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叫了个车去火车站。滴滴司机很高兴的和我打招呼,称这是今天的第一单,而且还是长单。话便由此开始了。 他原是桂林地区的电器销售员。因为疫情的影响改开了滴滴。然后也吐槽了不少滴滴平台的问题。总之,对当下饿不死又吃不饱的状态十分不满意。 “那你可以再回去做自己的销售。毕竟别人派活和自己找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啥时候都要掌握自己的主动”我知道他并不会在意我说什么,但我还是说了。或许可以帮到他吧。有的时候我们陷入习惯思维久了,就容易把简单的道理忘掉。 开滴滴车也一定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想必在原来团队或者公司里遇到了问题,或者因为家庭的缘故没法集中精力做。也有可能是自己想要的多,得到的少。既想要工作上挣钱,又想要家庭安稳幸福。最后能力跟不上导致平衡失败,而不得已做出了某种选择。实属无奈。我也不过是瞎猜。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难言之隐,也有自己不同的无奈。一个陌生人很难得知。 “是啊,现在平台太混蛋了。应该还是要把原来的事情捡起来做”他似乎只是附和。对于这样的建议他肯定也听到过,甚至自己早就想过很多。他比谁都清楚自己无法决定的真实原因。 我知道多说无益。一个人若果真明白了自己的选择就不会有痛苦,更不会抱怨当下。他就开始去做了。反倒是没有下定决心,却又要苟且当下之际最痛苦。 我很理解他当前的遭遇,却无能为力。每个人都应该靠着自己走出来。别人的经验教训是没有办法传递的。一个人一生所踩的坑大抵是一样的,就看有多少人最后能够爬出来。 当然,我也仍然是在爬坑的过程中,无经验可谈。无非知道一些道理而已。只是道理这个玩意,估计他也听过了。形势在他那里,不在我手,也就真的谈不上了。能做的只剩下喊下加油的口号了。 他听我说了句“加油”,似乎有点共情了。 “其实我也晓得继续跑下去就被困在这里了。常常有时间了就和过去的兄弟们聚聚。大家也都没啥好的。想想以前开个单吃三月,轻松过日子。唉”。他想向我继续说明他的无奈,说出他的努力。他仍然有着倔强,有着强烈的自尊。只是这些都变成了对外的借口。他应该明白他不是要说服别人理解,而是要活成自己的状态。 后面我也没再说什么,仍然是给他打气。他也继续说了一路。好在很快就到了。我下车的时候仍然憋不住的说了一句“去跑业务吧。最后总是可以抓住点什么”。 他愣了一下,然后说“好,下次聊”。 哪还有什么下次。人海茫茫即便再见恐怕也记不起模样。我突然知道我在车上后半程为啥难受了。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按照一个标准过好。纠结本身就是其生活真实的一部分。不要急着抽离痛苦、无奈。努力挣扎有时比心死、抑郁更有意义。 这样想来,向下比就好了。那我在车上哪怕简单的几句也就都错了。 毕竟,他都苟且了,吐槽几句又怎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