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墓不可乱来,古话说:“4人不扫墓,后代持续富”,你认同吗?

 多肉植物集聚地 2023-03-19 发布于福建
我国由于历史文化根深蒂固、博大精深,甚至有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称,因此就诞生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俗语、谚语和老话,甚至还有一些诗句,在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在《清明》这首诗里就描写到了清明节,里面有一句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也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在江南的清明节下起了毛毛细雨,这些细雨在飘洒着,而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这也表现出人物的“凄迷纷乱”之情,内心难以平静。
那么你了解清明节吗?其实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扫墓和祭祖的日子,清明的起源就是古代帝王的将相“墓祭”之礼,之后在民间人们就效仿了起来,久而久之扫墓祭祖的传统事情也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民族风俗习惯。


我们在上坟的时候也有一些说法,古人认为在上坟烧纸钱期间,要往纸钱的周围划一个大圆圈,让纸钱在圆圈的中间,则要去世的人才能收到,纸钱不会被抢走。当然了,这点也有点迷信的说法,不知你觉得有道理吗?
再者,也有的人说上完坟回家要清理掉粘在身上的枯枝败叶、纸钱片等,民间有一个说法是,若是不清理也是等于带走了去世者的东西,并不太好。
总之,扫墓也有许许多多的讲究和注意事项,还有一句古话也说到:“4人不扫墓,后代持续富”,扫墓不可乱来,那么你认同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年过70不扫墓

在我们村里就经常听到一句老话,这句老话说:“七十莫留宿,八十莫留饭,九十莫留坐”,可能许多朋友并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说的是人到了70岁以上身体状况就比较一般了,不建议在别人家留宿,那么到了80岁就不留着吃饭了,等到了90岁不留坐,至于原因,那就是老人年纪大了,若是出事双方都有麻烦。
话说回来,为何不建议年过七十岁的老人扫墓呢?因为去扫墓的途中常常是需要长途跋涉的,这样一来老人本来就体力不支,在这期间又会消耗太多的体力,那么就很容易摔倒或者生病,因此才有了年过70不扫墓这个说法。


2、孕妇不扫墓

在扫墓的过程中或者途中一般是比较艰辛的,因为需要跋山涉水,而山路也不是平坦的,一般是坑坑洼洼的状态,若孕妇再挺着肚子去上坟扫墓的话,那么摔倒了就很危险了,因此就说孕妇不扫墓,这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

3、生病的人不扫墓

古人觉得当一个人处于生病的状态,那么精神气就会差很多,还有就是阳气不足,这时若再贸然坚持去扫墓,那很容易就“阴气进身”,因为坟墓的阴气会重一些。这个说法也有迷信的存在,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若生病的时候扫墓也消耗太多体力了,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不扫墓。


4、女婿不扫墓

最后要说的就是女婿,过往在民间就经常听到一些老话,比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还有“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那为什么要说女婿不上坟扫墓?有的人认为女婿对于先人来说比较特殊,没有血缘关系,因此才说女婿不扫墓。
那么我觉得这个说法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来看看另外一句俗语:“一个女婿半个儿”,就是说女婿他也是自己人,因此上坟也没啥不应该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关于古话说:“4人不扫墓,后代持续富”这句话就介绍到这里了,你认同这些说法吗?欢迎交流和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