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农场管理第七讲:水资源管理

 深海之星ccpsl0 2023-03-19 发布于湖北
Image

明代蒋平阶在《水龙经》中指出,'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止”。从哲学高度概括了水的作用。在农场生产生活中,水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所有农场经营者重视与运用。

1

Image

水管理的目标

满足生产与生活需求。这是农场发展最基本需求,农场水资源分布一是围绕生活区展开,二是满足各类作物生长与畜禽养殖需要。在生产中,水的布局要同时考虑机械化作业方便,在生态隔离与机械通行产生矛盾时,可通过架桥加以解决。另外,如果过度使用深井水,要对井水酸碱度进行监测,以保证土壤不会出现盐碱化。

分割病虫害、疫病传播路径。水不仅具有生产、生活功能,还具有良好的生态隔离功能。当农场处于石化农业包围时,可利用水对农场进行隔离,也可以利用水对农场内部不同功能区进行分割,从而切断病虫害与疫病的传播途径。

美化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农场的各类生活污染要通过设置生化塘进行消解,同时要让农场不同区域的水流动起来,保持水质良好。除满足生产与生活外,还需要让水起净化与美化环境的作用。

2

Image

农场水布局与水质量管理

(一)农场水布局

多数农场会有天然水体,根据具体地形不同,可以将水布局分为三类:

1.自流式布局

对于天然高低落差的地区,从上游到下游,保证水在农场中的贯通。可以借助于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进行实施。其最重要目的就是解决灌溉的问题。同时兼顾排污,形成立体种养格局。该布局以一般丘陵农场为主。

2.游龙式布局

以水将农场与周边区域分开,并用水将农场内部进行细分,形成天然分区与景观带。该布局以平原农场为多,解决农场分区与疫病防控,兼顾农场景观。

Image

游龙式布局(2014年拍摄于上海多利农庄)

3.点状式布局

根据当地地形,将低洼处加以深挖形成蓄水、灌溉、景观兼用的水塘系统。该布局以山区农场为主,解决蓄水、灌溉、景观、生活等多个方面问题。朴门农法中的山区即是本布局。

(二)农场水资源质量要求

根据相关研究,水体中的硝酸盐、重金属、农残含量对产品品质与人类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生态农场必须对水体的质量进行管理,确保产品品质与消费者健康。根据我国农田灌溉标准(GB 5084~2005)与生态农业要求,农场水资源达到地表二类水才可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农场的各项管理措施,需要把现在广大农区的三类水转化成二类水。水质评价标准说明如下: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三)水设施管理

1.生产用水净化设施管理

对于必须要采用地表径流水的农场,可先将农区自然水体引入农场建设的生态河道或生态水沟,通过种植各类水体植物净化多余营养物质。在一系列净化、沉淀后用于农业生产。生态沟建设既是净化水质需要,也是美化环境需要。

对于直接需要采用本地塘坝水的生态农场,则应采用以下步骤对水体进行净化:

(1)清淤、清鱼。因为农民已经习惯采用化学肥料,无须挖塘泥作为种植基肥,所以一般塘坝都多年没有清淤,黑色肥沃的淤泥往往有一米多厚。水质净化前提是将塘底的淤泥进行清理,转化成种植业的肥料。由于现在有清淤专用设备,无须大量人工,一般农场完全可以自主完成。将塘坝水放干后,用高压水龙头冲起淤泥,最后将其吸到水稻田中作为有机肥。在淤泥清理完毕后,要将草食性鱼类清理干净,避免所种水草被鱼吃掉。

(2)种草。淤泥清理完毕后,要在水底种下各种薇草,用以持续净化水质。水草品种以本地传统品种为主,不建议种植引入的国外品种,防止可能的生态入侵。水草种植后,为保证成活率,不要在当年养鱼。等水草铺满水底后,可在半年或者一年后开始养鱼。

(3)放养鱼类并及时捕捞。如果水草成熟死亡后得不到及时处理,其腐烂后仍然会影响水质。所以,养殖一些食草性鱼,可以帮助清理多余水草。可以按比例放养草食性、滤食性、肉食性、杂食性鱼类。让各类鱼形成合理的比例,同时控制鱼类总体密度,保证水草数量。鱼类可收获时,及时捕捞,最终实现水草净化水质、鱼类食用水草、人类捕捞鱼类、水质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

2.滴灌设施管理

农场大棚区蔬菜生产一般要使用灌溉设备,其用水要选用清洁水源,同时进行两道过滤,保证管道不会被杂质堵住。

3.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生活污水设施一般包括沼气池、化粪池、生态塘,它们各有优缺点。沼气池可以将人粪尿转化成液态有机肥,同时产生可供生活所需的能源与保鲜材料,不足之处在于沼气产生随季节变化且沼液利用有一定难度。生态塘相对简单,半亩面积即可,然后在生态塘中种上各类水生植物,如大水葫芦、浮萍、水藻等。如果没有足够的地方挖生态塘,小型的积肥凼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替代,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类有机物放入积肥凼沤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污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