花神舞,清晨鸟语歌。

松涛千尺浪,玉笛忆秦娥。

上塔市亚林学校

三月春光灿,亚林桃李香。

书声犹朗朗,学子喜洋洋。

泗水丰碑铸,山乡伟业扬。

如斯翘楚盛,义举永流芳。

◎陈湘平

上塔市镇采风有感

张师山

山不高兮仙路长,此身如愿白云乡。

乾坤日夜归心底,始信当年隐子房。

冬桃山(孤雁格)

翠微深处接云霄,游客匆匆步履遥。

采撷诗心欢喜去,冬桃山上写春桃。

石头河

一探春山乱石多,源头活水聚成河。

渔郎未了前朝事,种得桃花五柳歌。

亚林学校

传经授业,育李培桃,澍雨由来浇沃土;

助教捐资,祟文重礼,儒风从此遍乡关。

黄泥湾老屋

百年画栋,风雨攸除,鸟革翚飞形胜地;

万里春光,李桃馥郁,诗花绽放艳阳天。

◎何昵喜

张师山张良庙

汉兴秦逐却归欤,我辈登临问此墟。

山势吴头开壮阔,春潮楚岸正徐舒。

太平不取张良计,缘分还期圯上书。

历代盛衰深一拜,功成身退信无虚。

◎肖跨鹿

西江月·赞美冬塔乡

上塔市中物美,张师山顶云祥。仲春时节鸟飞翔,故事春天共讲。      自古一方宝地,如今满塅书香。群贤聚会语铿锵,歌赋诗词曲响。

◎潘亦农

上塔宝地探秘

张良缘隐雾峰明,黄宅高飘抗日旌。

杰士解囊兴教育,勋歌屡著仰风情。

◎何孟良

石头河

五彩溪流过我家,喧嚣远避尽芳华。

东风染绿千般翠,澍雨浇红万树花。

徒羡江边垂钓客,莫如岭上赏云霞。

好山好水心陶醉,不负春光诗酒茶。

◎徐新舫

游张师山

逐鹿扶持败霸王,子房度势别朝堂。

白云深处宜修炼,绿树丛中适遁藏。

宝马蹄扬曾落帽,苍生心系又担纲。

青山有幸军师隐,名胜流传地域芳。

参观上塔市黄泥湾大屋感赋

日寇侵华共忾仇,鏖兵九岭六春秋。

叶家腾屋当医院,壮士裹伤俘敌酋。

一座丰碑昭国耻,千年高冢绕乡愁。

边疆时有烽烟漫,莫把黄泥作暇游。

沁园春·上塔行

     草长莺飞,蝶舞禽歌,风软花鲜。趁轻车熟路,观摩美景;秀山丽水,迷漫霞烟。古寨城头,张师山上,一路寻踪访古贤。凝眸处,正春光明媚,汉史重翻。    黄泥湾里流连,歼日寇,鏖兵九岭艰。设军区医院,伤员攘攘,叶家祖屋,史迹斑斑。国耻无忘,后生激励,变幻风云心系牵。卫国土,保繁荣昌盛,畅写新篇。

◎胡璋琳

登张师山

三月好风光,登山谒子房。

刘邦寻隐士,汉相振朝刚。

高祖清寰宇,闯王建庙堂。

古城遗址在,胜地永流芳。

◎胡和兮

参观上塔市亚林学校有感(孤雁格)

致富酬恩有大招,优培后代尽辛劳。

捐资建校行仁义,施教因材育李桃。

眷眷忠良多奉献,莘莘学子领风骚。

山河锦绣春光美,上塔乡贤品德高。

◎叶林岚

古罗叶家洞赋

       平江县上塔市镇黄泥湾村,古称叶家洞,,系为平江叶氏宗族之發祥地。此地元代前名包家洞,有包、游、谌、汤等姓氏居住,后因明代初叶氏姓族迁居,蕃衍生息,包游谌等姓氏人丁逐渐减少而至绝迹,便更名叶家洞。与当地曾姓居地并称曾叶二洞,巳历650年历史了,境内属汩罗江支流昌江河之发源地。

叶家洞现有常住叶氏人丁两千余,地界范围不足10平方公里,古今共计有大小屋场26个,其中古民居有六个(排子山,白沙岭,付家岭,麦坡里,烟竹笼,傍上屋,花芬楼,坳背,井坡里,壕头岭,国华丘,大屋里,新屋里,洞里屋,黄士坳,桥头江,祠堂里,段上,黄泥湾,金堂坡,暗坡里,柳家冲,嘴上铺,堪家段,游家边,包家洞)。叶氏族谱记载有古今名风景点十三个山排紫气、石马寒湫、马踏云浮、宝塔待题、蜈蚣开鉗、金鸡报晓、獅子昂头、竹垅仙拇、雨榭风亭、洞里桃花、燕崖日照、双獅流涎、双蛇抡鸽)。昌水发源处白沙岭至叶家洞出水口不足四公里小河江面上,即黄泥湾村境内有古石桥14(现能知名的只有源头硚、新硚、硔桥、金水桥),谱载有有名而佚地的有斑鸠硚、画眉硚、太子硚、其余大都以各屋场称名或无名,现有将原石硚改水泥拓修增宽的村公路桥有8座之数)

叶家洞地处平江最北端,与湖北通城九岭.杨磄、云溪等地联界,四周有幕阜、冬桃、张思、五角等高山环抱,属湖南省平江县管辖范围,史载明、清初属十三都云亭里,民国、人民共和国属平江北乡、南江区公所、冬塔乡、冬塔公社、上塔市镇管辖。与曾家洞又合称双胜塅,解放后多次更名称黄洲村、黄桥大队、黄桥村、黄泥湾村等地名,二零一五年被评为全国传统村落。

    叶家古洞,山幽水漪,烟疏入画,树映成帷。嶺崖雲遮雾绕,平畴土沃田肥;阔野稻菽麦梁,深谷参术苓芪;屯内苍松翠竹,山中野雉獐麂。岩危林幽,草香石奇,高山环抱,诸峯叠翠。陡坡梯田,丘千壑百,林园古舍,犬吠鸡啼。岩泉穴井,柳岸桑堤;溪流曲弯,湍水野凫游嘻;柴篱隐若,晨曦炊烟漫迷。蝉呜鸟语,蝶翻燕飞。气芬泥香,人居攸宜。姓族生聚,世守丕基。

    观乎胜景,尤多古迹。俯九岭而踞雄,为鄂之南觭;瞰五角而逶蜒,镇湘之北極;右张师以耸立,左冬桃以麓倚;环龙谭之幽境,傍界牌之雄巍;汲甘泉于楊塘,引琼霖于雲溪。山连幕阜,廿五洞玄真胜地,红花尖即为余脉;浪卷昌江,三十里流声不响,白沙嶺是其渊浥。地踏三省为界,居以七姓为邻。南属丙丁,其壤微红,故有黄泥湾之称;西为庚辛,其岩色紫,便取柳金冲之名。东观日出,山排紫气,云岚隐隐;北烈寒湫,榭履冰凌,古道悠悠。麦坡里虎踞峦巅,花芬楼龙盘谷底。界头面临北省,祠堂地处中心。烟竹岭上,悬崖巢筑雨燕;洞里屋前,源溪水载落缨。取名塝上屋,皆因半山而建,俗称硚头江,原于倚水择居。井坡里、黄土坳,豪头岺,地以形象传世,为何柴门不再,荒蕪莫过地僻人稀;谌源塅、游家边、包家洞,屋以姓氏得名,难觅古人堪在,兴衰皆湮历史长堤。

     沧海桑田,白驹年隙,绳绳姓氏,休养生息。修村路相衔国道,沿溪水而上,有如银色彩带;建新村再连旧裡,环硔硚而立,形似泼墨丹青;栋宇林立,大屋更大,层楼蔚起,新屋仍新;五马奔槽,描金堂坡之富有;莲花活现,写嘴上铺之风光。龟形蛇形,维妙维肖;拱硚松柏,古色古香,太子硚、斑鸠硚,旧痕仍在;石马庙、关帝庙,遗迹可寻。建水庫,修渠道,良田得以灌溉;造林场、植果园,生活步入小康。付家崙林涛滚滚,国华丘稻浪滔滔。看石鲤嘻水,逆滩而上;观紫燕啣泥,震翘欲飞。响石坡、蹬足便闻擂鼓;米篩泉、冷流亦可沸沙。峻岭古存崖葬,悬棺未朽,穴岩曾有洞居,石磊犹存。又傩麓金甲,将軍白馬,古神仙之遗迹,蜈蚣拆口,獅子昂头,大自然之巧成。塅里金鸡报晓,山中丹凤和呜。灌渠百织,纵横原野,讯塔建树,耸入云霓。危崖马踏蹄印,古道石砌凉亭;天然合人工一色,新创与古迹相辉。

    如斯胜景入画,豈无人才輩出,村尚古风,忠贞耿介之士,如数席珍;家传耕读,慷慨孝悌之人,灿若繁星。古今文风鼎蔚,累世毋衰;男女报国精英,层出无穷。

    奂轮并美,伟绩乡梓瞩目,赞前人擇地之优良;锦上添花,丰功堪可泐碑,誌后代创业之艰辛。非七步才,无生花笔,嘎然词穷,难书万一。乡土可爱,留与骚人墨客,再写那洞中日之新,月之异。

追思旧德,水源木本,没齿难忘,然拙辞亦可述载千年,故为赋以记之,是为芹献。        

◎王彪如

应上塔市镇邀请同天岳诗社诸友赴冬塔各景点采风有作

黄泥湾大屋

老屋镌花映季花,春同诗友访农家。

耕勤读苦陈踪现,栋画梁雕今口夸。

大姓氏中钦奕叶,古民居里话桑麻。

今登堂奥流连久,不觉飞檐染晚霞。

游张师山

张师山上白云飞,诗友乘车揽翠微。

闲话圯桥谦进履,寒生高岭欲加衣。

攀萝游客寻踪迹,辟谷留侯远是非。

千百年来仙气在,一登绝巘便忘机。

赞亚林学校

魁江老总不寻常,兴教捐资慨且慷。

七百万元输大爱,赢来桃李满园香。

石头河

猜是娲皇补上天,或帮夏禹奠山川。

一时失手玉珠散,坠入河中不计年。

◎方杏林

参观黄泥湾大屋有感联

数千年祖训馨香,传家唯有耕和读;

九万里东风和煦,幸福莫忘俭与勤。

登张师山

百转羊肠远,飞车绝壁行。

山高孤古寺,石乱矮残城。

像上香烟黑,厅中佛号明。

白云趋槛问,是否隐贤英。

 

◎苏凑兴

咏张良

功成寝跡白云边,半学陶朱半学仙。

勋业隆时朝野颂,精魂栖处庙祠传。

直将富贵等尘土,自有声名载史篇。

或智或愚知进退,留侯明睿世称贤。

◎孔信相

张良庙

二千年传诵英名,无非是圯桥敬履,鸿宴全身,谁记铁椎惊博浪?

三万众虔瞻庙宇,所愿为头顶乌纱,匮中银两,偏忘画舫在南湖。

◎余奇志

上塔市镇亚林学校观光

建校著殊勋,秉一颗仁心,千金慷慨;

兴邦膺重任,有满园桃李,二月春风。

◎叶检如

赴上塔市采风有感

一路豪情,早把诗心飞胜地;

群贤惬意,各怀雅兴踏春风。

游亚林学校

亚林有责,拓开学子书山路;

曲水流觞,品出金溪响石声。

登天竺山

清晨结伴登高处,曲径飞车笑语扬。

四野新颜围我掬,一江翠水润花香。

踏青莫负春风意,作赋难成锦绣章。

往事云云碑是记,如歌岁月唱辉煌。

◎周仁杰

赞重教育才的上塔市镇

满园桃李吐芬芳,苦育儿郎作栋梁。

十载寒窗圆美梦,赡宫折桂美名扬。

◎何荣军

游上塔张师山

张师古庙立山巅,尽览风云接九天。

路陡盘旋通胜境,香飘缭绕伴前贤。

千军帏幄乾坤定,一代谋臣今古传。

大汉开元功盖世,丹青犹在子房篇。

往期回顾

框内上下滑动查看往期↑↑↑↓↓↓

《天岳诗词》·微刊(564)

《天岳诗词》·微刊(563) 

《天岳诗词》·微刊(562) 

《天岳诗词》·微刊(561) 

《天岳诗词》·微刊(560) 

《天岳诗词》·微刊(559)

《天岳诗词》·微刊(558)

《天岳诗词》·微刊(557)

《天岳诗词》·微刊(556)

《天岳诗词》·微刊(555)

《天岳诗词》·微刊(554) 

《天岳诗词》·微刊(553)

《天岳诗词》·微刊(552)

《天岳诗词》·微刊(551)

《天岳诗词》·微刊(550)

《天岳诗词》·微刊(549)

《天岳诗词》·微刊(548) 

《天岳诗词》·微刊(547)

《天岳诗词》·微刊(546)

《天岳诗词》·微刊(545)

《天岳诗词》·微刊(544)

《天岳诗词》·微刊(543)

《天岳诗词》·微刊(542)

《天岳诗词》·微刊(541)

《天岳诗词》·微刊(540)

《天岳诗词》·微刊(539)

《天岳诗词》·微刊(538)

《天岳诗词》·微刊(537)

《天岳诗词》·微刊(536)

《天岳诗词》·微刊(535)

《天岳诗词》·微刊(534)

《天岳诗词》·微刊(533)

《天岳诗词》·微刊(532)

《天岳诗词》·微刊(531)

《天岳诗词》·微刊(530)

《天岳诗词》·微刊(529)

《天岳诗词》·微刊(528)

《天岳诗词》·微刊(527) 

《天岳诗词》·微刊(526) 

《天岳诗词》·微刊(525) 

《天岳诗词》·微刊(524) 

《天岳诗词》·微刊(523)

《天岳诗词》·微刊(522)

《天岳诗词》·微刊(521)

《天岳诗词》·微刊(520) 

《天岳诗词》·微刊(519)

《天岳诗词》·微刊(518)

《天岳诗词》·微刊(517) 

《天岳诗词》·微刊(516)

《天岳诗词》·微刊(515)

《天岳诗词》·微刊(514)

《天岳诗词》·微刊(513)

《天岳诗词》·微刊(512) 

《天岳诗词》·微刊(511) 

《天岳诗词》·微刊(510)

《天岳诗词》·微刊(509)

《天岳诗词》·微刊(508)

《天岳诗词》·微刊(507) 

《天岳诗词》·微刊(506)

《天岳诗词》·微刊(505)

《天岳诗词》·微刊(504)

《天岳诗词》·微刊(503)

《天岳诗词》·微刊(502)

《天岳诗词》·微刊(501)

《天岳诗词》·微刊(500)

《天岳诗词》·微刊(499)

《天岳诗词》·微刊(498)

《天岳诗词》·微刊(497)

《天岳诗词》·微刊(496)

《天岳诗词》·微刊(495)

《天岳诗词》·微刊(494)

《天岳诗词》·微刊(493)

《天岳诗词》·微刊(492)

《天岳诗词》·微刊(491)

《天岳诗词》·微刊(490)

《天岳诗词》·微刊(489)

《天岳诗词》·微刊(488) 

《天岳诗词》·微刊(487)

《天岳诗词》·微刊(486)

《天岳诗词》·微刊(485) 

《天岳诗词》·微刊(484)

《天岳诗词》·微刊(483)

《天岳诗词》·微刊(482)

《天岳诗词》·微刊(481) 

《天岳诗词》·微刊(480) 

《天岳诗词》·微刊(479)  

《天岳诗词》·微刊(478) 

《天岳诗词》·微刊(477)

《天岳诗词》·微刊(476)

《天岳诗词》·微刊(475)

《天岳诗词》·微刊(474) 

《天岳诗词》·微刊(473)

《天岳诗词》·微刊(472)

《天岳诗词》·微刊(471)

《天岳诗词》·微刊(470)

《天岳诗词》·微刊(469) 

《天岳诗词》·微刊(468)

《天岳诗词》·微刊(467) 

《天岳诗词》·微刊(466)

《天岳诗词》·微刊(465)

《天岳诗词》·微刊(464)

《天岳诗词》·微刊(463)

《天岳诗词》·微刊(462)

《天岳诗词》·微刊(461)

《天岳诗词》·微刊(460)

《天岳诗词》·微刊(459)

《天岳诗词》·微刊(458)

《天岳诗词》·微刊(457)

《天岳诗词》·微刊(456)

《天岳诗词》·微刊(455)

《天岳诗词》·微刊(454)

《天岳诗词》·微刊(453)

《天岳诗词》·微刊(452)

《天岳诗词》·微刊(451)

《天岳诗词》·微刊(450)

《天岳诗词》·微刊(449)

《天岳诗词》·微刊(448)

《天岳诗词》·微刊(447)

《天岳诗词》·微刊(446)

《天岳诗词》·微刊(445)

《天岳诗词》·微刊(444)

《天岳诗词》·微刊(443)

《天岳诗词》·微刊(442)

《天岳诗词》·微刊(441)

《天岳诗词》·微刊(440)

《天岳诗词》·微刊(439)

《天岳诗词》·微刊(438)

《天岳诗词》·微刊(437)

《天岳诗词》·微刊(436)

《天岳诗词》·微刊(435)

《天岳诗词》·微刊(434)

《天岳诗词》·微刊(433)

《天岳诗词》·微刊(432)

《天岳诗词》·微刊(431)

《天岳诗词》·微刊(430)

《天岳诗词》·微刊(429)

《天岳诗词》·微刊(428)

《天岳诗词》·微刊(427)

《天岳诗词》·微刊(426)

《天岳诗词》·微刊(425)

《天岳诗词》·微刊(424)

《天岳诗词》·微刊(423)

《天岳诗词》·微刊(422)

《天岳诗词》·微刊(421)

《天岳诗词》·微刊(420)

《天岳诗词》·微刊(419)

《天岳诗词》·微刊(418)

《天岳诗词》·微刊(417)

《天岳诗词》·微刊(416)

《天岳诗词》·微刊(415)

《天岳诗词》·微刊(414)

《天岳诗词》·微刊(413)

《天岳诗词》·微刊(412)

《天岳诗词》·微刊(411)

《天岳诗词》·微刊(410) 

《天岳诗词》·微刊(409) 

《天岳诗词》·微刊(408) 

《天岳诗词》·微刊(407) 

《天岳诗词》·微刊(406) 

《天岳诗词》·微刊(405) 

《天岳诗词》·微刊(404) 

《天岳诗词》·微刊(403)

《天岳诗词》·微刊(402)

《天岳诗词》·微刊(401)

《天岳诗词》·微刊(400)

《天岳诗词》·微刊(399

《天岳诗词》·微刊(398

《天岳诗词》·微刊(397

《天岳诗词》·微刊(396

《天岳诗词》·微刊(395

《天岳诗词》·微刊(394

《天岳诗词》·微刊(393)

《天岳诗词》·微刊(392)

《天岳诗词》·微刊(391) 

《天岳诗词》·微刊(390)

《天岳诗词》·微刊(389) 

《天岳诗词》·微刊(388)

《天岳诗词》·微刊(387)

《天岳诗词》·微刊(386)

《天岳诗词》·微刊(385)

《天岳诗词》·微刊(384)

《天岳诗词》·微刊(383)

《天岳诗词》·微刊(382)

《天岳诗词》·微刊(381)

《天岳诗词》·微刊(380)

《天岳诗词》·微刊(379)

《天岳诗词》·微刊(378)

《天岳诗词》·微刊(377)

《天岳诗词》·微刊(376)

《天岳诗词》·微刊(375)

《天岳诗词》·微刊(374)

《天岳诗词》·微刊(373)

《天岳诗词》·微刊(372)

《天岳诗词》·微刊(371)

《天岳诗词》·微刊(370)

《天岳诗词》·微刊(369)

《天岳诗词》·微刊(368)

《天岳诗词》·微刊(367)

《天岳诗词》·微刊(366)

《天岳诗词》·微刊(365)

《天岳诗词》·微刊(364) 

《天岳诗词》·微刊(363)

《天岳诗词》·微刊(362)

《天岳诗词》·微刊(361)

《天岳诗词》·微刊(360) 

《天岳诗词》·微刊(359) 

《天岳诗词》·微刊(358) 

《天岳诗词》·微刊(357) 

《天岳诗词》·微刊(356) 

《天岳诗词》·微刊(355) 

《天岳诗词》·微刊(354) 

《天岳诗词》·微刊(353) 

《天岳诗词》·微刊(352) 

《天岳诗词》·微刊(351) 

《天岳诗词》·微刊(350) 

《天岳诗词》·微刊(349)

《天岳诗词》·微刊(348)

《天岳诗词》·微刊(347)

《天岳诗词》·微刊(346)

《天岳诗词》·微刊(345) 

《天岳诗词》·微刊(344) 

《天岳诗词》·微刊(343)  

《天岳诗词》·微刊(342)

《天岳诗词》·微刊(341)

《天岳诗词》·微刊(340)

《天岳诗词》·微刊(339)

《天岳诗词》·微刊(338)

《天岳诗词》·微刊(337)

《天岳诗词》·微刊(336)

《天岳诗词》·微刊(335) 

《天岳诗词》·微刊(334)

《天岳诗词》·微刊(333)

《天岳诗词》·微刊(332)

《天岳诗词》·微刊(331)

《天岳诗词》·微刊(330)

《天岳诗词》·微刊(329)

《天岳诗词》·微刊(328)

《天岳诗词》·微刊(327) 

《天岳诗词》·微刊(326) 

《天岳诗词》·微刊(325)

《天岳诗词》·微刊(324)

《天岳诗词》·微刊(323) 

《天岳诗词》·微刊(322)

《天岳诗词》·微刊(321)

《天岳诗词》·微刊(320)

《天岳诗词》·微刊(319)

《天岳诗词》·微刊(318)

《天岳诗词》·微刊(317) 

《天岳诗词》·微刊(316) 

《天岳诗词》·微刊(315) 

《天岳诗词》·微刊(314)

《天岳诗词》·微刊(313)

《天岳诗词》·微刊(312)

《天岳诗词》·微刊(311)

《天岳诗词》·微刊(3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